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这么八卦:中国古代咋搞计划生育?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我国现在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我国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了社会与国家的压力。那么,古代人是否也像我们一样,实行过计划生育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历代人均寿命
18岁,秦代20岁,22岁,27岁,30岁,33岁。
建国后1949年35.0岁,1957年57.0岁,1981年68.0岁,1999年70.8岁,2000年71.8岁。
网络配图
以上一组数据说明,封建社会时期人的寿命是很短的。中国的人口在前差不多都维持在5000万左右,这还是在没有战争的所谓太平盛世的时代,只有到了清末中国的人口数字才过亿。由此可知,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人口,相比领土而言,确实有些过少了。,增加人口反而是当时民族延续的历史使命。而且古代的人素来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思想。只要条件允许,就会可劲儿生。况且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足够的人口就很难生存。据史书记载,唐朝时人均可耕地曾达到30几亩,少的时候也有十七八亩。耕地这么多,而生产工具却很落后,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是绝对不行的。不过,并不是人越多越好,在我国古代,也出现过人口过多的时期。
在《明会要》中有这样的记载,六年,中国的人口数量为6069.2万,在此之后有些人主张控制人口增长。40多年后,《太平广记钞》刻本发行。文学家冯梦龙在评纂此书时,于《仙部・古元之》记载的神国人和邻邦通婚,欲生育“二男二女”处加眉批道“若二男二女,每生加一倍,日增不减,何以食之?”“不若人生一男一女,永无增减,可以长久。”
网络配图
汪梅村在其所著的人口学专著《乙丙日记》中认为人口“万不容过多”!他反对早婚,对“求子孙多”的传统观念持批评态度。他在1855年到1856年间提出“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思想,是提出降低人口出生率的第一人。汪梅村降低人口出生律的办法是,在第一胎后“施送断胎冷药”。他还主张晚婚,提出“定三十而娶,二十五而嫁”。他认为,若“生女两个,生男三个”,都要加重交税以惩戒。
也有自己的人口论思想“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初唐著名白话诗梵志有这么一首诗“富人少男女,穷汉生一群。身上无衣挂,长头草里蹲。到大耶没忽,直似饱糠牲。长大充兵仆,未解起家门。积代不得富,号曰穷汉村。”从贫富的角度论说了人口问题,明确指出一家人生活的好坏,直接与子女多少有关。他在另一首诗中又写道“续续生出来,世间无处坐。若不急抽脚,眼看塞天破。”他主张“生儿不用多,一个胜十个”。他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人。
初期进行人口“普查”,洪武二十六年,全国人口为6054多万人,比增加70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增长特别快。到清朝年间,全国人口突破3亿大关。、担心的局面终于出现了“将来户口日增,何以为业?”乾隆忧心忡忡地说“朕查上年各省奏报民数,较之康熙年间计增10余倍,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朕甚忧之。”
网络配图
乾隆帝令各级官吏奏明人口增长的原因。进士洪亮吉写《治平篇》、《生计篇》,全面分析人口增长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洪亮吉这样写道“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农者十倍于前而田不加增,商贾者十倍于前而货不加增,士者十倍于前而佣书教授之馆不加增”,后果“甚可虑”。他建议开辟土地,进行人口迁徙,并且减轻赋税,厉行节约,使物尽其用,禁止土地兼并,以求封建制度下的民人“平等”。
由此我们可知,人口过多的情景也在古代出现过,而古代的一些思想家也都对人口的控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而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时至今日,地球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60亿,给地球母亲带来了极大的负担。,为了使人类能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控制人口增长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