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与蜀汉之间有着怎样的外交往来?外交的结

历史朝代 2023-03-22 09:03www.nkfx.cn历史朝代

  对东吴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西方有句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但凡有一个以上统治集团的时代,对外交往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时代。虽然只有三个政权,但他们之间的外交来往是非常精彩的。

  说到三国时代最著名的外交事件,应该是东吴和蜀汉从合作到分裂,从分裂到战争,从战争再合作的曲折历程。率先提出来与联合的是,在大名鼎鼎的《》中,诸葛亮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诸葛亮和孙权非常有缘分,集团中第一个和孙权发生交往的也是他。当刘备被拎着菜刀满世界追砍的时候,诸葛亮就主动要求过江见孙权,说动孙权联合刘备抗曹。孙刘之所以能联盟成功,主要还是形势所迫,东吴内部也最终决定联刘抗曹。但在孙权下定决心抗曹的心理过程中,诸葛亮的一番激将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换了别人去,未必能起到这么好的效果。

  孙刘联盟战略的主要制定者是诸葛亮和,但如果没有孙权和刘备的识大体、顾大局,一切都是水中花。其实这是人的本能反应,在一个强大的敌人面前,两个弱小的抵抗者,他们能做的,必然是弱弱联合。虽然“1+1”未必大于2,但两个1如果不相加,必然小于2。孙刘集团的蜜月期时间不算短,从开始,孙权和刘备几乎就要穿上一条裤子了,曹操见这哥俩这么亲热,没少吃醋。孙权为了拉拢刘备,不惜割让地盘,甚至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这时的刘备春风得意,左拥江山,右搂美人,好不快活。

  不过刘备和孙权毕竟是两个利益集团,他们可以暂时为了相同的利益走到一块。但他们在互相称兄道弟的时候,还是防备着对方,甚至还要背地里使坏,比如孙权想独吞益州。刘备是个人精,他知道孙权如果吞掉益州,几乎就绝了他的生路。打个比方,哥俩感情再好,也不能拥有一个老婆,没这道理。对刘备来说,益州就是他的老婆,刘备是绝对不容别人染指的。在孙权准备伐蜀期间,刘备没少给孙权泼凉水,打眼色,暗示孙权不要打他老婆的主意。双方脆弱的同盟关系在这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痕,只不过双方的矛盾还没有到非公开不可的地步,双方只是暗地里较劲。

  等到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孙刘双方的利益矛盾逐渐摆上了台面,原因无他,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当初刘备向孙权“借荆州”,约定取益州之后就把荆州还给孙权。可等刘备取蜀之后,还荆州?刘备还想向孙权借扬州呢。爷们打下来的江山,凭什么还你?孙权平白被刘备给耍了,心里那个恼火!要不是鲁肃从抗曹的大局出发,极力劝解,孙权早就拔刀找刘备玩命去了。刘备也自知理亏,任凭孙权半偷半抢地夺回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给足了孙权面子。刘备的言下之意很明白咱俩的账结清了,以后别再寻爷的麻烦。

  虽然双方在此之后尽量控制住情绪,避免擦枪走火,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吴蜀联盟的裂痕越来越大,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就双方来讲,刘备并不想和孙权开战,能捞到半个荆州也不吃亏。不过孙权显然不这么想,在孙权的潜意识中,整个荆州都应该是他的。只是主和派鲁肃反对贸然对蜀开战,孙权只好忍着这口气。等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鲁肃病故后,孙权没有了内部压力,开始准备对荆州下手。,因为孙刘双方同样面对来自曹操强大的军事压力,尤其是孙权,他暂时还不会和刘备彻底翻脸,何况攻占荆州的时机还没到。在荆州的问题上,孙权处处占理,刘备方面有些理亏,也尽量维持双方极度脆弱的已经的联盟关系。如果一定要找一个真正破坏吴蜀联盟的责任人,这个人只能是。本来孙权还打算继续维护所谓的吴蜀同盟,只要孙权不主动出击荆州,刘备正好与孙权相安无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比如西进雍凉,哪知道事情却坏在关羽身上。

  关羽作为荆州最高军政长官,他直接面对孙权,蜀汉的对吴外交大战略虽然是刘备等为核心的统治集团制定的,但真正具体落实的,还是关羽。关羽这个人本事不小,但臭毛病太多,他最大的问题就是骄傲自负,眼睛长在脑门上,轻易瞧不起人,孙权就一直被关羽鄙视。孙权曾经打算替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求婚,请关羽把女儿许配给自己的儿子,双方做亲家。这本是维护吴蜀同盟关系的好机会,虽然国家之间和亲未必就十分可靠,但至少这是个缓解双方矛盾的润滑剂。不知道关羽到底在琢磨什么,他居然将东吴使者骂得,还说什么“虎女焉能配犬子!”关羽骂孙权是狗,彻底得罪了孙权。孙权在众多手下面前丢尽了面子,他恨透了关羽。有这份恩怨牵扯,孙权已经对刘备方面完全退还荆州不抱任何希望了,只能打。

  有句老话伸手不打笑脸人,关羽给孙权甩脸子,表面上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自己是虎,孙权是狗。可实际上关羽此举闯下了大祸,而为关羽犯错埋单的却是刘备,刘备真够冤的。后来关羽围襄阳,曹操派人请求孙权偷袭关羽,以解襄阳之围,孙权就出兵了。孙权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痛快,一是他确实希望能夺回荆州,二是关羽太招人恨了。孙权是个睚眦必报的人,现在的机会来了,孙权怎么会错过这个也许是唯一的机会。孙权最终如愿以偿,杀掉关羽,成功报了仇,夺回了朝思暮想的荆州。吴蜀自公元208年建立起来的同盟关系以孙权袭荆州为标志,彻底地破裂了,没有留半点余地。

  其实孙权和刘备当初在结盟的时候,就应该想到会有一天。同盟关系不是天生的,完全是根据利益变化而存在的。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能是仇人,反之亦如此。两个独立的统治集团在选择合作的时候,不可能完全信任对方,都有各自的小算盘,给对方使绊子穿小鞋的事情也不少见。我们都知道,人类社会中的利益是有限的,几百号人抢一个蛋糕,必然会产生分配不均的问题。

  孙权看碟子下饭,跟刘备合作有利,就和刘备结盟,跟曹操合作有利,那就倒向曹操,毫无愧色。不过魏吴同盟甚至比蜀吴同盟更加脆弱,孙权和曹操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关羽北伐)而临时穿一条裤子的,根本没有长远的合作计划。因为吴蜀关系破裂,双方一直处在战争的边缘,所以孙权才暂时抱住曹操()的大腿。孙权巴结曹魏,倒不是说孙权害怕蜀汉的军事进攻,而是怕在蜀汉攻吴的背后给他下黑刀子。孙权和魏国结盟的主要目的,实际上还是防备魏国,蜀汉的威胁倒在。吴蜀关系破裂后最高潮的一幕,是刘备为了夺回荆州而发动的。刘备发动这场战争也是迫不得已,如果不夺回荆州,之前诸葛亮制定的《隆中对》就成了一张废纸。

  既然孙权把事情做得那么绝情,也别怪爷爷翻脸不认你这个大舅子了。如果说之前刘备赖着荆州不还,心里对孙权还有点亏欠的话,那现在刘备欠孙权的债也还清了,刘备反而去掉了心理负担,可以轻装上阵,找孙权玩命。对于这样一场仓促的战争,蜀汉统治集团内部对此分歧非常大,大多数人反对伐吴。不过维护吴蜀同盟关系的主导者之一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这场论战,实际上诸葛亮是倾向于伐吴的,理由如上。盟国之间关系一旦破裂,战争也许是唯一可以解决双方矛盾的办法。从外交理论上来讲,同盟关系的建立,是因为双方(或多方)维护或扩大己方利益的本性需要。国家之间不可能出现真正的朋友关系,只不过有时关系牢固些,有时关系薄弱些,只是这个分别而已。

  对于这样一场仓促的战争,蜀汉统治集团内部对此分歧非常大,大多数人反对伐吴。不过维护吴蜀同盟关系的主导者之一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这场论战,实际上诸葛亮是倾向于伐吴的,理由如上。盟国之间关系一旦破裂,战争也许是唯一可以解决双方矛盾的办法。从外交理论上来讲,同盟关系的建立,是因为双方(或多方)维护或扩大己方利益的本性需要。国家之间不可能出现真正的朋友关系,只不过有时关系牢固些,有时关系薄弱些,只是这个分别而已。

  刘备和孙权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可以说刘备的统一大业就是毁在了孙权手上,孙权也明白刘备恨他入骨。现在孙权面临的压力丝毫不比刘备小,虽然夷陵之战获胜,但孙权现在真正的敌人已经不是刘备,而是曹丕。虽然在夷陵之战后,孙权还地给曹丕上表称臣,双方还装模作样地互相恭喜,但实际上吴魏双方的所谓盟约在破关羽之后就已经不存在了。孙权料定曹丕迟早要对江东发起大规模的战争,所以在打败刘备的过程中,孙权是留了力的,专门对付曹丕。果然不久后,曹丕便大举出兵,进攻东吴,宣告吴魏关系正式破裂。在魏蜀吴三国中,魏国的实力非常强大,远不是江东一国之力所能抵抗的。

  在两弱对一强的格局下,孙权要想自保,还必须依靠刘备的力量,即蜀军在西线给曹丕制造军事压力,至少蜀军不要再江东。刘备夷陵败后,元气大伤,但蜀军的基本实力还是具备的。万一刘备拼了老命,再来闹事,孙权就吃不消了。刘备也看出了孙权心中的压力,所以他给写了封恐吓信,说他不久就要伐吴,陆逊不吃刘备这一套。其实刘备此举意在试探孙权的底线,给孙权发出暗示,吴蜀关系未必就没有联盟的可能性。毕竟蜀国势衰,单独对抗曹丕,也是刘备力所不能及的。刘备不久后就含恨病故了,但他给继任的诸葛亮留下了与东吴联盟的可行性,对于这一点,孙权心里门儿清。这时的蜀吴关系,因为曹魏强大的军事压力,已经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但这种迹象还不是很明显。孙权其实是不再想和蜀汉为敌的,前提是蜀汉承认他对荆州的统治权。只是孙权作为一个胜利者,他似乎不太能放下面子,主动向蜀汉示好,而是在等蜀汉主动找上门来,这样能讨价还价。

  对于蜀汉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诸葛亮来说,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和孙权联合。因为蜀汉立国的最高纲领就是北伐曹魏,蜀汉国力和曹魏根本没法比,如果孙权再和曹丕联手捣乱,诸葛亮也吃不消。在夷陵惨败后的压抑气氛中,与孙权修好不是一个容易做出的决定,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至少要在感情上说服自己。虽然诸葛亮很早就有与吴修好的战略思想,但蜀汉第一个提出与吴联合的高级官员是尚书邓芝。邓芝的辩才很出色,而且为人有胆识。所以诸葛亮一眼就相中了邓芝,派他出使东吴,完成吴蜀结盟的重大政治任务。这时孙权还是没有下定与蜀汉结盟的决心,他担心什么?主要还是蜀汉方面是否有诚意和他联合,孙权最不希望看到蜀汉趁魏军大举南下的时候,再东向复仇的局面发生。在确定了蜀汉确实无意复仇的外交底线后,孙权面对蜀汉主动伸出来的橄榄枝,还是羞羞答答接了过来。孙权还是在和邓芝的谈判过程中讨价还价,想给自己与蜀汉的结盟战略卖个好价钱。

  蜀汉建兴元年(即吴黄龙二年,公元223年)十月,吴蜀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战争之后,终于走到了一起。这次邓芝赴吴谈判,只是初步确定了吴蜀联盟的框架,吴蜀之间官方性的正式结盟,则在蜀汉建兴七年(吴黄武元年,公元229年)六月。这一年的四月,孙权正式称帝,随后诸葛亮力排朝内争议,派卫尉陈震赴吴,祝贺孙权即位。孙权在武昌和陈震正式签署了汉帝国(蜀汉的正式国号是“汉”)和吴帝国的同盟合约,从此吴蜀两国亲如兄弟……这份盟约是明显针对曹魏的,主要内容是提前瓜分了曹魏的地盘,一旦灭魏后,豫、青、徐、幽四州归吴,兖、冀、并、凉归蜀。,同盟合约都会有一个重要内容,即双方给对方提供军事援助。任何第三方以武力侵犯盟约国的任何一方,其他盟约国都有责任出兵相助。吴蜀盟约就是这样。

  自此之后,终蜀汉之世,蜀吴再没有发生过外交上的不愉快,双方合力对抗曹魏。为了及时了解对方战场的情况,双方军事首脑还经常向对方通报自己战区的战报,就差没在对方地盘常派联络官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