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帝如果没有早死,慈禧是否会顺利交权,中
,原名爱新觉罗・,是唯一的儿子。
公元1862年,帝驾崩,同治帝登上皇位,时年六岁。同治即位是帝王中最顺理成章,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咸丰帝共有两子,他是长子,而次子出生后不久便已未命夭折,所以他成为唯一合法继承人。
同治即位时,由顾命大臣辅政,不满他们专权,联合东宫皇太后和恭亲王奕合谋发动,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一步步走向自己操控朝政的权力高峰。
同治年间,清政府先后镇压了太平天国、捻军、苗民、回民起义,延缓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使清王朝得到暂时稳定。经济上,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被统治阶级称为""。
公元1873年,这一年同治帝18岁,正式亲政了。
同治亲政,太后就退帘,但时隔一个年后,不幸驾崩,死因扑朔迷离,朝政大权落在慈禧太后手中,从此清王朝牢牢被这位被人称之为祸国殃民妖后的女人所掌控,与西方国家逐渐拉大差距,并签下大量丧权辱国的条约,军事、工业等方面均远落后于时代。
于是,一些史学家提出假设同治帝不死,慈禧太后是否会顺利交出大权,是否会真正实行中兴?
事实上,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慈禧不疼爱自己唯一孩子,更谈不上加害,为了权力视若仇敌。
本来14岁亲政,14岁亲政,按照清朝祖宗的惯例,同治应该14岁亲政,慈禧她不放心,她要垂帘所以把同治大婚和亲政的时间都推后四年,还是卷帘归政了。
按照当时的政局,即使她身为太后,再强势,再恋权,也无法,更不可能像一样取而代之,成为女皇。
作为一位儿子长大的母亲,希望把同治培养成千古明君,自己做圣母皇太后的心思,应该有的,交权早晚的事。
至于慈禧卷帘归政后,一直干涉同治帝和皇后的事,许多专家认为慈禧不甘心放权,在我看来更像是普通人家的婆媳关系问题,贪恋权位这方面准定也是或多或少有的,但不应该是主要因素。
那么同治帝不死的话,是否真正实现中兴,正和慈禧不放心交权一样,从目前的史料来看,这同治帝至死也没表现明君的潜质,而且是个不靠谱的主儿,若是完全掌控朝政大权,比之慈禧孰好孰坏,更不好说了。
同治幼年是一个少不更事的顽童,父亲早逝,而两位太后文化不高,更不会教育,一味溺爱,所以学业不佳,而且贪玩。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同治有两个癖好,一是好玩,一是好奢。
同治喜欢两种游戏,一是蹴坨,一种是蹶张。前者类似足球戏,后者是以足踏弩,使之张开。
同治喜欢演戏,但他演的不是重要角色。有一次,演《打灶》,恭王儿子载澄扮演小叔,一个妃子演嫂,同治演灶君,他身穿黑袍,手持木板,为扮演李二嫂的妃子一打一骂以为乐。
同治最喜欢玩的是掼交。他让小内监横卧板凳之上,他用手按在小内监肚子上,要下面的小内监旋转如飞。好些小内监受不了。
同治生活奢侈。有一天,小内监拿着同治御笔批的字条到要500两银子买木瓜吃。管内务府的荣禄到宫门口奏请说“各宫要的木瓜已由管理部门供奉,即须添加,怎么要这么多钱呢?”同治听后,发脾气。此事后来不了了之。
到了十八岁才刚刚亲政,他不顾国力窘困的现实,决然下令,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熟料,他的这一举动在朝廷上下,引发了的一场轩然大波。
那圆明园的恢复,银子不是三十万、五十万,也不是三百万、五百万,要数以千万计的银子才可以恢复圆明园。
这个时候清王朝没有钱呢,太平天国事情刚刚结束,捻军的事情也刚刚平定,又办洋务,建工厂,开矿山,买军舰,制枪炮,都需要钱,还有赔款啊,给西方殖民者赔款,所以朝臣里就有议论。
同治说修,发了一个上谕,说要重修圆明园,让京城内外大小官员“量力助修”,说得好听,那不捐行吗!朝中大臣和各地官员捐了三十万两银子,但可谓是杯水车薪,一个御史就上了奏章,劝说财政拮据,暂缓修园,同治火了就把他给罢官了,还有一个御史叫游百川,他也上了奏章,也罢官,随后别人就不敢出面了。
奕阅看着这个问题的严重,联合了十个人,三个王,三个大学士,三个军机大臣,加上皇帝的老师,十个人联衔上书。前面说点冠冕堂皇的话,总的意思就是暂时缓修圆明园,这架势绝对非同小可,同治是刚亲政,还有点孩子气,要把这十个大臣全革职。
这个事情就到了两宫太后那儿,两宫太后一看这事情麻烦了,皇帝和十个大臣僵起来了,两宫太后就出面了,出面了呢,就把大臣和同治召在一起,让同治跪下,两宫太后,主要是慈禧,一面哭,一面说,说十年以来,全仗着恭亲王,挽救这个局面,没有恭亲王有我们孤儿寡母的今天这个局面吗?你怎么能下令把这些恭亲王、醇亲王这些大臣都革职了呢!皇上啊,你要收回成命,让同治跪着一面哭一面说。
这件事情前后闹腾了一年,同治亲政之后我算了算,零碎事情不算,主要事情就这一件,还没有做成,同治个性很强,可能像***妈慈禧,窝了一肚子火,其他事情又不愉快,有人说他就是微服出行,常常带了两个心腹,换上平民服装,偷偷溜出皇宫,到京师的南城娼妓区去寻花问柳,夜间不回皇宫。据说,时间一长,染上了梅毒,病倒了。
根据史书记载,他是死于天花。同治十三年(1874)底,病逝于养心殿,时年十九年。关于同治帝之死,,一说为天花致死,一说为染梅毒不治而亡,成为了不解之谜。
,这位同治帝根本就不是图治中兴的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