摩的时代
趣谈网:一句话鬼故事超吓人
一小孩生日,爸爸妈妈很开心,于是帮他拍录像。小孩在床上跳啊,跳啊…却不小心摔到地上死了。爸爸妈妈很伤心…过了几个月,他们那出录影带重看的时候发现有一只沾满血的手抓着小孩的头发,一上一下,一上一下,最后把小孩往地上一丢… 故事讲完了,你、看懂了吗?!
恐怖鬼故事 摩的时代
摩的时代是摩登时代的一个文化,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摩的”——摩托的士。
在西安的郊区读书交通的方便有一部分都依赖于摩的,作为一个谨慎的人我一开始是拒绝这种营业方式和搭乘的。
我那天刚从韦曲南站地铁口出来,一堆凌乱,身穿皮夹克,胖瘦不一,老弱不一的人就在口吆喝:
大家还在看:
“教院儿?!”
“培华?!”
“财院儿?!”
“走不走?!”
这是在你差电梯口四层阶梯就能听到的吆喝,而且四个地铁口繁疏不一的分布,我以前不赶时间,每次都礼貌的挥挥手,拒绝“此番好意”,然后便匆匆去赶公交或是走上去,尤其在韦曲南站的B地铁口,各式黑车以及摩的占满街道。
第一次接触这些是一次出地铁口,天下小雨,看见过往公交太挤,然后实在也累了走不动了,旁边的师傅们一直热情邀请,我也实在盛情难却,便把大跨架上了离我最近的。这师傅身着黄色棉衣,身形魁梧健硕,技术纯熟,在我上他的车之前,早已把摩托架稳等候,这些摩托都是有微小的改造,比如有的特地加了两个后座的脚踏板舒适乘客,有的特地铺了个毛巾座垫,雨天的时候每辆车都配有顶棚。这些师傅更是不分日晒雨淋。我跨上去之后,扶住黄师傅的腰间,师傅轰动油门,说实话,这时候我比第一次坐的心情激动多了,这师傅果然没让我失望,不论泥泞沥青柏油路,不分马路牛路,只知道终点方向和路线和我兜里要给他的五块钱,一开始,真让我想起《三国演义》里吕布的自夸“我有胯下嘶风赤兔马,踏江河山川如履平地。”后来这师傅一口陕西话跟挤在一起的师傅喊道:
“哈去,你先哈去”
前面那师傅下去之后,他又轰动油门,驾驭铁骑冲锋,开始跟我唠起些话来,说这个路边修建如何如何不合理,应该如何如何修,虽然我不能听懂每个字,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听,以便答话,师傅也会因为看见路边有运动们在车道拥挤的路上轮滑而感叹他们的安全,其实我特别跟这类师傅聊天,往往从他们的形象中透露的某些朴实语言和那种认定一种人生活法的言语,往往能撼动我的内心,有时候我会觉得他们比卡耐基说的好,谈着谈着,想着想着,我到了,回顾一路,几乎绕过了每一个泥坑,我也着实佩服这个摩的界的高手,最后给了师傅五块钱,师傅还跟我说一句:“那您慢走啊”。我挥挥手便朝走去,胯下和脑子里还在回味着刚刚风一样奔跑的片段……
后来,我便开始留意这些摩的师傅,有的目测已经年过五旬,有的还是跟我差不多的,但每次从地铁口出来,我都会多留意一下,然后在时间紧张的时候,也会和周围人一样,跨上一辆摩的,奔驰在那条小路上。
我多少,从师傅的眼神里看到点什么。
然后,听师傅讲一路的人生大道理。
我觉得摩登时代在交通网尚未完善时,这个摩的文化还是需要的,但它应该以更正规的形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