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魏到唐朝,府兵制发生了哪些变化?
是中国古代兵制之一,其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存在了大约两百年的时间。下面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既往提到府兵制度,众人可能会只会想到这是隋唐时期的政府所采用的一种度,历史并非是点到点之间的跃迁,因而府兵制度亦非是某位一拍脑门就想出来的系统性的制度,这个制度经历了百年的时间才最终形成,且作为制度所管辖的主要群体汉人士兵,在制度的形成过程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北朝以前王朝兵制的演变
只要存在政权,便需要以武力来维护权力,而既然有武装力量,那么就势必有专门来管理这种力量的法律法规,中国的兵制在隋唐以前的千年时光里面是不断变化的。春秋乃至春秋以前,士兵是一个专业性很高的职业,他有别于普通耕作的农民,专门维护国家的安全,不需要缴纳其余的税收。春秋以后,天下被几个强大的政权所割据,对于军事的需求越来越高,士兵逐渐开始需要从普通的民户中进行补充。在秦国的变法中便规定普通人上阵杀敌取得军功后能获得相应的爵位。
《》记载“使秦人作战,三晋之人力耕。”
可见在当时从军是一种臣民向国家履行义务的手段,军农之间是没有明显的社会地位上的区别,只有职业种类上的区别,从军在一定角度上略强于耕作,因为参加军事活动的人能够获得上升的渠道。
这种现象到汉末魏晋时期时发生了改变,在当时,农耕活动从事者的社会地位变高了,反而是军人的地位变得卑下。这是由于经历了几百年社会的演变,不少人失去了土地,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一些农民只得从军,士兵这个身份,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没有财产、依附于国家分配的土地生存的象征。因而在时期很流行一种军户制度,就是说拥有这种类型户籍的家族人员,需要历代从军,若是拒绝服役便会触犯法律。到了府兵制所发轫的北朝,由于胡人的南下,士兵内部的分级出现了。因为北方胡人建立政权所依靠的多为彪悍的,而骑兵多是由胡人部族的成员组成,所以骑兵的地位要高于主要从汉人中招募的步兵。
二、隋唐府兵制的诞生
兵制的变化是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发生的,自从北魏胡汉交融的改革推行,胡汉之间的隔阂逐渐减少,而兵制的变化亦是这种融合一种在制度上的体现。
上文说道在北朝胡人政权下,由胡人部族成员组成的军队拥有较高的地位,在北魏时期,有一部分军队被安排去了北部边防,这些军队的统帅坐拥北郡的军政大权,却因为身处边疆,其与手下的士兵的社会地位逐渐低于中央的军队。在这样的情况下,北部地区的六镇起兵叛乱。
在这次叛乱平息后,统治者意识到了军队内部的不平衡以及北境势力的难以掌控,最终他们决定将权力收回,将北部重镇的重要长官交予自己的心腹担任,拉拢一些当地的汉人豪族进行权力的平衡,这是府兵制的发轫。这些汉人豪族拥有大量的土地以及奴隶,而这些奴隶或是部曲,稍加训练便可以成为军人,而胡人的士兵也要开始从事农耕。于是,汉人士兵与胡人士兵的地位开始相对的平等。
这种平等也不是绝对的,初期,在军队中还是以胡人士兵的地位为尊。直到时期,因为新的统一王朝的建立,需要重新核定户籍,所以北地府兵的人户统统被改为归属于州县,这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就是胡人与汉人之间的区别彻底消失,他们将从事相同的职业,承担相同的责任,以及拥有相同的社会地位。到了,府兵制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体系,变成了行政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系着王朝的稳定与安全。
从到唐朝,府兵制的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本质依旧没有改变,并且在初唐时期,拥有土地的农户中出现了不少富裕的人,因为除了农耕外他们还需要服兵役,而提供这种军事义务所需要的装备(马匹、武器等)乃至路费都是由他们自己承担的,而这种自费装备路费的规定,则源于胡人部族的传统,可见到了唐时,胡汉文化的结合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