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国为何能够取胜,秦军都有哪些优势

历史朝代 2023-03-22 11:02www.nkfx.cn历史朝代

  秦胜赵败的结局并不是偶然的。除了总体力量上秦对赵占有相对的优势外,双方战略上的得失和具体作战艺术运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之所以取胜,在于是分化瓦解了关东六国的战略同盟;是巧妙使用离间计,诱使赵王犯下置将不当的严重错误;其三是择人得当,起用富于谋略、骁勇善战的为主将;其四是白起善察战机,用兵如神,诱敌出击,然后用正合奇胜的战法支解包围赵军,痛加聚歼;其五是在战斗的关键时刻,秦国上下一体动员,及时增援,协调配合,断敌之援。为白起实施正确的作战指挥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失败的主因是在战争初期,赵国统治集团对秦国将大举进攻摧毁赵国的战略野心认识不足,在丢失了晋西南战略要地后,仓促应战。在战役前期,老将的战役指挥上,不和秦军锋芒硬拼,赵国论国力,和军事实力来看都弱于秦国,廉颇这样做只是尽量迟延,打消耗战,利用有利地形消耗秦军有生力气,迫使长途跋涉至此的秦军疲惫。被秦国离间,被奸臣进谗,还是和赵国本土综合实力有很大关系。

  长平之战

  后期赵国决策层换上了,制定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无论赵国在人数,士兵素质,综合国力,武器装备上都弱于秦国而且加上用人不善,造成赵国惨败的下场。其实当时的状况消耗战和速战速决对赵国来说都不太适合,因为两军对阵主要还是拼综合国力。赵国不能利用外比武段力促魏楚两国援赵,反而在初战不利的状况之下,派使赴秦侥幸求和,战和摇摆不定,实乃又一大败笔。

  长平之战结果,赵军固全军覆没,秦亦死亡过半,即双方死亡百万左右。是役成为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诚如古人论及东周500年的战争时,唯推晋阳、长平两役,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长平之战中,秦军前后共歼赵军45万人,从根本上削弱了当时关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赵国,也给其他关东诸侯国以极大的震慑。这场战争因为秦取得全胜,由其统一的形势已成不可逆转,从此急转直下。长平之役,标志着以列国林立、兼并战争频仍为时代特征的战国一代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就要临降了。

  长平一役,为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不仅仅有着列国中最主要国家最高决策层战略成败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战国一代最优秀最杰出的军事战略家――廉颇、白起等将领的参与,包含着这群千古指挥如神的运筹帏幄,凝聚着中国古代悠久的发达的军事科学理论和实践。

  长平之战白起

  长平之战当时形成的列国文献,多毁于秦火,传世的有关记载长平之战的早期文献,首推《》,次为《》。

  其中又以《史记》的《白起列传》和《廉颇列传》最为详实,次为《战国策・赵策一・秦王谓公子他》、《史记・赵世家》,又次为《战国策・赵策三・秦赵战于长平》、《史记・列传》、《新序・善谋》、《史记・田完世家》。《史记・秦本纪》、《韩世家》则以大事记体行文,略事梗概。《战国策・赵策三・秦攻赵于长平》、《魏策四・长平之役》、《齐策二・秦攻赵长平》、《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秦策三・谓应侯曰君禽马服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等,或限于列国有关幕后外交(纵横)活动,或战后君臣间抑策士游说中有关得失论证。另有《战国策・秦策三・蔡泽见逐于赵》、《・显学篇》提到、《春秋・应言篇》、《睡虎地秦简“编年记”》。又有方志《上党记》、《风土记》等,发挥地方文献优势,于当年主战场的地理方位、范围和秦赵两军坚持态势、战守的记载,显然又比上述群籍具体、确切得多。后有司马光修《通鉴》。

  长平之战赵军溃败

  古人笔记、论著亦多有论述,如胡应麟《少室山房集》等。今人论著甚多,如杨宽《战国史》、台湾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张颔师长教师在《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59年第2期著文《古长平战场资料研究》、张景贤师长教师在《历史教学》1982年第9期、1983年第1l期先后著文《长平之战时间考辨》、《长平之战时间再辨》;杨宽师长教师在《历史教学》1983年第3期、1983年第11期先后著文《关于长平之战的时间》、《再谈长平之战的时间》等等。近年对长平之战的专著首推靳生禾、谢鸿喜《长平之战――中国古代最大战役之研究》、王树新主编《战国长平之战新考》。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因为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一国遭受毁灭性打击,从而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经由过程长平大战,秦国歼灭了赵国足够多的有生力气。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六国弱势以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历程大大的提早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