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选择弃项羽投刘邦 颇具革命性的一跳
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来形容,“择木而栖”的堪称“第一跳槽大咖”。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他的槽跳得最高、最险。这颇具革命性的一跳,不仅改变了韩信的命运,还影响了历程。
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约生于十七年。史书中,那位“饭信”的漂母透出一点信息“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有人据此推断,韩信为韩国庶王孙。但也有史家认为,“王孙”只是一种尊称,“如言公子也”。
网络配图
韩信是否为王孙难以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仅具有相当的教育背景,而且熟读兵书战策。秦始皇“”的时候,韩信恰恰十五六岁,正是读书的年龄。暴秦的《挟书律》规定,敢有收藏诸子百家著作的,连人带书一起烧掉;命令下达30天内仍不烧书的,在脸上刺字涂墨,发配到边地日夜防守敌寇、修筑长城。在如此残暴的统治下,即便如那样出身显赫的人(祖父和父亲都做过韩国宰相),也只是有幸得到一部 《太公兵法》。韩信如系草根,焉能熟读兵书战策?
由于从小就受到了教育,所以韩信素负大志。二年,的起义军渡过淮水,韩信仗剑从戎,成为项梁麾下的一名亲兵。这年九月,项梁兵败战死,韩信便归属,项羽让他做了个郎中――执戟卫士。之后,韩信屡次向项羽献计献策,以求重用,均未被采纳。亚父屡次荐举他,可是项羽刚愎自用,自负手下猛将千员,始终未把韩信放在眼里。后来,范增到彭城去见义帝,临行前再三叮嘱项羽“韩信乃不世之材,用则重用,不用杀之。”
韩信知道项羽不会重用自己,最终选择弃楚投汉。初到汉军,韩信只是做了个接待宾客的连敖官。后来因事犯法,被判处斩刑。同伙13人都被杀了,轮到韩信时,他抬头仰视,正好看见滕公,便高喊“汉王不是想要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滕公感到这个人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就想把他放了。
网络配图
经过一番交谈,滕公对韩信大为欣赏,于是报告给,但刘邦“未之奇也”,只任命韩信为治粟都尉,管理粮仓。治粟都尉管理着供应几十万大军的储备粮,大小粮仓星罗棋布,还有很多散堆在地上的谷子,像一座座小山,可谓恒河沙数。此前所有治粟都尉上任时都只是看看账目就完事了,谁都不知道储备粮的准确数量。韩信来到仓所,没有看账目,而是直接验看仓廒,清点粮仓和粮堆的数量,然后对管理账目的人报出军粮一共是多少多少。管账的人打开账本一看,居然一点不差。
滕公闻知此事,立刻报告给。萧何亦以为奇,于是召见韩信“适闻贤公清点粮仓谷堆,不知何法便能知如此大数?”韩信说“算有小九之数,有大九之数,若能精通此法,虽亦可算出,况区区仓谷乎?”萧何称赏,延之上坐,拱手对韩信说“愿贤公论天下之形势,决天下之安危。”
网络配图
韩信说“汉王虽左迁褒中,然养威蓄锐,为虎豹在山之势,使智者无以用其谋也。项王虽然,但天下诸侯均有背叛之心,外若为安,内有隐患。汉兵失此机会而不东征……虽老死不得出褒中矣!”萧何近前附耳曰“前日栈道已烧绝,汉兵无路可出,奈何奈何?”韩信笑道,前日烧绝栈道,必是智者与丞相计议,定当另有别路可通汉兵,此计只可瞒项王,不可欺智者……
萧何见韩信议论如江河滔滔万里,心甚奇之,认定破楚元帅非韩信莫属。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