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才受重用的郭子仪,最后靠什么善终?
奇闻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著名的《好了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扬,曾为歌舞场”。而这里的“笏满床”就来自于今天要说的男主――郭子仪。
作为大唐名将,郭子仪绝对是个传奇人物,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与凶猛的叛军展开了的激战,以平定“”,的赫赫功绩,保住了李唐江山。
据说,郭子仪子孙满堂,多到他见面只知是自家后代,却不能呼名的程度。“每诸生问安,颔之而已”。另外,他身居高位,子婿中有很多都是朝廷要员。在为其祝寿时,家人把所持朝笏放在床上,竟能堆满一床。
男主生于陕西,家境普通,武举人出身。他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宗、七朝。虽然他智勇双全,但在军旅中却始终未能受到重用,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才受到重用并奉旨平叛,当时男主已经58岁。
自此以后的27年里,郭子仪可说是系天下安危于一身。不论是入侵,藩镇作乱,大唐都需他东征西讨,沙场征战。肃宗、代宗、德宗三代,更是靠他来支撑门面。肃宗曾这样赞扬男主:“国家再造,卿力也!”德宗更是尊其为“尚父”。应该说,他为维护的统一,以及社会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难途中,在其还没退位的情况下,郭子仪就拥立在灵武登基,史称唐肃宗。他也因此成为新朝廷的头号功臣。随后,又在收复两京中立下赫赫战功。一时间,郭子仪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古代的皇帝,历来都有诛杀功臣的习惯。如杀文种,诛,后来的,更是将所有开国元勋尽数屠戮。“吾观古来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可见,功高震主者,如果不能激流勇退,往往会落一个无比悲惨的结局。
从以上可以看出,郭子仪完全具备被杀的条件。但他却以一向的光明坦荡,谨小慎微,将皇帝的怀疑和不安,加以消解。生前死后,皆显耀之至,最后以85岁高龄离世,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一个花絮是,郭子仪第六个儿子郭暧,是唐代宗时的驸马。有一次,因琐事郭暧打了公主一巴掌。并对公主说:“皇帝有什么了不起,我父亲只是不想做天子!”郭子仪知道这件事后,气得把他囚禁起来,等待皇上治罪。皇帝过来安慰郭子仪:“俗话说‘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小俩口在私房里吵嘴,咱们当亲家的,怎能当真呢!”请罪回家后,郭子仪为此还痛打了郭暧。京剧《醉打金枝》就是由这改编而来。
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男主:“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致大官、为名臣者甚众。”通过这个断语,大家完全看出郭子仪平常的伟大形象:
皇帝不疑忌他的功高,同僚们不厌恶他位尊,平常人并不反对他的奢华;又因为他善于提拔和培养人才,所以,他的部下,有许多人都成了国家的重要官员。功高不震主,位显众不疾。作为罕见的以寿终的功臣,郭的完美谢幕,确实是个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