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要赐死自己的后妃郭宁妃?
在死后,洪武洪武十七年九月,后宫服除之后,便又进封妃为“淑妃”,摄六宫事,成了后宫的实际主宰。李淑妃很快便因病死去,郭宁妃继掌六宫事。
郭宁妃有一个儿子,这就是鲁王朱檀。这个小子生于洪武三年,年仅两个月的时候就被父皇封爵为鲁王;此人好文礼士,善长诗歌,自幼谦恭下士,博学多识,甚为朱元璋喜爱。洪武十八年,他十五岁时便得已就藩山东兖州。少年的他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开始沉溺于之中,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终于有一天不幸中毒,还不到二十岁便一命呜呼。朱元璋对这个儿子失望至极,干脆给了他一个“荒王”的恶谥。
幸运的是,朱檀并没有绝后,他临死前已经有了儿子朱肇辉,这就是后来的鲁靖王。朱肇辉生于洪武二十一年,他的母妃是信国公的女儿,母亲年轻守寡,便把希望与精力都贯注到儿子身上了,对他的抚育、教诲可谓有度。
向来被认为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的权谋手段确乎令一般的君主望尘莫及。就在汉武帝临死之前,有鉴于、自己的祖母窦等人的独揽朝纲,为了免除后患,他便把汉昭帝的生母赐死了。汉武帝的这一手,被后来的北魏学去了,尽管后来还是出现了像冯太后这样的女主,但那无疑是。
朱元璋既然什么都为想好了,有关于后妃的死角自然也不会放过。随着自己日渐老迈,朱元璋大概不能不想到假如太孙继位后,太皇太后之位必然是郭宁妃的,加上有郭英在外朝掌握军权,说不定郭宁妃就会成为的何太后一样的人,而郭英就成为了大将军一样的。如此一来,大明王朝又不得安宁了。为了防止自己身后出现此类不测,朱元璋干脆找了个由头,将郭宁妃赐死。
此时,后宫中还有一位“李贤妃”,她是最容易与前面的那位由贤妃进位淑妃的相混淆了。这位年轻的李贤妃的父亲是扬州卫指挥,据说她出生时“白气横天”,非常;洪武十八年前后,受都指挥宋晟的推荐,李氏得以入宫。由于她的聪明俊秀、知书识礼,很快便被朱元璋进位为贤妃。
史称这位李贤妃为人多智术,“事上有礼,抚下有恩,遇事有断”,所以在郭宁妃死后,朱元璋便将一干后宫之政都委托于她。又提拔了她的两位兄弟为金吾指挥,与同掌诏狱。,重用外戚掌握一些要害部门也是必要的。
李贤妃也像一样,对于一些军国大事也常有难得的见解;为此朱元璋不少向她请教一些疑难问题,结果她总是分析得条理分明,深得朱元璋的心意,以至赞其为“之流也”。李淑妃城府也很深,据说朱老四当年为夺取储位曾有心接纳李淑妃,可是却遭到她的谢绝“妾备位嫔口,所任者,浣濯庖厨之责,储位大事,非妾所知。”
眼看就到了洪武三十年十二月,朱元璋得了一场大病,他如今已是,随时都有可能龙驭上宾。尽管已是病体沉重,朱元璋还是决定做点非同寻常的事情。李淑妃虽然贤能,但此人城府极深,一旦自己驾鹤西去,那么她将如何自处?由于她的特殊地位,太孙即位后,她自然就成了皇太妃。还是有鉴于历史上的女主之祸,朱元璋对于自己后宫的这帮女人也很不放心,而他又一向不惮于矫枉过正――而且他比谁都明白,人性是脆弱的,是经不起权力的考验的,大多数人都有可能被权力的迷药所蛊惑!假如皇太孙一旦继位,皇太妃李氏如此“有智术”人物,会甘于寂寞吗?她会成为第二吗?她生子做了唐王,她会眼睁睁看着儿子只做一个吗?
为了防患于未然,免得由于一时不忍铸成千古之恨,精通权谋的朱元璋反正已经决心把黑脸唱到底了――就等着将来让太孙出来专门唱唱红脸,借以收敛下人心吧。
这一天,朱元璋便把李贤妃的两个哥哥一起叫到便殿赐宴,接着他又把李妃叫到自己的病榻前,对她说道“自从册封为贤妃、后又摄六宫事以来,你已经跟随在朕身边超过一纪(十二年)了,朝夕在左右侍候,费心用力,朕自当感念在心!”
朱元璋说着说着,作为一个饱经世事的聪明人,李妃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她不禁流下眼泪来。接着,朱元璋又对她说道“现在,你去便殿见见两位哥哥,尽尽骨肉同胞的情谊吧!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至此,李妃已经彻底明白,朱元璋这是要自己步郭宁妃姐姐的后尘啊!李妃知道朱元璋的脾性和手段,反抗或者诤谏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坦然接受一途。于是她向皇帝泣拜道“臣妾知道了,不就是一死嘛,何必还见兄长呢!”若真见了,岂不增加他们的痛苦?那时自己又反生留恋之心;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李淑妃不暇多想,随后自缢而亡。
看着刚才还活生生的一个人,一个自己曾经深爱也颇为信任的女人,现在已经成为一具冰冷的尸体,朱皇帝,立即奔上前去抚尸大哭。李妃的两位哥哥被允许送别妹妹,朱元璋只得无奈地对他们说道“朕不是不知道你们的妹妹贤明,只是担心她日后会演出武后之祸,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感情叫她这样做,你们不要以为朕是个寡恩薄德的人。今后,朕绝不会亏待你家的。”
帝王的思想感情,确乎不能做寻常观,不是亏待了爱人,那也许必定要亏待江山。可是,赐死一个李贤妃容易,她的身后却还有很多个“准李贤妃”在,她们包括伊王生母葛丽妃等,朱元璋面对昔日这些与自己同床之欢的女人,居然生出了无数烦恼。开弓已没有回头箭,朱元璋平生的信条大概就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于是葛丽妃等也都追随李贤妃去了,这还没有完,朱元璋死后,他干脆又一起让四十多位妃嫔为自己殉葬,以免她们身后闹出丑闻――诚然朱元璋恢复了古代最野蛮的非人制度,可是站在他维系江山的立场上,多少我们也可以理解他――虽然我们绝不认同!
不管我们要批评朱元璋是多么残忍和自私,可是由于朱元璋的防范严密,除了宦官、东北的夷狄之祸外,女宠、外戚、权臣、藩镇等终归在有明一代未成气候;而如果不是朱老四后来“不肖”,大明王朝在内政的完美方面,也许还可以媲美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