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真的假的 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演义》第四十六回””的故事讲的是在中,东吴大都督嫉妒智谋高于自己,恐日后对东吴不利,欲除之,便让诸葛亮在十日内造十万枝箭。诸葛亮立即答应,提出三天便可完成,并立了军令状。周瑜为了使阴谋得逞,故意拖延材料供应,到时候就可按未完成任务的罪名将诸葛亮除掉。但诸葛亮不慌不忙,他只请暗中为其准备二十只船,每船军士三十人,船上以青布为幔,两侧束草人千余。第三日清晨,大雾漫江,请鲁肃来到船上,下令二十只船冒着浓雾向驻地江北使去。到了曹营附近,诸葛亮令船队一字排开并擂鼓呐喊。曹操闻报令千万弓弩手万箭齐发,以击退敌军。到了浓雾消散,诸葛亮才下令返回。此时,二十只船上的草人已插满十万支箭,诸葛亮以其过人的智谋使周瑜的阴谋破产。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人们无不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叹服,以致不少人几百年来大都认为历史上确有其事,对其。然而这个只是罗贯中的创作,在三国历史上并无此事。不过“草船借箭”故事的形成,也并非空穴来风,有些类似的情节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只不过时间、空间与人物不同而已。
(图)诸葛亮
其实在三国时期真的有用船借箭的事,但其主人公并非诸葛亮而是,且在时间上(提前了五年)、空间上(从皖南地区移到赤壁)及事件发展过程上都有极大差异。据裴松之注《三国・吴书・吴主传》上记载: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孙权与曹操交战于濡须,一天“(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一面受箭,箭钧船平,乃还。”(引自《魏略》)。这是三国时期以船借箭的历载,但很显然,孙权并非预先规划“借箭”之事,只是他审时度势,跟战场变化而采取的策略,才有了“草船借箭”故事的雏形。
到了,随着市井生活的发展,兴起了话本这种文学形式。她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以人们日常的白话为主,融合部分文言,穿插一些古典诗词。其语言生动、泼辣,富于表演力,在后世发展为说书艺术。话本的内容上也多有历史演义故事,自然也少不了三国。而且三国在当时就得到了民众的欢迎,就说过“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描绘了人们听三国的场景。
在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当中,关于三国最有名的莫过于《平话》。而这个话本也提到了一个“以船借箭”的故事。可这次的主角不是历史上的孙权,而是他的大将周瑜。且故事发生地已经变成了赤壁。《三国志平话》上称“周瑜用帐幕(遮住)船只,曹操一发箭,周瑜船射了左面,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面。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支箭。周瑜喜道:‘谢丞相箭。’曹公听得大怒。”可见到了宋元时期,“草船借箭”的故事已经跳出了历史真实,有了艺术加工。故事发生的时间被移植到了赤壁之战,也从历史上孙权的随机决断,变成了周瑜本人的事先安排。此外,故事的结局也跟《三国演义》类似。而从作者(不详)让周瑜“以船借箭”看,也多少反映了当时人对于周瑜的认可,这和后世人的看法颇有不同。
只是无论是历史上的孙权还是宋元话本里的周瑜,虽然都用船从曹操那里借箭,但很显然并没有出现草人的情节。草人的出现,或许是罗贯中根据历史上的一场惨烈战争中,草人借箭的情节所受到的发有关。
话说唐天宝十四载,唐蕃将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安史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各地官军落荒而逃。时任真源县(今河南鹿邑)令的张巡并没有随大多数官军逃走,而是率军前往雍丘县(今河南杞县)拒敌。此时,雍丘令狐潮投降叛军的企图被当地吏民得知,他们趁令狐潮出城之机,紧闭城门,拒其入城。张巡遂率千余将士据城坚守。
不久,令狐潮和叛军李怀仙等合兵四万进攻雍丘。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张巡从容组织抵抗。双方血战两个多月,叛军付出了极大伤亡,仍无法攻陷雍丘。但守城部队也由于长久作战用光了箭矢,严重影响守城战斗。张巡对此了很久,仍拿不出解决方案。一天,他到军中视察,看到一兵士正躺在稻草上休息。他走到兵士跟前,那名兵士吓得站了起来。此时,张巡的眼光从稻草上一扫而过,顿时灵光一闪,心中已有了主意。他立即命兵士扎了一千多个草人,并给草人穿上黑衣,系上绳子。到了晚上,在张巡的指挥下,城头上鼓声大作,兵士缓缓地将草人从城墙上放下去。这时,叛军大营的巡哨士兵发现城墙上有异常,马上报告了令狐潮。令狐潮出营察看,他借着月光望去,果见有不少唐军从城头沿着绳索而下,由此判定张巡乘夜袭营,于是下令弓弩手万箭齐发。城上的唐军士兵不断地把草人放下又拉上,如此这般一直到天亮。此时,令狐潮才发现“唐军”原来是稻草人,只好下令停止射箭,带着白白浪费十万支箭的悔恨回到营中。
几天后的晚上,叛军又看到唐军沿绳索而下,有了上次教训的叛军认定此乃张巡故计重施,遂笑而不备。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这次,张巡命五百兵士从城头顺绳索而下,乘敌不备杀向敌营。叛军大营顿时大乱,士兵死伤无数,令狐潮在慌乱中烧毁营寨,率军撤退十余里,雍丘之围暂时得到了缓解。
张巡利用草人从安史叛军那里借箭,这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人们无不为他精彩的谋略所折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明显的“尊刘”倾向,而作为蜀汉宰相的诸葛亮被他塑造为“智慧的化身”。因此他在《三国志平话》基础上,将“以船借箭”的主角从周瑜换成了诸葛亮,并可能借鉴了张巡的“草人借箭”的故事,将其移植到作品中,才有了今天我们耳闻能详的“草船借箭”故事。
从孙权“以船借箭”的历史,到宋元话本周瑜的借箭,再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历史故事在民间演变的方式,有些普通的历史事件,经过民间流传,文人加工。移花接木插入一些精彩的历史故事,使演义情节更加生动,人物更加丰满,从而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故事。同时也能看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各种古典名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这是等大作长盛不衰,得到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