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唐军在潼关之战覆灭的罪魁祸首是谁?是
对潼关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爆发后, 以范阳、卢龙两镇边军为核心组成的安史叛军,一路,。唐将封常清临时募集市井之徒组成新兵,与之相抗,被叛军连续击败,东都洛阳失陷。
公元756年6月,潼关之战,坐拥河西陇右两镇20万大军的唐将, 被严令所迫,强行出击,中叛将伏兵而惨败, 两镇精兵几乎,成建制逃回的只有八千余人,潼关天险失守,长安对叛军近乎不设防。唐玄宗李隆基仓皇出逃蜀中,国都长安陷落。
这一战,以哥舒翰当世名将的军事指挥水准,以双方士兵的兵力对比和战力对比,唐军是实在不该输的,就算输,也不该输到只剩八千人逃回的地步。
这一战的间接恶果,是河西陇右的大片国土近乎不设防,失陷于王朝,安西北庭也成为被隔绝的飞地,一直到百年后的大起义才被收复。
有一句老话,胜利总会有很多父亲,失败却无人认领。正因为潼关之战败的惨到不能再惨,所以事后除了唐玄宗李隆基外,没人出来认领自己支持过这一战。就象耻之后,连的儿要信誓旦旦,他老爹从来是反对宋军破盟北伐的。然而事实真相呢?
唐玄宗好歹是一代明君,王朝的兴衰和剿灭叛军也关系着他的根本利益,相信没人认为,唐玄宗下令潼关大军出关迎战,是因为在长安城实在住得腻了,为了让潼关失守长安沦陷,好去从没去过的成都旅游散心吧?
那么唐玄宗真的会愚蠢到派一些乌合之众去出潼关送死吗?不要忘记,封常清放弃陕州退守潼关后,虽然唐玄宗杀了封高两将,但是也没有让潼关守军出关去送死啊。所以首先要看看,在唐玄宗眼里的战局是什么样?
首先,安史叛军的攻势已经得到遏制,战线已经在潼关和南阳稳定下来了。
其次,河东朔方唐军大举出击抄叛军后路的战略,已经得到了阶段性的成功。叛军洛阳基地和幽州老巢的联系已经被切断。
其三,空间换时间已经奏效,河西陇右的精锐唐军已经赶到,潼关唐军已经集结了20万之众的庞大兵力,这个兵力规模已经超过了安史叛军战前兵力总和(18万人),和历史攻灭,唐太宗灭郑夏的洛阳之战的总兵力差不多了,而且其中绝不乏河西陇右的精锐老兵。
其四,准备放弃洛阳,回救其根本之地的幽州,据说叛军主力已经撤退,潼关当面只有少数断后的部队。
综上所述,唐玄宗的决策,让潼关叛军出关收复洛阳,和河北唐军前后夹击回援的安禄山大军,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1、事实上,史书记载的很清楚,安禄山确实考虑放弃洛阳,只是还没下最后决定而已。但是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不会有人认为安禄山是个傻瓜,傻傻的原地不动,等着们,带领朔方军攻克幽州,然后带着叛军家属为战俘,南下合围洛阳吧?
2、潼关大军兵力已经超过安史叛军总和,兵力远超过郭子仪李光弼的朔方军 ,而且主力是河西陇右和吐蕃多年大战的精锐,这绝对不是之前高仙芝带的那几万鱼腩兵。就算不能一举灭敌,但是收复洛阳,本在情理之中吧?再退而求其次,就算一时失利,以哥舒翰的能力也不至于大挫吧?
3、难道真要潼关这20万唐军精锐原地坐视不动,让安禄山带着十多万叛军放弃洛阳,渡河北上,让郭李两将的朔方军一边屯兵坚城之下,一边被叛军主力从后夹击,腹背受敌?如果不知道历史后续进程的话,谁不会认为这是个大笑话呢?
那么历史上的潼关之战,之所以会败得那么惨,简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关键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潼关军队是河西陇右的唐军百战老兵,和之前封常清临时招募的新军合兵。
另一方面哥舒翰身体不行,已经中风,无法全力做战争准备,而哥舒翰手下部将则矛盾重重。一个绵羊带着70头狮子和30只绵羊,这个如果不认真观察内部,是看不出来的。
所谓郭子仪李光弼都建议潼关守军不要出动的记载,多半是事后。
战前如果真如史书说的只有赞成出兵,而一线将领如哥舒翰郭子仪等全都反对出兵,唐玄宗李隆基好歹也是当了40年的一代明君,这种情况会支持不懂军事的杨国忠?
唐玄宗派大军出潼关,肯定是希望打赢而且认为可以打赢的,真的一线将领都反对,他还硬逼着大家出兵?
看看各种失败一方将领的战争回忆录就知道了,一切都是无能上司的错……
从具体数据看,陇右河西两镇,兵力比范阳平卢两镇多了50%,论作战经验,和吐蕃多年作战,在天宝年间把吐蕃打的很惨,而这些百战精兵潼关之战输的一塌糊涂,实在很冤枉。
而且,这20万大军败得也过于奇幻了,历史上类似的土木堡之战,瓦剌军有优势,明军还缺少,即使如此都逃散了不少到宣大。
潼关大败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8000成建制的部队退入潼关,相当于20万大军一场战斗后就彻底崩溃了。如果正常推演,就算唐军再不能打,哥舒翰集中数万精锐破围而出,理论上的可能性还是不小吧,最后却打成这种历史少有的惨败。
陕州可不是啥犄角旮旯,这是崤函道,是大唐沟通长安洛阳两大首都最主要的交通干道。而且之前北齐和北周,以及隋唐之间围绕这里进行了多少次大战,什么时候听说大军被人轻易伏击了?
所以,所谓“出关必败”,“被人伏击”,其实都是给此战唐军将领、主要是哥舒翰这个丧师辱国的主帅去找借口而已。
这一战之后,吐蕃再无顾忌,席卷陇右河西隔绝西域已经是必然的。可以说这一战不止让大唐王朝的国土缩水近半,更影响了整个中国西部地区此后上千年的历史,实为千秋憾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