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恪的生平如何?他为何会被刺杀呢?
(203年-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时东吴重臣之子、东吴的权臣和太傅;后迁升为大将军,官至丞相。临终,任之辅政大臣,辅助太子孙亮。孙亮即位后,诸葛恪独揽军政,初期笼络民心,东兴之战胜利颇有众望,但穷兵黩武、大举进攻,最终轻敌大败而回;渐失民心未有反思,仍独断专权。最终遭到孙峻刺杀、夷灭三族,死时五十一岁。
英才卓越
诸葛恪少有才思,辩论应机,莫与为对。及长,英才卓越、超逾伦匹,令孙权大为欣赏。222年,诸葛恪弱冠,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随侍太子讲论道艺,为太子宾友。后来又从中庶子转任左辅都尉。
一次,孙权见到诸葛恪,问他“你的父亲和(诸葛瑾)你的叔父()谁比较优秀?”诸葛恪应声回答“我的父亲比较优秀。”孙权问他原因,诸葛恪说“我父亲知道侍奉谁为君主才对,而叔父不知,所以我父亲比较优秀。”孙权听罢大笑,便命诸葛恪依次给大家斟酒。
诸葛恪斟到面前,张昭已几分酒意,不肯再喝,对诸葛恪说“这样的劝酒,恐怕不符合尊敬老人的礼节。”孙权说“你能否让张公理屈词穷,喝下这杯酒?”于是诸葛恪反驳张昭“吕尚年九十,依然高举白旄、手持兵器、指挥部队作战,还没有告老退休。如今军队上的事,将军您跟在后边;聚会饮宴的事,将军您总被请到前面,这还不够尊敬老人?”张昭无话可说,只好饮酒。
后来蜀国有使者到来,群臣集会。孙权对蜀国使者说“这个诸葛恪很喜欢骑马,回去告诉诸葛丞相,为他的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诸葛恪当即跪在孙权面前拜谢,孙权感到奇怪,问他“马还没有到为何就当面称谢呢?”诸葛恪说“蜀国就好像陛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旨意,好马就一定能送到,我如何敢不谢呢?”
才略博达
诸葛恪多次要求自己领兵平定丹阳山上的山越人;认为丹阳山势险峻、民风果敢刚劲,以前虽也在那里征发过兵众,但征的不过是边缘县分的平民,很少有深远腹地的人。他想去把那里的兵员全部调发出来,并说,只要三年,就可征得甲士四万人。朝中官员议论纷纷,都认为丹阳地势险阻,地形,那里的百姓自制兵器,崇尚习武,出山就为强盗,朝廷出兵征讨就躲回山中不见踪影,自以来就无法管制,皆认为不太可能,连父亲诸葛瑾亦认为不会成功,更说“诸葛恪若不能令我家大为兴盛,便会让我家血流遍地。”
孙权234年提拔诸葛恪为抚越将军,领丹阳太守。诸葛恪上任后,实行坚壁清野政策,成功逼山越人向朝廷投降;诸葛恪下令不得对投降的山越人怀疑或拘禁。臼阳长胡伉拘禁投降的恶霸周遗,诸葛恪以违令为由将胡伉处死,其余未投降的山越人见此,确认朝廷并无加害意图,相继出降。孙权为嘉状诸葛恪平定山越的功绩,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候。诸葛恪出兵袭击舒县,后来更计划攻击寿春,但因孙权认为不会成功受阻。
骄吝不至
243年,魏将欲攻诸葛恪,孙权想发兵接应,可望气者说不利于出兵,于是让诸葛恪移守柴桑(今江西九江市)。
245年,诸葛恪得知丞相猜疑自己,便写信给他(诸葛恪与陆逊书),讲述不能听信谗言而责备,应该互相配合,以大局为重。诸葛恪因为知道陆逊对此而有意见,故此称赞他所说的道理。不久,陆逊去世,诸葛恪升为大将军、假节,驻武昌,并代替陆逊领荆州事。
专权自度
后来孙权不适,见太子孙亮年幼,便命令诸葛恪兼任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任太子少傅。公元252年,孙权病危,众人议论托孤后事。孙峻认为诸葛恪的大器可以辅政,亦可辅助大事,当今大臣不能与诸葛恪相比。但孙权嫌诸葛恪刚愎自用。为了保住后主,最终选择诸葛恪。又召集大将军诸葛恪、中书令孙弘、太常滕胤、荡魏将军吕据以及侍中孙峻处理身后事。第二天,孙权去世。孙弘平时与诸葛恪不和,害怕以后受制于他,便封锁孙权去世的消息,想矫诏除掉他。诸葛恪闻知,诛杀孙弘,发布孙权死讯,为之治丧。孙亮即位后,拜诸葛恪为太傅。诸葛恪为收取民心,广施德政,取消监视官民情事的制度、罢免耳目之官、免掉拖欠的赋税、取消关税。每一举措,都尽量给百姓实惠,民众无不高兴。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东兴之战
252年十月,曹魏大将军欲因孙权病亡乘机攻吴。诸葛恪命人修筑大堤,在两山之间筑城两座,以防魏军。同年十二月,司马师命为监军,派、毋丘俭诱敌,并各攻打攻南郡、武昌,、率步骑七万,架浮桥攻东兴(今安徽巢县东南),欲毁坏大堤。诸葛恪亲率领四万援军到东兴。并命冠军将军与吕据、留赞、唐咨等作前锋。丁奉亲率三千人,两日到达东兴并占据徐塘。因天降大雪,胡遵等人喝酒而毫无戒备。丁奉率本部人马轻装突袭魏军营垒,吕据等部也相继到达。吴镇南将军,督水军攻浮桥,魏军不敌,见状便惊恐慌而逃。因争渡浮桥令其超载断裂,落水者更互相践踏,死者计有万人。魏将韩综、桓嘉先后遇溺,毋丘俭、王昶等见东兴兵败烧营而逃,诸葛恪于是取得东兴之战的胜利,缴获大批物资。诸葛恪亦因功封阳都侯,加扬、荆州二州州牧,督中外诸军事。 据《建康实录》,诸葛恪还功加丞相,后来张悌也曾对说“且我作儿童时,便为卿家丞相所拔”。但《・齐王纪》《张嶷传》等仍称之为吴太傅。
刚愎自用
东兴大胜后,诸葛恪开始轻敌。上一战役十二月才结束,他已打算明年253年春,出兵伐魏。诸葛恪出使司马李衡赴蜀游说联合。姜维听取其道理后接受联合。,吴众大臣认为士兵刚战争结束不久而身体劳损,一起劝谏诸葛恪,但不受。中散大夫蒋延固执争论,被强扶离开。诸葛恪于是撰写论谕天下没有两个太阳,地上也没有两个。用战国、等趁势做大,不祸及自己,但祸及后人的故事,来作为进攻魏国的原因。与其一直友好的丹阳太守聂友,也写信劝谏道“大行皇帝本有打算遏制东关之计,计却没有实行。现在你辅助大业,完成先帝之志,敌人远方来送死,将士有赖凭借威德,献身舍命,一旦有不同的战功,岂非神灵社稷的保佑!现在让兵,观察对方的间隙而动。今天乘着获胜此势,而打算大举出兵,天时不允许。而打算有此意,我自己的心不安。”诸葛恪看后便回信“足下虽然有个中道理,未见大局的变数。这你应当知道这个道理。你若省略所说的言论,便可以开悟性。”于是诸葛恪违背众人的意愿,出州郡二十万兵,百姓骚动,渐失民心。
合肥
攻魏途中,诸葛恪打算在淮南炫耀军力,驱掠百姓。而众将领为难地说“现今引军深入,战场上的百姓一定会远逃,恐怕士兵疲劳,而成效少,不如只围新城。新城被围,必有人救,我们只要击败救兵便。”诸葛恪听从此计,下令围攻合肥新城。新城将失守,魏国守将张特便以魏国国法为理由,告知诸葛恪,能坚守一百天后就算投降也不会祸及家人,请求已围攻新城九十多日的东吴军再等几天,更送上官印当作诚意。诸葛恪停止攻城。张特趁机修复围墙继续抵御,对吴军说“我只有战斗而死了!”诸葛恪大怒,猛烈进攻,但不能破。盛夏暑热吴军爆发疾病,很多将士病倒,将领报告诸葛恪,诸葛恪认为是诈报,打算斩杀诈报者,士兵不敢说。后来魏国知吴军疲惫而陆续赶至,诸葛恪才月撤军。撤退路上,吴兵因伤病溃不成军,遭文钦追击而大败,被斩万余人。但诸葛恪对于当前劣势仍然安然自若,更想在寻阳屯田,只因朝廷屡诏诸葛恪回军,才逼他撤返金陵,怨声载道。
步朝伏刺
诸葛恪回朝召中书令孙嘿叱责他屡写诏命、召他回军。孙嘿不安,回家不出。诸葛恪又将他出征以后选曹所选任的官员都罢免重选,常责备官员,意图重新立威。另改亲信为自近卫,下令整兵,打算出兵青、徐地区。 孙峻见诸葛恪民心渐失,中伤诸葛恪打算发动政变。晋见吴主当天早上,诸葛恪烦躁不安,洗漱的水与衣服都感觉有臭味,深感惆怅不悦。整装完毕离开时,狗咬他的衣服,诸葛恪说“狗不想我去吗?”诸葛恪坐回座位,过一会儿又起来要走出门,但狗又咬他的衣服。诸葛恪令随从把狗赶走,于是登车走。
孙亮与孙峻伏兵设宴。散骑常侍张约及朱恩私下给写字条警告。诸葛恪门前看到滕胤借口腹疼,但滕胤不知情劝诸葛恪参加,诸葛恪于是带剑入席。最终孙峻伺机命令伏兵杀死诸葛恪,诛灭其三族,时年五十一岁。
早有童谣“诸葛恪,芦苇单衣篾钩落,于何相求成子阁。”成子阁反语是石子冈,石子冈是埋葬死人的地方,钩落就是皮带的饰物,民间称为“钩络带”。诸葛恪果然被苇席裹身,竹篾当钩钩在腰间,抛尸在石子冈。临淮人臧均上表,称孙峻诛杀诸葛恪是超越西汉、居诛诸吕之事的义举,诸葛恪之死、诸葛恪父子悬首示众遭人唾骂,但请求如、故事收葬诸葛恪。孙亮、孙峻听从,吩咐下属找诸葛恪尸体安葬。
诛灭孙峻的权力继承人孙灸后,为被孙峻、孙灸加害的诸葛恪等人平反、改葬和祭奠。朝臣建议为诸葛恪立碑纪念功勋,博士盛冲不同意,认为诸葛恪劳而无功是不能,身为托孤大臣被竖子所杀是不智。孙休同意未立碑。
人物轶事
诸葛瑾的脸型长,一次孙权大会群臣,就命人拖了一只驴子进来,并写上“”(其表字),和诸葛瑾开个玩笑。诸葛恪见此立刻要求在题字上加两字,变成“诸葛子瑜之驴”。孙权于是将驴子赐给诸葛恪。
又一次孙权与蜀汉使者吃喝时拿着麦饼,便作《麦赋》喝彩,而诸葛恪也作《磨赋》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