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曹丕早已为帝,孙权为何迟迟不称帝?

历史朝代 2023-03-22 13:24www.nkfx.cn历史朝代

  早已为帝,为何迟迟不称帝?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末年朝政昏聩,天下豪杰四方并起,经过长久的争斗厮杀,最终魏、蜀、吴共分天下。其中曹丕在公元220年代汉为帝,在第二年蜀国刘备为帝,而孙权从公元211年开始,一直以曹魏政权所封的吴王身份,继续统领江东,直到8年后才为帝,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死了6年,曹丕也死了3年。占据江东富庶之地的孙吴政权,国险民附经略了三世,当年在之时,就为刘备定好了,联手孙权对抗的的执政路线,刘备也是靠着与孙权结盟,才获得了的资本。当年四处“抱大腿”的刘备,尚能在221年为帝,那么孙权为何能耐住性子,在三国之中最后一个号称帝王呢?

  孙权不肯为帝有复杂原因

  对三国历史有研究的网友,对于这个问题可能会回答说,孙权是为了协调与江东大族的关系,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根基后再为帝,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于江东集团的“进化”。但这个说法似乎有待商酌,因为当时孙权已经在江东称王,他称王与为帝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况且当时曹丕与刘备早已为帝,孙权就是效仿二者,也不会影响他与江东大族的关系,所以孙权称王还是为帝,其中的区别还有其他的重要原因。不过称王只是做江东的主人,为帝是要做天下共主,在当时也只算是名义上的。从事理上来说,孙权迟迟不为帝,是与当时的外部形势、孙权的个人能力、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

  孙权偷袭荆州与蜀汉结仇

  孙权迟迟不肯为帝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偷袭荆州后,担忧蜀国的报复,而向曹魏称臣,能缓解自身的军事压力。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派偷袭荆州斩杀,从而与刘备结下了大仇。在孙权占据荆州之后,好在曹操明白孙权心中的担忧,封孙权为,假节领荆州牧,孙权“顺杆爬”向曹操称臣。曹操的行为,让孙权占据荆州在法统上获得了承认,这虽然不是曹操的本意,他此举是为了让孙权与刘备决裂,自己好收渔翁之利。刘备为了报仇,在第二年七月,不惜举全国精兵攻打吴国,八月份孙权向曹魏称臣,此时曹操已死曹丕代汉为帝,据《》记载侍中刘晔,建议曹丕趁机进攻孙权,而曹丕并未采纳,进而封孙权为吴王继续渔翁得利。

  “抱腿”曹魏缓解军事压力

  孙权向曹魏称臣,魏国趁机向孙权讨要一个人质,孙权当然不会应允,这也就给了魏国攻吴的口实。黄初三年六月,刘备在夷陵被击败,三个月后魏国攻吴,据《三国志》记载,孙权虽然打败了刘备,但是吴国内部出现了山越问题,孙权对于魏国的进攻,采取先文后武的政策,他在四月份改元但却不为帝,说明了他的矛盾心理。他一方面想为帝,但是害怕与曹魏交恶,在被蜀国抓住机会反攻,那么吴国将危矣。因此他改元后留了一手,以备日后继续与曹魏交往,他最怕的就是被魏与蜀夹攻。好在不久后刘备死去,诸葛亮掌握蜀国大权,缓和了与吴国的外交关系,直到建兴元年诸葛亮遣使与吴国修好,孙权才与魏国正式断交。

  吴国不想两面受敌

  第二个原因,孙权称王等于承认了曹魏领导,而为帝就意味着,要成为魏国与蜀国的敌人。再来说一下称王与为帝的区别,称王是地方的霸主,而为帝是要做天下的共主。孙权因为偷袭荆州与刘备决裂,这时孙权虽然占据了荆州,但无法同时与魏国与蜀国同时抗衡,即使是魏国一国,实力也要比吴国强得多。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蜀国以成都为政治中心,有天险易守难攻。而吴国与魏国之间,虽有长江之险,但汉水与淮河,都可以输送兵力,吴国受到魏国的威胁要大得多。所以孙权虽然很想与蜀汉复交,最后也成功达成所愿,但在吴国毁约偷袭荆州,又在夷陵大败蜀军 ,两国之间结下了血海深仇。在这时孙权产生了一种对蜀国惧怕的心理,甚至成了孙权心头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可见拿下荆州,孙权并不是高枕无忧了。

  不肯为帝化解危险

  孙权称王就是表示,在他之上还有一个皇帝,在当时这个人,就是与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如果孙权当时也为帝,所谓国无二主,孙权就要宣传自己的正统正当性,同时抹黑蜀国与魏国都是非法皇帝,只有自己才是天命所归。唯有这样昭告天下,孙权才能获得民众与大族的支持,获得合法的政治地位。如此一来也不可避免地与曹魏与蜀汉对立,到时候就是嫌自己命长了。但是孙权若不为帝,就能避免这种危险,保持着曹丕所封的吴王头衔,承认曹魏皇帝的合法地位,继续开放与曹魏的外交通道,达到了消除中原战争的庞大压力。既然与曹魏修好,那么蜀国也因为忌惮曹魏趁虚而入,不敢轻易复仇了。

  孙权缺少统一天下的能力

  第三个原因,是孙权本人能力不足。孙权虽为一方雄主,人称有

  “之奇,英人之杰”

  ,但孙权并未迷失自我,反而对自己的实力有着清醒的认识。《三国志》记载,孙权的兄长评价他说:

  “争衡天下,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职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在孙策看来孙权不具备争夺天下的能力,只能保江东一隅而已。建安十八年,曹操攻打吴国之时,见孙权的舟船、军容整肃,感叹说:

  “生子当如”

  ,可见曹操十分欣赏孙权的才能,也进一步承认了,孙权有敢于和自己对抗的雄心。尽管曹操十分看重孙权,但孙权本人却缺少,《三国志》中所说,其兄孙策那样的“志陵中夏”的宏图野心,只是牢记着孙策以保江东的遗嘱,所以孙权的一生,重心不在争夺天下,而是在以保江东方面做努力。

  划江而治是孙权的理想

  第四个原因,是因为孙权的目标,只是划江而治,做个偏安一隅的霸主。孙权没有统一天下之志,这从他与的交谈中就能看得出。《三国志》记载孙权与鲁肃密议,在鲁肃建议孙权图谋天下之时,孙权回答得很小心:

  “孤承父兄遗业,思有桓文之功”,

  孙权要建立“桓文之功”,只不过是以与为榜样,做一方霸主而已。孙权在偷袭占据荆州南部四郡之后,对于外敌采取的是防御政策,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动盘的行动。而且孙权从来也没有提出过,统一天下的口号,更没有做出统一天下的计划与行动。当初参加北伐,也是因为蜀国的强烈要求,可见孙权的理想,与蜀国与魏国的皇帝比起来,真是差得太远了。

  孙权惟利是视能屈能伸

  第五个原因,孙权本质上是个惟利是视的人,他为了占便宜,可以忍受许多辱没。陈寿在《三国志》中,将孙权比作是越王勾践,其中有一定的道理。众所周知勾践为了复仇吴王,忍辱负重,不惜亲自去侍奉。再看孙权夺得荆州这块“肥肉”之后,为了陷入与蜀国、魏国两面作战的危险中,马上抱住了魏国的“大腿”,屈膝向曹魏称臣,这与当年勾践屈膝事吴的行为,有极大的相似性。文人王鸣盛对此事有过评价,他说:

  “孙权称于魏已久......隐忍太和三年而后发......惟利是视阴险狡诈”

  ,还说陈寿将孙权比作是勾践,并不是虚妄之语。这证明了孙权为了利益能屈能伸,为了稳住“基本盘”,向死敌魏国称臣,在孙权看来是划算的,所以他决定暂时不为帝。

  孙权为帝的合适时机

  史载黄龙元年孙权为帝,他为什么要选在这个时间呢?这时的曹丕已经做了七年的皇帝,在黄初七年病故,明帝即位。曹睿是个性格沉稳潜思书籍的文人,他在即位之初,主要任务就是整顿内部统治集团,对于外部战争并不上心。此时蜀国在诸葛亮的领导下,也开始了第一次,蜀汉与曹魏的矛盾更加激化,而且以蜀汉的实力来说,要北伐就不可能再与吴国为敌了,相反蜀汉还需要吴国的大力支持。在这种情况下,蜀汉自然不会再夺回荆州,变相承认了吴国,对于荆州南部四郡的合法统治性。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孙权,与曹魏交恶,这时候曹操、曹丕、刘备都已经死去了,面对魏国的小年轻皇帝,孙权不再畏惧。

  蜀汉对孙权为帝表示祝贺

  黄龙二年诸葛亮已经北伐三次,与魏国交战不断。孙权终于忍不住,不再屈于魏、蜀之下,完成了从称王到为帝的过程。从内部来看,吴国内部的力量已经调整成功,孙权与大族们达成一致,自身政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在这种背景下,孙权在黄武八年昭告天下,宣布气数已尽,自己承上天旨意为帝,并痛骂曹丕父子为孽臣。但这个告示却对蜀汉只字未提,因为他们必须得到蜀汉的承认,否则就有解体的风险。蜀汉这个自诩汉朝正统的政权,对于孙权为帝的行为,采取了现实主义态度,还派遣使者前去东吴祝贺。那么蜀与吴谁是天下共主呢?双方都明白这个问题不重要,都避而不谈,因为只有巩固了双方联盟,才能与强魏长期周旋。

  尾声

  综上所述,孙权迟迟不为帝,与外部形势,与他个人的性格、理想有关。事实上他为帝还是称王,其实对于自己的地盘与人口,并没有多少区别,所以孙权在为帝这个问题上十分务实。在蜀汉北伐与曹魏进行激烈战争之时,蜀汉就不再可能对荆州有图谋了,反而需要吴国的帮助。而且曹魏的新皇帝缺少政治经验,孙权感到这时候为帝,已经没有危险,于是才堂而皇之地顺应天命宣布为帝。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