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大将军,孙权钦点托孤大臣到底是怎样的人
一战成名的
居住于丹阳山上的山越民风彪悍,不服王化,为之头痛不已。山越不仅拒接征召,还经常袭扰外地平民,丹阳山势险峻,百姓崇尚武力,历任丹阳太守都对这群强盗。然而诸葛恪却主动请求出任丹阳太守,并且夸下海口说:“只需要三年时间,就可以得到四万甲士。”当时别说其他人,就连他的父亲都不相信他说的话,只有孙权选择相信诸葛恪,任命他为丹阳太守。诸葛恪最终也没有让孙权失望,最终收服山越,完美的完成任务,收编4万丹阳兵,成为东吴最精锐的部队,大大提升了东吴的军事实力。
诸葛恪还派兵袭击的舒县,俘虏舒县百姓而还。与等保守派不同,诸葛恪是坚定的北伐派,他曾经派遣侦察人员观测寿春附近地形,自认为已经了解了魏国布防情况以后,提出攻取魏国的寿春的建议,但是孙权认为时机不够成熟,拒决了诸葛恪的建议。
陆逊去世以后,诸葛恪官拜大将军。公元251年,孙权卧病在床,效仿刘备托孤诸葛亮,将年龄幼小的孙亮托付给诸葛恪。第二年,孙权病逝,魏国大将军乘孙权新亡,政局不稳定之际,率军进攻东吴,魏军兵分三路:、毋丘俭分别攻打南郡、武昌;与,率兵进攻东兴;南郡、武昌一路由司马师统一调度以引诱吴军主力防守,实际主攻的是进攻东兴那一路。
但是诸葛恪识破了魏军的计策,命令南郡、武昌守军坚守待援,亲率4万主力救援东兴,而魏军进攻东兴的部队达到七万人,即兵力对比接近2:1。孙权每次进攻合肥出动的兵力都在十万以上,而东兴告急,诸葛恪却只带4万支援,其一是他对自己的军事能力是非常自信的,其二则是南郡、武昌虽然不是魏国主攻方向,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必须要留下后备部队随时支援二地,诸葛恪面对的不是普通人,是他的叔叔诸葛诞。诸葛诞也是魏国名将,军事能力不可小窥。然而东兴之战,以诸葛恪结束,魏军死者以万计,王昶、毋丘俭得知东兴大败,只得率军撤退。东兴之战是时期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诸葛恪因此一战成名。
骄傲自满的诸葛恪
然而,东兴之战的胜利让诸葛恪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他自认为军事才能天下无双,能够做到他叔叔诸葛亮都做不到的事情――统一天下。于是诸葛恪在打退魏国进攻后不久,便,准备出兵伐魏,但是遭到群臣反对,朝臣大多数认为伐魏时机未到,而且诸葛亮/多次北伐,先帝孙权五攻合肥都没有成功,何况诸葛恪呢?其实并不能说他们的担忧就是有道理的,诸葛亮,姜维,孙权失败了,诸葛恪就一定会失败么?北伐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北伐一定不能成功呀。诸葛恪北伐的决定并没有错,至于最终的失败只能说是天意,怎能以成败论英雄呢?
诸葛恪北伐是准备得比较充分的,他不仅是自己出兵,还联络了蜀汉的姜维协同北伐,就这样,诸葛恪,率军强攻合肥新城。原本新城即将被攻破,但是新城守将张特欺骗诸葛恪,说魏国法律规定坚持一定天数投降不会牵连家人,假装投降诸葛恪,骗得诸葛恪停止进攻新城,实际上却暗中修补防御工事,到了约定的日期,张特拒绝投降,诸葛恪知道自己被骗,可是已经太迟了。
实际上诸葛恪距离胜利真的很近,如果不是被张特忽悠,诸葛恪是可以攻破新城的,而新城到淮河一线几乎无险可守,诸葛恪攻破新城等于攻破了魏国东线防线,夺取新城以后,完全有能力乘胜夺取淮河以南的大片土地。诸葛恪失败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太骄傲自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