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早年为什么不出山去建立功业呢?
《出师表》是千古名篇,与的《陈情表》并列,古人称之为“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这两篇文章也是现在教科书上重要的课文,相信很多朋友在学生时代都曾下苦功背过,在考卷上也经常有默写其中的经典句子,类似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我在高中时代读《出师表》的时候,很为诸葛丞相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打动,当然也为他对的那种淳淳教诲所感动,学到了很多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主要就是不、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做到对所有人都公平一致、亲近贤良远离小人等等。
不过这并不能打消我的一个困惑,那就是丞相在表中说自己躬耕南阳的时候,是“于乱世,于诸侯”,我很长时间里对这句话都是心存怀疑的,怎么可能让一个拥有如此杰出才华的男人,在那乱世之中不去绽放自己的光彩,而是心甘情愿地窝在隆中,不去建立自己的功业呢?
后来我细细研读了《志》中的《传》,总算是找到了答案。诸葛亮是西汉时期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诸葛丰这个人在时就成为了二千石的司隶校尉,时候有很多的豪门大族,基本上最开始都是由一个二千石官员发迹的,只要此后的二千石官员越来越多,那么这个豪门家族的影响力就越大,而诸葛丰就正是琅琊诸葛的先祖。
不过诸葛丰这个人脾气不怎么好,为了打击奸臣,他得罪了大批官员,后来连皇帝都给得罪了,被削职为民,此后诸葛家族虽然一直有当官的人,但却一直没有出什么了不起的大人物。等到诸葛亮出生的时候,琅琊诸葛家确实也还算得上是一个豪门,但却只是一个“小豪门”,远远不能与那样的家世相比。
尤其是在初平元年(190年),9岁的诸葛亮失去了父亲,由于3岁时就已失去母亲,于是他成为了完全的孤儿,只能与弟弟一起投奔叔父诸葛玄。诸葛玄去荆州投奔,也带着他们一起,本来在琅琊的诸葛亮这才去了荆州。
到197年,诸葛玄也因病去世,16岁的诸葛亮就这样在荆州的隆中隐居了下来,过上了现代很多人都极其羡慕的田园牧歌生活。当然,我们知道,在本身有钱有地位的情况下,田园牧歌的生活是非常诗意且为人羡慕的,但当时的诸葛亮显然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所以他的生活虽然诗意但也经常遭到乡亲的嘲讽。
《魏略》上记载,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其实不仅仅是在家种地,在建安初年还干了很多的事情,与三位好友前往各处游学。对于游学这个活动,想必大家不会陌生,毕竟现代有个湖南人年轻时就很喜欢这项活动,而那三个好友则分别是(字元直)、孟建(字公威)、石韬(字广元)。
这四个年轻人在种地之余,就喜欢到处体察民情,收集一些关于百姓现状、官员能人动态的消息,同时也探讨一下学问,让自己的学问更加精进。在谈论学问的时候,其他三个人都是从细节处着手,总想让自己把细节揣摩了再揣摩(务于精熟),只有诸葛亮不仅将细节探讨得很仔细,而且还能够从整体的大格局上去看待问题(独观大略)。
当然,我们知道年轻人聚在一起,肯定会彼此探讨各自未来的生活,在事业上取得怎样的成就,在家庭上选择怎样的伴侣等等。有次四个人在讨论未来的时候,诸葛亮就从容自然地表示:“兄弟们,以我来看,你们三个以后步入仕途,都可以成为刺史郡守那样的省部级官员!”
对这个回答,其他三个人也没什么不满意的,不过就很好奇诸葛亮对自己的看法,于是连忙问他:“那你觉得你能够到什么地步呢?”诸葛亮的回复非常微妙,他看着三个好友微微笑了一下,并没有说话(但笑而不言),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了他的意思,那是要远远超过郡守刺史这种省部级的。
然而郡守刺史在官员体系中已经非常高了,再上去就是正国级的公卿:丞相、太尉等等,再上去就是摄政大臣,再上去就是皇帝了!也就是说诸葛亮从一开始,就没有好好当个普通老百姓的想法,连普通的郡守刺史那都是没看在眼里的,他最初的人生理想就是丞相。
我们看他当时以及此后的行为,也确实是将这一点表现得,比如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那是什么人,一个是帮助成为之首,一个是辅助弱小的差一点点就灭掉了强大的,这都是典型的帝王之师、天下奇才,他们的成就也就是诸葛亮对自己的定位。
所以我们看诸葛亮在隆中隐居了那么多年,感觉就像是在种地,啥事都没干,真的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但如果真的是这样,他又怎么可能在的时候,第一时间为他详细地分析天下大势,并且做出具体的战略分析,留下流传千古的《》呢?
事实上诸葛亮最初的理想就是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人,并且一直为此做着准备,所以若是当初与他一起探讨未来的徐庶、石韬、孟建看到了他《出师表》中的“不求闻达于诸侯”,想必会想起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断言自己等人可以成为郡守以后,那高深莫测的笑容,然后来上一句: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