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的家世如何?他是如何写出《史记》的?

历史朝代 2023-03-22 11:03www.nkfx.cn历史朝代

  我们都知道,古往今来,诞生了无数的历史人物,他们的经历能够流传到今天依旧为人们所熟知,因为有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那就是史官。历史往往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这句话并没有错误,也并非是所有的史官都是这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而在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史官,他几乎没有偏瘫任何一方,以客观的角度撰写了大量的史实,并编著成了一本著作,名为《》,而编著这本巨著的,正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史官。

  众所周知,司马迁曾经受过宫刑,他是在狱中忍辱负重写下了旷世巨作《史记》,但人们对他除了《史记》之外的了解似乎并不太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史官司马迁的一生。

  司马迁的出身

  关于司马迁确切的出生年月,史书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知道他出生于时期的中元五年。

  而司马迁的家族,世代都是担任史官一职,在的时候是非常强盛的,周朝灭亡之后,司马迁的家族便逃到了,族人也大多各奔东西。

  在战国时期,司马迁的家族还出了一位有名的将军。后来灭亡,建立,司马迁的家族也就慢慢没落了。

  但司马迁的父亲为了重振家族声望,便诚信苦读,有了一番学位。而到了时期,朝廷颁布招贤令,便踊跃参与,受到了窦的赏识,成为了一名太史丞,不久后又升任太史令,在朝中担任史观,掌管历法。

  司马迁的父亲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从小就培养司马迁读书,而司马迁十岁的时候,就可以熟读《春秋》。

  《春秋》是所编撰的一本史书,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对年幼的司马迁产生了很大影响,以至于他后来撰写《史记》的时候,用的笔法就与《春秋》十分相似。

  云游天下,行万里路

  十九岁的时候,司马迁跟随父亲入京,并拜了董仲舒为老师,跟着他学习《春秋》。当时司马迁学习的原本是学说,跟随董仲舒之后,他就渐渐喜欢上了儒学,对孔子更是,他还称自己为孔子的“”,意思是孔子虽然没有教导过他,他自认自己是孔子的徒弟。

  在司马迁二十岁的时候,他萌生了仗剑远游的想法。他用了三年时间,走了三万多里路,跨越了今天的九个省份,可以说走遍了当时大半个天下。在这三年里,司马迁去了孔庙,也去了纵身一跃的汨罗江,也去当年受“胯下之辱”的淮阴。

  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司马迁在这三年时间走遍了许多地方,看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并没有记载的事情。

  就像写《本草纲目》要走遍天下采药一样,司马迁也在旅途中收获了许多见闻,既开阔了眼界,也壮大了胸怀,只有走出了,才可以看到人世间的无数精彩。

  回来之后,司马迁考上了郎中,当上了的侍卫官,而在第二年,也就是司马迁24岁的时候,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开始编著《太公史书》,也就是后来的《史记》。

  而当上了皇帝侍卫官也得到了汉武帝的青睐,因为他周游各地,见多识广,而且身手敏捷、学识渊博,所以汉武帝很重用他。

  在历史上,汉武帝也是一个喜欢出巡的人,在他一生的二十八次出巡当中,基本每一次司马迁都跟随在左右,可见汉武帝对司马迁的喜爱程度。而这些出巡的经历,更是为他日后编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素材。

  司马谈在担任太史令的时候,就立志要写一部可以媲美《春秋》的史书,他收集各种史学资料,开始编写《太公史书》。没错,《史记》原本的名字就是《太公史书》,是在时期才改名为《史记》的。

  遗憾的是,司马谈没有编撰多久就了,在临走前,他嘱咐司马迁要将《太公史书》继续编著下去,以重振祖上荣耀。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司马迁守孝期满后,就向汉武帝请求接替父亲的工作,汉武帝非常支持他,于是司马迁便开始了编撰史书的工作。

  但好景不长,司马迁因为支持将军李陵还为其辩护而出了事情。因为当时的李陵兵败被俘,还娶了匈奴单于的女儿为妻,而支持他的司马迁受到了文武百官的谴责,朝廷上骂声一片。

  按照当时的律法来说,“刑不上大夫”,意思是大夫犯罪可以不给他动刑,而是让他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顶罪。司马迁不想这样选择,因为他还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于是汉武帝下令给司马迁动了宫刑。

  受到宫刑羞辱的司马迁整日受到人们的鄙夷,从此成了世人笑柄。但汉武帝没有放弃他,依然将他任命为中书令。司马迁得以继续编著《书》,可以说,《史记》是司马迁的一部“发愤之作”,最终,司马迁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写完了《太史公书》。

  而第二年,司马迁就与世长辞了。可以说,司马迁用了毕生精力,才完成《史记》这部旷世巨作。而后来的大文豪鲁迅读了《史记》之后,说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的评价,或许就是对司马迁功劳的最佳褒奖。

  而至于司马迁是怎么死的,是在哪一年去世的,历史都没有记载,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想来也是可笑,他所编撰的《史记》被后世无数作家文人作为正史来参考,使得那些帝皇将相的生平有史可依,但司马迁自己的生平,却无人知晓,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大大的讽刺,令人唏嘘不已。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