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是个出色的将领,为什么他最终还是败给刘
是秦末时期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将领,他在之争中败亡,最终自刎于乌江。项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从古至今,历史造就了无数的战略家,这些战略家为什么演绎出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很多战例依旧被奉为经典,供后世所学习。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力大无穷,军事才能卓著,在战场之后几乎没有遭受过任何的失败,“以少胜多”是他的代名词,曾经以3万击溃敌方56万大军,而这位将军就是项羽。那为何要称项羽为将军,而不是一位君主呢?事实上,项羽在击溃之后,就成为了霸主,完全可以当上。可是项羽依旧将其分封给其他诸侯国,恢复了时期群雄割据的场面,最终引火烧身,被所灭。
虽说项羽被刘邦所灭,但不失为一名出色的将领。项羽的一身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的失败,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即便是在战局不利的改下,项羽依旧相信能够以少胜多,击溃刘邦。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自信,给了项羽骄傲的资本,此前,何以能推翻秦国,项羽居功至伟。面对章邯的四十万大军,项羽,让将士抱着必死的决心,一战击溃章邯。再看刘邦,刘邦在进入蜀地之后,在这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军力上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此时,刘邦的总兵力数达到了56万人,并认为有能力与项羽一较高下,于是便打着杀害“义帝”的旗号,对楚军发起进攻,没有想到的是却被项羽的3万人给击溃。的确,在项羽的治理下,项家军成为了一支铁打的部队,战果辉煌!
可以见到的是,项羽这个人还是有本事的,单凭无数次的胜利就可以证明项羽这个人还是很有谋略的!不过项羽却犯了几个很严重的错误。首先,在刘邦依附楚军的时候,项羽居然没有将刘邦手下的部队拆散,任由刘邦统领。当时的项羽认为刘邦的部队只是乌合之众,配不上项家军,可以事后证明刘邦却依靠这些杂牌军而问鼎天下。另外就是,项羽被刘邦低劣的表演所蒙蔽,认为刘邦只是胆小的鼠辈,刘邦素有大志,能屈能伸,只是在项羽的面前没有表现出来。在刘邦攻击章邯之际,再无能的将领都会感受到刘邦所带来的威胁,本应该在刘邦羽翼未丰之际,兵发蜀地。可是项羽还是发兵齐地,对无关痛痒的发起攻击,再次失去良机。
对于这些错,即便是项羽没有意识到,手下的谋士也应该能够看得出。项羽手下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范增有过这样一句话:“顺应天时者得胜”,此话就是再告诉项羽应顺应天命,而范增所能指导的就是让西楚如何顺应天命。当时,范增曾力主杀掉刘邦,刘邦依附是如此,鸿门宴亦是如此。到后来,汉军不断增强,而楚军日渐衰弱,范增当时已经预感到大势已去,便对项羽请辞说:“如今天下已定,大王您吧!”当时范增已经预感到汉军将获得最终的胜利,没想到在请辞的归途中因病而死。
有的学者可能认为是项羽有负于范增。从楚军起势到楚汉争霸,范增都一心跟随,可以说是忠心事主的典范,不过结局却十分凄惨。不过也有读者认为范增的谏言没有被采纳也是范增自己的失误,他并不了解项羽的性格,并不明白如何纳谏才更容易被接受,因此项羽与范增之间缺少了少许的默契!
然而,不能把楚国的失败归结于范增。项羽刚愎自用,感情用事,空有为将者之才,却没有当君主的才干。刘邦依附之时,项羽竟然和刘邦结为兄弟,而刘邦野心毕露之时,常常顾念兄弟之情而不忍对其动手。还有一次,项羽攻下秦国,竟然放弃了关中的天府之土,选择衣锦还乡,这犯了野心家的大忌,如此低下的政治头脑,如何能够成就大事?如果当时项羽没有感情用事,如果采纳了范增的谏言,事情或许会有回旋的余地,可能到死之时,项羽才会发自内心地后悔!
项羽是有才的,但是只是军事上的才能。如果让项羽当一位将军,会是一位出色的将领。如果当一位君主,项羽缺乏强势有效的政治能力,这也使得项羽没有获得最后的胜利,或许正如人们所评价的那样:“刘邦是政治家,时局看得透。项羽是军事家,战局看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