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要选择儒家作为主导思想呢?
董仲舒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汉武帝上台后,他急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解决诸侯封国的问题。占据西汉一大半领土的诸侯封国,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作为一个大统一国家的西汉王朝的发展,并且还有各自为政,分崩离析的可能。虽然汉武帝他爹打赢了“”的战争,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当时汉武帝四处征求意见,怎么非常合理地来解决这个问题。也就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进行着传道受业,天下闻名的大儒董仲舒,进入了汉武帝的视野。汉武帝先后三次召见了董仲舒,而且很快就喜欢上了董仲舒的主张。
董仲舒向汉武帝上了什么主张呢?一是“天人感应”,二是“大一统”,三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为什么会喜欢董仲舒这个主张呢?因为董仲舒说的意思是,君权是上天赐予的,不容动摇的。在这种情况下,天下是要实现“大一统”的。为了实现“大一统”,最好的办法,就是“独尊儒术”。董仲舒在理论上解决了汉武帝必须要削藩,必须要实行高度集权的问题,所以汉武帝非常喜欢,开始实施董仲舒的主张。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让董仲舒去参与实践他提出的理论。这就是把他放去当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刘非就是一个想称霸造反的诸侯,董仲舒去了后,他大为高兴,把自己比作是,把董仲舒比作是。这显然与董仲舒提倡中央集权是背道而驰的,,就多次规劝他。
可以说,汉武帝派董仲舒去后,目的基本达到了。这时候,汉武帝决定把董仲舒提拔到中央来,担任更重要的职位。不过,这时候,董仲舒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主父偃。主父偃也是想做大的,他不愿意董仲舒做大,于是就把董仲舒刚给汉武帝写好的一份奏折,拿去提前交给汉武帝。交给汉武帝后,汉武帝大怒,罢了董仲舒的官。
汉武帝为什么会大怒呢?原来,当时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和辽东高庙发生了两次大火。董仲舒便想借这两次大火的机会,规劝汉武帝实施仁政,否则,会受到上天的处罚。照理说,这话也没错啊,汉武帝为啥要生气呢?原来,汉武帝和董仲舒都是极其聪明的人,他们都在打着各自的算盘。
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有表示“”的意思,也有“神权”约束“君权”的意思。就是说,皇帝你不能为所欲为,要受上天的制约。但问题是,这个“上天”在哪里呢?没在哪里,在大儒的口里。大儒说,这是“上天的惩罚”,便是“上天的惩罚”。这样一来,董仲舒这样的大儒,就成了控制皇帝的人。这还了得!所以,汉武帝要罢董仲舒的官。汉武帝这样打击董仲舒,是要董仲舒明白,你的主张,只能对削藩起作用,不能对控制“君权”起作用。
罢官不久,汉武帝又用董仲舒,让他担任另一个诸侯王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刘端这个人,更凶残,想造反的心更大。汉武帝是想让董仲舒再帮他劝化一个诸侯王。不过,这时候,董仲舒对汉武帝曲解他的主张,已经有些灰心丧气,所以,只干了四年,就辞官回家,只做学问,再不趟政治这浑水了。
再说主父偃。他阻止了汉武帝重用董仲舒后,自己获得了汉武帝的信任。他是如何获得汉武帝信任的呢?原来他给汉武帝出了一个“”的主意,不是从“道”的层面,而是从“术”的层面,彻底解决了西汉诸侯国的问题。显然,汉武帝觉得,这比董仲舒的好用多了。
汉武帝为什么选择了董仲舒的儒学?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知道汉武帝看中董仲舒的究竟是什么?秦末的乱世留给的就是一堆烂摊子,人口从2000万减少到1300万,大量的荒地无人耕种。刘邦和他的子孙文帝、景帝,只能对内与民生息,对外韬光养晦。他们对北方的匈奴好生相待,以金帛换和平,还送公主嫁给匈奴的首领,好不容易赢来了五十年左右的太平岁月。
汉武帝是一个有福的君主。等到他即位,国家有实力了,国库堆满了金银财宝,人口也增长到3600万。野心勃勃的汉武帝想振奋一把,重温大秦的帝国梦想。要实现帝国梦光有实力不行,还得有一套治理国家的理论。懂得一点政治学的都知道,成功的政治统治,最重要是靠两块基石一是具体的治理术,二是抽象的合法性理论。
当年靠法家的治理术统一了天下,但汉武帝是明白人,他非常清楚,之所以二世而亡,垮台这么快,就是因为法家不能收服人心啊!要天下众生服服帖帖,认定大汉王朝具有统治的合法性,代表天命,就需要有一个大理论。如何治理国家,汉武帝很内行,但合法性理论,他完全外行,要有真才实学的人献计献策,为他帮忙。
可能你会想,讲的王道政治不是一套合法性理论吗?汉武帝为什么不现成拿来用?你一定记得,在孟子看来,只有对百仁政,才符合天命,而汉武帝要北征匈奴,南伐蛮夷,顾不上百姓的利益。何况孟子还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也可以代表天命。汉武帝很讨厌在政治权威之外,还有另一种跟自己过不去的思想权威。他想独霸天命,寻找一个让君权直通宇宙的垄断性理论。于是,儒家要为君王所用,就要调整自己的理论,提出一种君王能接受的儒学新形态。董仲舒就是完成这个内部调整的人。
董仲舒又是如何调整儒家学说的呢?
董仲舒是的大儒,据说他“三年不窥园”,三年里都埋头苦读,不到园子里逛,这样写出了一部大书《春秋繁露》。慕名而来的粉丝很多,董仲舒故作神秘,像的垂帘听政一样,隔着帷帐给学生上课,众多门生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把董仲舒奉为圣人。消息传到汉武帝那里以后,汉武帝马上下旨把他找来,我要考考他!
在年轻有为的汉武帝面前,董仲舒从容不迫,侃侃而谈,拿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个亮点一个是“天人感应”,另一个是三纲说。古代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天与人的关系。孔子提出仁,打破了巫师的传统,可以绕过君权,通过人的心灵和天命合一。这叫做“天人相通”。董仲舒却认为,人与天的关系和心灵无关,必须经过君权的中介。天人之间,只是外部感应的关系,比如说天上掉了一颗流星,就是人间死了一个伟人。这就叫“天人感应”。
为什么流星跟伟人有关系呢?因为董仲舒把先秦的阴阳五行说,引进了本来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儒学,发明了一套体系庞大的阴阳五行宇宙论。董仲舒接着阴阳五行的说法,说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每一朝代都代表五行中的某个天命。五行就是天命中的五种道德,朝代的更替就是天德的轮替,木德、火德、土德、金德、水德,循环往复,这叫做“”。
比如,是木德,被金德的所克;而金德的商朝又被火德的所替代。秦朝太短命了,不能算有德的朝代,于是,取代周朝的就是水德王朝。玄乎乎的阴阳五行说到了,经过董仲舒的理论包装,竟然成了汉代官方思想的一部分。现在来看,汉朝的人,无论朝廷的皇帝,还是民间的百姓,都有点神秘兮兮。汉武帝也和秦始皇一样,迷信鬼神,到处求仙,恨不得自己万岁万万岁,大汉王朝也能千秋万代,永世长存。儒生也投皇上所好,把比较理性的儒学搞成神秘主义的政治神学。
你可以说这种神神道道的政治神学几乎是回到了巫师传统,是儒学的大倒退。不过呢,融入了阴阳五行的董仲舒儒学,在汉代却比孟子的仁政更有说服力。秦汉毕竟距离远古不远,那时候更能打动人心的,不是心灵中的道德自觉,而是冥冥中的神秘力量。
汉代的社会政治秩序,也是建立在这种神秘力量基础上的,那就是你非常熟悉的“三纲说”。
在这之前,西周有一套以礼乐为中心的秩序,孔子也提出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荀子认为,在仁和礼之间,应该解决礼的问题。到了董仲舒,又给这套秩序安上了一个宇宙论的基础。董仲舒说天上有三光,日、月、星辰,对应着人间有“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礼的社会秩序,就成了政治神学的一部分。三纲说后来被称为“纲常名教”,从汉武帝之后,历经两千年而不衰,成为的核心。
“天人感应”和“纲常名教”,董仲舒的这两部分思想,后来的命运截然不同。天人感应这套,偏离了儒学人文理性的本色,被后世的看不起,看作是歪门邪道。三纲说却一直延续,成了古代社会秩序的核心。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董仲舒把儒学引入了庙堂,但总体来看,后世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他让儒学被皇帝接受,也付出了代价,牺牲了儒学人文和理性的本色。
为什么汉武帝会看上董仲舒的学说?简单地说,董仲舒提出两套方案都是汉代统治者急需的,阴阳五行宇宙论作为一套形而上的政治理论为汉朝解决了统治合法性的问题;而作为形而下的三纲说解决了社会秩序的问题,而且一直延续下来,成了古代社会秩序的核心。汉代儒学沿着董仲舒的思路,变得越来越神秘,这决定了它的命运难以长久。从魏晋到唐末,儒学受到冲击,经历了八百年的低潮期,到北宋才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