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什么赵匡胤在位16年间始终没立赵德昭为

历史朝代 2023-03-21 20:47www.nkfx.cn历史朝代

  自“陈桥兵变”称帝至疑似“斧声烛影”驾崩,共计在位16年。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其中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亡,而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身体都很健康,而且礼贤下士,在朝野中有不错的声誉。可是为何终其一生,赵匡胤都没有立太子,甚至没给儿子封王呢?难道他是真的有意让弟弟接班?

  赵匡胤的嫡长子赵德昭在宋朝建立的时候就已经十岁了,赵匡胤在位的16年时间中,赵德昭始终未被封王,他的最高官职就是做到了使相,上篇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对使相这个官职有过间断的介绍,他的地位和节度使及宰相,立亲王还有一个台阶。而赵光义在宋朝建立后不久就被赵匡胤封为晋王,并且被擢升为开封府尹,这就是五代时期的“亲王尹京”。

  五代时期有一个惯例尹京的亲王就是帝国未来的指定接班人!就是以亲王尹京的身份成为太祖的接班人,而之后的宋朝则延续了这一惯例。那么,真的是因为“”的约定,让赵匡胤不得不传位给弟弟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传位给弟弟,很可能就是赵匡胤的本意!

  赵光义本来在朝野没有多大的名望,“陈桥兵变”后,他长期的身份不过就是皇弟而已,但他的权势是赵匡胤一手培养的。比如赵光义“阴养死士”,高琼、葛霸等一批武将长期围着他转,赵匡胤不但不管不问,还赏赐给他们财物,让他们辅佐晋王;晋王生病时,赵匡胤亲手给他艾灸,晋王嫌疼,赵匡胤就在自己身上先做实验;赵匡胤还多次表示“晋王,吾不如也”。他的确实给人带来了“传位晋王之志素定”的印象。

  拒绝内耗

  那么赵德昭既然已经成年,赵匡胤为何不把他立为太子,而是始终宠着弟弟呢?这又要联系到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了。成德节度使安重荣曾毫无避讳地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者为之耳!”五代时期的长期战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的势力无法制止武将专权,杜说得没错赵匡胤之所以能够称帝,就是因为后周主幼国疑!所以,赵匡胤只有传位给长君才能避免宋朝成为第“六代”。赵匡胤、赵光义、赵德昭三人的年龄分别相差12岁,如果真的立赵德昭为太子,那可能真的无法避免叔侄相残、国家内耗的结局。所以,赵匡胤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除掉赵光义,要么传位赵光义。他选择了后者,来保全弟弟和侄子的性命。

  ,赵匡胤的一番良苦用心最终打了水漂,弟弟赵光义即位之后并没有放过自己的两个儿子。但从另一方面看,也许正是因为赵光义的即位,宋朝才避免了二世而亡的结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