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湘军战斗力,曾国藩实行了什么制度?
在刚刚继位之后,就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运动。这次农民起义席卷中国,南方基本上全部波及,形成与清廷分庭抗礼之势。此时清王朝的绿营和子弟都不管用,倒是为首训练出的湘军成为了救命的稻草。
后人探索湘军成功之谜,出了方方面面的原因。比如纪律、策略、领导人的能力等方面,但据我看来,湘军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原因是因为一方面给人高薪,解决了当前的最现实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给人实行了保举制度,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高薪可以理解,当时曾国藩规定,湘军的饷银是朝廷正规军的三倍。,在那个饥荒频发、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湖南人便义无反顾,踊跃参军。那么什么是保举制度呢?这是说按战功保举一定数额的将士为国家武职官员,作为高级将领还能被朝廷封为文官。
虽然,曾国藩在衡阳的时候,在湘军誓师时,就喊出了“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的口号。他虽然是理学大家,但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不要官、不要钱,这在保境安民时偶尔说说还可以。要让士兵们带着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辗转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几年,鬼才会不要命,人都会跑光了。
所以,曾国藩让湘军的将士获“利”,不仅要获利,而且还要用“名”来鼓励将士。曾国藩鼓励部将大胆保举亲信
鄙人前衔奏补实缺,最足新耳目而鼓士气,不可畏干部诘而预自缩手也。
至于怎么保举,当时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但湘军成立之初,就有一个不成为的,与朝廷达成默契的规定,那就是每打一次仗,一百人中可以保举三人,此后,逐年递增。在攻克武昌一役中,湘军之中就有两百多人被保举。
这样的制度,能凝聚将士的心。湘军领袖能受朝廷的封赏,升官发财,普通的士兵也能在历次战斗中分一杯羹,自然更有战斗力,更有士气。不过后来,这个风气越来越盛,一场胜仗打下来,无论时参战的、未参战的,只要有关系就能获得保举。
都说太平天国封王太多,天京城一块砖头掉下来都可能砸到一个王爷。当时的湘军何尝不是如此,由于是乡勇组织,裙带关系特别严重,保举之风盛行后,哪怕是在老家务农的,未成年的孩子,甚至还在肚子里未出生的都可以想尽办法冒领军功。
这个风气在的“吉字营”最为突出,这也是曾国荃笼络手下的一个方法。曾国藩曾经也忧心忡忡的和心腹幕僚赵烈文说,保举之风增加了战斗力,也为国家埋下了隐患。,在当时,太平天国胡乱封王,湘军肆意保举,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行为,哪里还顾得明天后天的事情?
湘军之中,各营保举的武职官员共达十几万人,其中三品以上的数万人。由于在湘军之中,被保举太容易了,不仅是湖南人竞相投奔,甚至一些文人也不惜来到湘军之中,或出谋划策做幕僚,或为湘军提供技术帮助。比如数学家李善兰就来到湘军幕府,一住就是八年,为机械制造局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俞樾、吴汝纶、王贻运和王安定等士子竞相投奔。不及第的希望能够,及第的甚至认为在湘军比在朝廷更有前途。
,湘军初期,曾国藩只有二品虚衔,并没有实职。,湘军举荐的人都只是虚衔,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履职的机会(徒有保举名,永无履任之实)。这样一来,在湘军后期普遍产生了厌战情绪,严重影响了湘军的战斗力。
直到曾国藩多次明示暗示朝廷,终于获得了两江总督的实职。这样以来,湘军就有更多的将领有机会担任职位,保举制度发挥了更大的效果,吸引湘军不断向太平军步步紧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