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考古发现甲午海战沉舰 甲午海战致远舰经远
说到“致远舰”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这个舰在上非常的出名,而且它的身份也非常的不简单的,话说最近我们在做水下考古的时候,竟然了甲午海战致远舰了,这对于我国的考古历史来说真的不简单的,是非常重大的发现了,所以我们今天先来看看甲午海战致远舰的考古情况,再来看看甲午海战致远舰历史身份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了!
黄海沉船“丹东一号”确定为甲午海战致远舰整整3年之后,其僚舰经远舰沉船遗迹被我国文物考古部门证实。
来自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8年7月至9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辽宁大连庄河海域开展水下考古调查工作,搜寻、发现并确认了甲午海战北洋水师沉舰——“经远舰”。
国家文物局方面表示这是继 “致远舰”之后,我国甲午海战遗迹水下考古工作获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9月21日中午,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国家文物局将进一步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督促辽宁省、大连市人民政府落实致远舰、经远舰保护措施,加大日常巡护力度,并继续组织开展黄渤海海域水下考古工作,及时向公布最新成果。
国家文物局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记者透露,经远舰的沉船其实在2014年就已经被发现,此次是确认其具体身份。目前对经远舰的考古工作主要以保护为主,暂未确定是否如致远舰一样整体打捞。
官方记载,经远舰由德国伏尔铿(Vulkan)造船厂建造,1887年底作为致远舰的僚舰,入编北洋水师。著名将领邓世昌、林永升分别出任两舰的管带(舰长)。
1894年9月,中日甲午海战在黄海北部大东沟海域爆发,北洋水师战败,共损失战舰四艘。其中经远舰受到四艘日舰围攻,全舰官兵不畏强敌,英勇接战,直至最终沉没。全舰仅有十六人幸存,管带林永升及二百余名官兵捐躯殉国。
根据国家文物局方面介绍,9月15日,考古队员在海床面以下5米处发现悬挂于舰舷外壁的木质髹金“經遠”舰名字牌,由此确证沉舰即为经远舰。遗址中还发现一块木牌,清晰书有“經遠”二字。
事实上,此前致远舰的身份确认工作与此次经远舰身份判定方式类似。
2014年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中心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甲午海战沉没战舰,并命名为“丹东一号”之后,能否进而确定其真实身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2015年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对“丹东一号”进行了重点调查和打捞,一大批文物陆续出水,这些文物对解开这艘沉舰的身份谜团起了重要作用。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2015年在“丹东一号”的文物储藏室,考古队员们对最新打捞上来的瓷盘碎片进行初步拼接。盘子的正中间,一个并不明显的图案字样出现在眼前。经过考古队员仔细辨认,正是繁体的“致远”字样,这成为了锁定致远舰的铁证。
扩展阅读
致远号巡洋舰简介
致远号巡洋舰(英文Chinese cruiser Chih Yuen)是中国清朝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英文Armstrong Shipbuilding Co )订购建造的穹甲防护巡洋舰,为致远级巡洋舰的首舰。
致远号排水量2,300吨,航速达18.5节,是北洋水师主力战舰中速度最高的。致远号和姊妹舰靖远号及在德国订购的经远、来远号在1887年底完工加入北洋水师后,清政府便由于各种政治原因,停止北洋水师采购新武器。结果在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海战中,致远及靖远号是北洋水师最为“新式”的舰只。
1894年9月17日的甲午海战中,致远号在弹药将尽且遭受重创后,由管带(舰长)邓世昌 下令冲向日本联合舰队旗舰松岛号(后经查证并非“第一游击队”的吉野号) ,欲与敌同归于尽,不幸被敌击中鱼雷发射管引发管内鱼雷爆炸沉没,全舰官兵246人为国殉难。清末书画家高邕(亦有资料认为为光绪帝亲书)为其撰写了著名的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