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干谒之风”盛行,干谒是什么意思?

历史朝代 2023-03-22 09:04www.nkfx.cn历史朝代

  “干谒之风”盛行,干谒是什么意思?《辞海》当中对“干谒”的解释为:有所干求而请见。通俗来讲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求见地位高的人。下面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干谒之风”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历朝历代都存在,然而哪一个时代都不如唐代,的“干谒之风”臻于极盛。

  唐代“干谒之风”如此盛行,跟取士也有莫大的关联。

  科举制的萌芽很早,一般我们都认为隋炀帝开创的科举制,不过在汉代就已经具备了一个雏形,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定十科举人,其中有“文才秀美”以科,当即科;进士科的出现,也表示这科举制真正的诞生了。

  科举制诞生于,真正定型却是在唐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诏令: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俊士……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

  在这条诏令当中,明确了州、县地方预试,又提出了十月上京应试,次年又下达了一条诏令,明确说明了下层寒士如果得不到考试的机会也可以通过“投碟自应、自举”做官,这也推动了干谒之风。

  《・马周传》载:帝以常何举得其人,赐帛三百匹。

  马周没有参过科举,但他也是读书人,尤其精通《》、《左传》,有一次他西游长安,就去拜访了中郎将常何,他为常何写文,论朝廷得失,他的文采也得到了唐太宗赏识,经过常何推荐,太宗就授予她侍御史,加朝散大夫。

  马周可谓是扶摇直上,一路高升至唐朝宰相,死后甚至陪葬昭陵。

  马周的高官厚禄也成了后世文人自举的一个目标,从初唐到晚唐,文人们都有向朝廷献赋而入仕这一途。

  我们熟悉的、、,都献过赋。

  据《》记载,李白是兴圣九世孙,跟李唐诸王属于同宗,因为这些原因,李白也无法参加科举,有着一腔抱负的李白,也只能走献赋这一条道路,李白写过很多赋,开元二十二年著《明堂赋》。

  赋云:四门兮万国来,考休征兮进贤才。

  李白写了的,同时表达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过这篇赋似乎并没有得到的欣赏。

  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又一次狩猎,李白再次献上了《大猎赋》,这一篇李白结合了思想,刚好又契合玄宗当时崇尚的心情。

  李白又通过张卿向献诗,有了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在玄宗面前美言,李白也是进入了,然而李白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官职,只是一个御用文人,李白在宫中也是郁郁不得志。

  李白因为家庭情况特殊才献赋求官,为什么杜甫、李贺、白居易等人也要献赋呢?

  杜甫、李贺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特别是杜甫,有着“诗圣”的美誉,凭他的才华科举应该很轻松吧!

  其实一点都不轻松,唐代科举在历朝历代的考核中最为苛刻,有着“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说,科举本就非常难了,考中之后,入朝为官也不容易,唐代五品以上的官员都由皇帝任命,想要升迁,还是得献赋,献诗。

  大量的干谒诗也是源源不断被送到了权贵、皇帝手中,我们学过的诗词当中,就有很多干谒诗,相对出名的就是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少年入京赶考,向顾况投了一首干谒诗,顾况一看感叹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之耳!因为顾况的一番称赞,白居易名声大噪。

  “干谒之风”在唐朝也是见怪不怪的一种现况,在“干谒之风”的推动下,唐朝的诗歌发展飞快,也促进了文人之间的交流,唐代诗词也从初唐兴盛到了晚唐,但是“干谒之风”也带来了一些不太好的影响。

  一些士子,为求入仕,不惜放下了傲骨,迎合权贵,写出了一些毫无意义的诗歌,而权贵为了扶持亲信,也是在朝堂当中构建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