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的官制是怎样的?为什么在当时显得格格不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吴,接下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欣赏。
无论是曹魏的官制,还是蜀汉的官制,都基本脱胎于的官制,魏蜀都自称自己是东汉的继承者。而东吴的官制和魏蜀皆有不同,实行的是群体决策制,一个加一群重臣;蜀汉实行的是相臣决策制,首席执行官包揽朝政;东吴则是双头鹰的权力格局,主扬州(交州),主荆州。扬州(交州)和荆州名义都是的地盘,但荆州实际上是的私有领地,荆州大小事务都是陆逊说了算。孙权也不敢和陆逊硬顶,他知道,没有陆逊就没有荆州的安全。用现在的话说,荆州是东吴的自治区。在东吴的行政编制上,实行的是强君弱相制度,东吴虽然设有丞相,但丞相一般只负责日常政务,东吴真正的掌柜还是孙权本人。无论是孙邵还是,他们都不具备那样的权力。如果说诸葛亮是蜀汉首席执行官,那顾雍等人只是孙权聘用的经理,凡事要听老板的。
东吴也有三公,但东吴三公时有时无,而且东吴三公多是荣誉性职务,没有实权,比如时期的太尉范慎、司徒、司空孟仁。倒是太傅手抓东吴军政大权,不过诸葛恪真正的身份是大将军,身兼太傅而已。从整个东吴行政编制来看,东吴丞相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倒是东吴的武官系统,则基本上可以视作真宰相。且不说坐镇荆州的上大将军陆逊是东吴的二号位,再看看其他武官,比如继任的上大将军,大将军、左大司马、右大司马全琮,这些人才是东吴权力层的核心人物,丞相倒成了花瓶。
东吴的尚书台建设是中最不完善的,尚书台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令,可东吴的尚书令居然是由九卿之一的太常兼任的。东吴的尚书台只有四个分曹:选曹、户曹、左曹、贼曹,下面的尚书郎设置不详。不但尚书台有名无实,就是百官象征的九卿,东吴也是的。在孙权时代,九卿从来没有设齐过。东吴早期只有六卿,直到永安二年(公元259年)三月,才将九卿凑齐。
相比于尚书台,东吴的御史台比较完备,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下有御史中丞,的儿子刘阐就当过东吴的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以下还有御史中执法,专门负责京师的官场都察工作。东吴的御史监察部门还设有专门的对口监察职务,有专门监督军粮的御史,有专门监督农业生产的御史。在东吴的监察系统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监察职务,就是“察战”。察战相当于朝廷派到地方上监察日常政务的巡视员,同时肩负体访下情的任务,官员百姓,都在察战的监督范围之内。
东吴的地方行政编制比蜀汉略复杂一些,东吴有三个大州:扬州、荆州、交州,后从交州中析置出广州。东吴州的最高长官是州牧或刺史,但有一点奇怪的是,在东吴建立以后,在现有史料中很难发现有别驾、治中、主簿这样的高级辅官。
在郡一级的编制中,东吴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不是所有的郡一级区划都称为“郡”。在扬州的区划编制中,曾经设立过“典农校尉”,典农校尉是郡级待遇,而且单独治理一个郡级区划,比如现在江苏的镇江、常州、无锡,当时就是东吴的毗陵典农校尉辖地。
东吴的县和郡一样,有些县不设或县长,而设部校尉,比如会稽郡的长山(今浙江金华)西部都尉、桂阳郡的始安(今广东韶关)南部都尉等,但数量不多。
怎么说呢,东吴的官制在当时的世界显得格格不入,可能是因为不像魏蜀为了宣传自己是继承汉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