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后,谢安和谢玄叔侄二人为何会那么失
、叔侄二人是的大功臣,战后二人有着怎样的命运呢?下面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公元383年,当时已经统一北方的率领号称80万大军,主动向南方的东晋政权发起的一场战争。
同年11月,双方交战于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结果以谢安、谢玄叔侄为首率领的八万东晋军队战胜了实际兵力为二十余万的前,谢安、谢玄叔侄也战而名垂青史。
,你知道吗,在“淝水之战”获得胜利后,谢安、谢玄叔侄二人的声望虽然达到了顶峰,可却也为他们带来了无限的失意人生。
陈郡(今河南省太康县)是当时的名门望族,也是东晋的一个“当轴士族”。谢安多才多艺,性情闲雅温和,被称为“江左风流宰相”。谢玄的父亲谢奕是谢安的长兄,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谢玄的母亲阮容是西晋名士、的族人。谢玄的大姐便是东晋有名的才女――谢道韫。
在“淝水之战”击败前秦后,谢玄率领东晋军队乘胜北伐,一举收复了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黄河以南的故土。
在前线军队一路高歌之际,晋孝武帝司马曜却担心谢氏一族会不会功高震主,起了猜忌之心。
谢玄本来打算让豫州刺史朱序镇守梁国,自己坐镇彭城,北可以巩固河北之地,西可以援救洛阳,内可以捍卫朝廷。
但此时朝臣却议论认为征战已久,应当设置戍守边关,然后休兵养息。孝武帝随即命谢玄回镇淮阴,改派朱序镇守寿阳。这么一个简单的人事调整,等于是把谢玄的前线指挥权给剥夺了。
此时,恰好又发生了谢玄的手下将领翟辽发动叛乱,敏感的谢玄自认为处置不当,便上疏朝廷,请求解除全部职务。东廷不同意,下诏慰劳谢玄,命令他暂且回镇淮阴。
385年四月,谢安为了不引起皇帝的猜忌,主动交出了朝中的权力,自请出镇广陵(今江苏扬州)以避祸灾。同年八月,谢安去世,终年六十六岁。
谢安的去世,对谢玄的打击甚大,谢玄对叔父谢安是有特殊感情的。谢玄年轻时,谢安通过“打赌”的方式帮助谢玄改掉了喜欢佩戴香囊的不良习惯。谢安还帮助谢玄组建强大的,谢玄也是依靠北府兵击败了强大的前秦军。
政治上的失意,也使谢玄不幸患病,而且越来越重,他便上疏了名篇《疾笃上疏》,向朝廷申述了报国之忠心及壮志未酬的遗恨,并以病重恳请解职。
谢玄在奏疏中还提到了自己家族的不幸,“上延亡叔臣安、亡兄臣靖,数月之间,相系殂背,下逮稚子,寻复夭昏”,在几个月内,谢玄的叔父谢安、谢玄的二兄谢靖、谢玄的一个小儿相继死亡,谢玄把这一罪过都引到了自己身上,他恳求皇帝答应自己的辞去官职的请求。
,奏疏递交上去之后,朝廷没有答应他的请辞,而是派了一名医术高超的医师来为谢玄治病。
,谢玄病仍不见好转,他又上疏一篇“凄恻千古”的奏章――《病久不差又上疏》,在里面说道
“臣兄弟七人,都先后凋谢殒灭,惟有臣一人,孑然独存。经历的,谁可与臣相比!臣之所以含悲忍痛,希求继续苟活人世,是因为满怀无穷忠心,欲上报朝廷恩德,或许能恢复康健,便可以完成此志。况且臣家中遗孤甚多,想起他们,心中就不胜悲伤,为此求生之心,不能即刻付与尘土。臣一片勤恳之情,实可哀怜。恳求陛下怜悯臣的忠诉,霈然降恩,不使臣含恨九泉。”
如此凄凄切切的哀求仍然打动不了朝廷,谢玄在连续上奏了十余道奏章后,又过了很久,朝廷才改任他为散骑常侍、会稽内史,谢玄总算是回老家任职去了。
谢玄连续上奏请求退隐的故事,被后世以“谢玄文”来比喻去职归山的决心。
388年春,谢玄在会稽(今江苏苏州)去世,终年四十六岁,可谓是英年早逝。
作为东晋的谢玄,在战场是叱咤风云的英雄,在战争结束之后,却遭到了东晋皇帝的猜忌,与叔父谢安二人先后没几年都因病抱憾而亡。“淝水之战”后,谢安与谢玄叔侄二人的人生是不是很失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