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母子分离制度是什么样的?为何要如

历史朝代 2023-03-22 11:03www.nkfx.cn历史朝代

  (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共传十二帝。接下来听听奇闻网小编讲一讲他的一些故事。

  按照清宫的规定,如果后宫的位分低于“嫔”,那么她是没有抚养皇子权力的,一旦生下皇子,便会交由位分较高的嫔妃进行抚养,甚至交给大臣来抚养。而有些位分较高的妃子生下孩子,也偶尔会因为特殊情况而将孩子交给她人抚养。

  在清朝,通常将皇后之下的妃嫔分为七个等级,分别是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而根据清宫的规矩,嫔以下的妃子是没有资格抚养皇子的,一旦生下孩子,便必须交给位分较高的妃嫔进行抚养。

  、胤哆一母所生,但关系并不亲密

  这种制度在清朝后宫中极为常见,这种制度下,嫔妃的出身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后宫中的地位,例如乌雅氏,宫女出身的她在十七年(1678年)生下四阿哥胤肚之后,由于身份低微,因而胤肚在满月之后便交给了佟佳氏抚养。而其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时,因已经被封为了德妃,故而得以亲自抚养胤哆。这也是胤肚和胤哆虽为一母所生,但关系并不亲近的重要原因。

  又如康熙的长子大阿哥胤腰的生母,其在康熙十六年(1677年)才被封为惠嫔,但却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便生下了皇长子胤腰。当时惠妃的位分太低,而后宫中其他嫔妃的级别也都很低,因而康熙便将胤腰送到了大臣噶礼家抚养,直到其被封为惠嫔之后,大阿哥胤腰才重新回到宫中。

  清朝后宫的这个规矩可以说极为奇特,此前历朝历代根本没有出现过,那么清朝为何要如此设置呢?

  关于设置这种制度的原因,目前并未找到准确说法,结合史料记载进行分析,我认为大致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擅权是古代一大祸乱根源

  1、防止外戚擅权。历朝历代中,外戚擅权乃是引起朝政混乱的一个重要因素,尤以两汉最为严重。而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采取的方式是从民间选拔后宫妃嫔,且不允许无功封赏外戚,这就防止了外戚做大。而清朝为了保证皇嗣的血统,后宫妃嫔大多以满人或勋贵之女为主,这些人通常出身较为高贵,很容易做大。而“母子分离”便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外戚擅权的局面,由于没有抚养权,因此皇子跟生母的关系并非很亲密,自然也就不会倾向于外戚。

  2、用来安抚她人。这应该也算是一种人为关怀吧,后宫中有些妃嫔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生子,亦或者皇或这样的特殊存在,由于平日里无事可做,便会将其他妃嫔的儿子交给她们来抚养,也算一种慰藉。例如康熙的宠妃在生皇五子胤祺时,已经是宜嫔的身份了,是完全有资格抚养自己孩子的,但为了避免皇太后寂寞,便将胤祺送给了孝惠皇太后抚养。又如康熙的皇十二子胤验,其生母58岁才被封嫔,显然也是没有资格抚养孩子的,因而十二阿哥便被康熙送给了苏麻喇姑抚养,用于抚慰苏麻喇姑的寂寞。

  3、没有抚养条件。清朝的妃嫔通常居住在紫禁城的东西十二宫之中,而且是严格按照后宫等级划分居住权的,只有被册封为妃嫔以上等级的妃子才可以独领一宫,这些妃子也被称为主位妃嫔。至于贵人、常在、答应则通常只能随主位妃嫔居住(如各宫的配殿),更惨的则只能睡大通铺了。而且后宫妃嫔的各方面待遇也是完全按照等级划分的,为了使得皇子健康成长,自然要让那些有能力抚养的妃嫔来抚养了,总不能让皇子跟着生母去睡大通铺吧。

  总之,清朝后宫这种制度是有其特殊性的,虽然对嫔妃来说有些残忍,但为了朝廷的安定和皇子的健康成长,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