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吴越为什么能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做到百
大家都知道在中王权的更迭相当频繁,今天你称王明天他登基,天下纷争,群雄四起,战乱致使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百姓民不聊生。比如后汉才经历了3年就被所灭,而其它王朝也才十几二十年的命运,吴却存在有百年之久,到978年才纳土归宋。那么这个位于二浙地区的小国,是如何在乱世纷争中求得生存,难道是上天的庇佑?小编为此查阅多本历史书籍,得出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 对内实行保境安民和休养生息的方针,重视农业发展,大修水利,吴越国地处两浙,常年有潮水内灌,为防止沿海村庄被海潮吞没,动员大批劳力,修筑塘江沿岸捍海石塘,这种坚固的海堤,不仅能保护江边良田和村庄免受潮水侵蚀,而且具有蓄水抗旱的作用,使得周边良田旱涝保收。
第二, 对外开展外交政策,与周边国家有着良好的文化、经济交流,吴越国是与契丹国建交最早的国家,两国的交往除了在政治上交换情报外,还有经济贸易,用吴越国的丝绸和瓷器、香料换取契丹国的马匹。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是吴越国的外交伙伴,这种经贸往来对吴越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力量起到了巨大的推作用,功不可没。
第三, 在军事上休兵止戈,深知吴越国是二浙的一个小国,难免会有被更大王朝的吞并的风险,所以从来没有对外发动过大的战争,一直对中原其他王朝谨守臣节,等待可以一统中原的人出现在,后来建立,吴越国以和平的方式纳土归顺,是历史上少有的佳话,也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做了很好的表率。(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宝岛台湾,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平纳土归顺统一)。
第四,“钱氏家训”,吴越国高祖钱槿对家人有着严格的家训,在家训的开头就写有“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做人以立品为先,有才无德的人,是极其危险的。在家训中强调读书为第一等的事,读书子弟为第一等人;婚姻原则看中的是教养和素质,对家世和财富则从来不提;更重要的要属家训中所提到的家国观,提出了作为社会人的担当和责任,在那个人人都想称霸的时代,却一心追求中国统一。
吴越国能成为遍地烽烟中的一个,是吴越国王深知战乱带给百姓的痛苦以及对外政策示好外交手段,和严格的家训叮嘱子孙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