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有哪些功绩?为何能与秦始皇并列呢?
一生的辉煌,始于公元前141年。这一年,他登基为帝,史称。 寻常人家的孩子,从小听的故事是奔月,是射日。 刘彻从小听的故事是你太爷爷当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你太奶奶被匈奴单于写信侮辱,你的姑奶奶、姑姑、姐姐们被迫远离故土到匈奴“和亲”。
刘彻登基后,他可不愿意继续过这窝囊的日子。他查了查国库账簿,发现他爷爷和父亲留下了不少财富。这一刻,刘彻有了反击的决心。
称帝后,刘彻做的第一件大事,却不是打匈奴。 奶奶窦从时期就把持着部分朝政,刘彻凡事都要向她汇报。他的万丈雄心,在这个老太太面前,只能。对16岁的刘彻来说,这个当得着实憋屈。
很多个夜晚,刘彻月下踱步,沉思大汉的未来。太爷爷在位八年,只忙着平定异侯叛乱,太奶奶根本不懂治国。爷爷从太奶奶和惠帝手里,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休养生息。
父亲倒是想大展宏图,没想到碰上,只能继续休养生息。好在,休养生息的结果还不错,留下一个充足的国库。 无人想到,这个国家虽然骨骼健全,营养不良。刘彻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手上的这个国家,就像没有思想的机器。大汉的强国之路,任重道远。
刘彻在月下徘徊,苦思治国方略的时候,一个叫董仲舒的40岁儒生,正在感叹怀才不遇,只能在家乡教书育人。
董仲舒是的代表,人生理想是能安邦定国,更具体一点儿,是“为天子师”。为此,他熟读《春秋》,一生都在研究儒学。 董仲舒给刘彻的父亲当过学术顾问,只不过汉景帝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与董仲舒的思想相去甚远,董仲舒不得重用。
没能当成天子的老师,董仲舒只能在民间广招学徒,传播儒学。 新皇登基,又搅动了董仲舒心中的一池春水。只不过,他没想到的是,一鸣惊人的时刻会来得那么快。
公元前140年,刘彻登基第二年,举办了一场公务员考试,官方名字叫“举贤良对策”。考试流程很简单,各地推荐当地最博学之人到中央去考试,刘彻亲自出题,考题只有一个如何治理国家。
董仲舒写了一篇叫《》的论文,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刘彻读了这篇论文,忍不住拍案叫绝。 董仲舒以第一名的成绩,走入刘彻的视线,伯乐与千里马一拍即合,震惊朝野。
无数个日夜,刘彻与董老师倾心相谈,畅想“大一统”的局面。开心的刘彻,甚至忘了,一言早已落入祖母的眼里。
窦太后是黄老思想的衷心拥护者,刘彻要推翻祖宗的治国方法,无疑是从老祖母手里夺权,祖孙之间开始了长达数年的暗战。 权力的博弈中,董仲舒离开京师。走的那天,他穿过长安城的街道,走出城门,回望高高的城楼。此去难再回,这就是他与长安城的缘分了。
董仲舒不会知道,他会和汉武帝这个名字一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董仲舒离开几年后,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卒,刘彻,正式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 这一年,匈奴首领又写信,让大汉送个公主过去。刘彻收到信,忍不住破口大骂。两年后,刘彻决定在马邑设伏,围攻匈奴十万。这就是历史上的“马邑之谋”。
,刘彻的第一次对匈奴作战却以失败告终。这次失败,让他尤其挂念一个人。 这个人,叫。
张骞23岁的时候就在刘彻身边当侍从,只不过,在的众多侍从里,刘彻从未看到过他。 刘彻即位那年,边防部队抓到一个匈奴士兵,得到一个重要的消息遥远的西域,有一个国家叫月氏,匈奴和月氏是宿敌。
为了联合月氏对付匈奴,公元前139年,刘彻发出一纸招贤令,招募志愿者代表大汉出使月氏。张骞在这场选秀中,脱颖而出。
公元前139年,张骞带着100多人的队伍从陇西出境,前往月氏国。走的时候,刘彻将汉节亲手交到张骞手中。四手交握,达成两个男人之间的承诺。 要去月氏,必经匈奴。张骞刚到匈奴,就被抓了。匈奴的单于看着这些汉人,露出了鄙夷的笑容“月氏是去不成了,就在匈奴待着吧。”
想要彻底改变一个人,莫过于改变他的信仰。匈奴人给张骞安排了一门婚事,帮他抚养孩子。一切似乎都在按照匈奴人预想的方向发展,张骞越来越“匈奴化”。只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悄悄拿出藏起的汉节,一遍一遍地轻抚,久久不忍放下。
日升月落,斗转星移,大漠的孤烟在萧萧的马嘶中飘了十年。塞外的雨雪风霜侵蚀了岁月的痕迹,始终没有磨灭一个人的心志。 公元前129年,张骞一次抚摸了儿子的睡颜,拥抱了温柔的妻子。趁着匈奴看守松懈的机会,带着随从,逃离了匈奴的监视。
他们一路向西,去完成未竟的使命。
张骞离开长安的那一年,一个叫的少年,正在刘彻的姐姐的府上喂马,身份卑微,过着贫寒的日子。人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摆脱奴仆的身份,过上寻常人家的生活。
这一年,刘彻到姐姐家做客,看上了公主府的歌姬,把她带进宫中。带走的,还有卫子夫的弟弟卫青。 卫青入宫的时候,他的外甥才刚满一岁。那时,没人想到,甥舅二人会步入一代君主的雄图霸业。
张骞一去十年,杳无音讯。匈奴常在边境寻衅滋事,刘彻不想再等了,一个大计划悄然形成。 公元前129年,匈奴举兵南下,刘彻派卫青、、和分别率兵迎击。四路大军出击,只有卫青。的卫青,一战成名,被刘彻封为关内侯。这一仗,彻底洗刷了“马邑之谋”给刘彻带来的屈辱。
刘彻非常兴奋,他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一战胜利,这盘棋就活了。他在地图上圈出一个地区,卫青看了,相视一眼,明白了这个君主的谋略。
隔年,卫青领兵三万出雁门关,匈奴不敌,仓皇而逃。卫青长驱而进,收复了河套地区。这里,就是刘彻当初圈出的地方。这片地区水草丰美,地势险要,刘彻在此处设朔方郡,迁移十万人口过去定居。 卫青大胜的,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令刘彻更加兴奋张骞回来了。
张骞在西域地区13年,熟知西域的地形地势。刘彻命张骞随军出征,大汉对匈奴的胜率越来越高。
公元前123年,卫青率军与匈奴在定襄地区激战。双方鏖战数月,匈奴伤亡惨重。首领伊稚斜被迫离开阴山地区,率部向漠北地区转移。这时,一个噩耗传来老窝被人端了。 一队800人的骑兵,避开大部队,奔袭数百里,出其不意杀到了匈奴的大本营。这支队伍的指挥官,正是十八岁的霍去病。
首战告捷,公元前121年春天,刘彻命霍去病独自领兵从长安出发,长驱千余里,,一直打到了敦煌一带。夏天,霍去病率部2000多里,深入到了祁连山一带。
两战过后,大汉军队深入,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刘彻再一次看了地图,他的那盘棋,下得越来越精彩了。 眼见匈奴节节败退,公元前119年,刘彻乘胜追击,集结十四万战马及五十万步兵,由霍去病与卫青分别率队,兵分两路跨越茫茫大漠,扫荡匈奴。这场战役,被后世称为“漠北战役”。
这一战,汉军歼灭匈奴军9万余人。匈奴大败远逃,从此无力与抗衡。 为了彻底消灭匈奴,刘彻做了一个决定派张骞出使西域。他早就听张骞说过,西域不只有月氏国,还有大宛、乌孙等国。这次,他想联合更多国家。
阴差阳错,张骞并没有完成原定的方案,却建立了千秋伟业。随着张骞西行,东方文明流向世界,也给汉朝带来更加开阔的世界。 公元前115年,张骞回到了长安。这次,他带回了很多异域的物品。当刘彻品尝到清冽的葡萄酒和甘甜的石榴,他开始异常怀念一个年轻的身影。
后,公元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24岁。刘彻悲伤难耐,将他葬在茂陵。从霍去病离世开始,这些陪伴刘彻的忠义之人,一一远去。公元前114年,张骞去世,刘彻允其归葬故里。
公元前106年,卫青去世,刘彻下令,将其葬于茂陵。两年后,刘彻收到消息,辞官在家教书育人的董仲舒去世了。 刘彻很难过,下诏赐葬于长安西郊。多年后,他经过墓地,往事上头,情难自已,喊停了车队。他走下马车,朝着墓地方向,深深鞠躬致意。
大汉的强盛,从来不是他刘彻一个人的功劳。若没有这些的忠义之士,刘彻就只是刘彻,成不了千古一帝。
悠悠岁月,。刘彻也老了,开始回想这一世的是是非非。 如今的大汉,已不似在祖辈手里时那样一盘撒沙。儒学兴起,成了这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领土广阔,边境安定,上的驼铃也响了几十年,大汉国威,传遍四海。
刘彻发现,自己一生也做了很多错事。变更制度、出师征伐,是为天下安定。,“为此者不得不劳民”。穷兵黩武的结果,劳民伤财,百姓并不开心。 “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也。”于是,刘彻写了一篇罪己诏,停止了长达40年的征战,开始像自己的祖父和父亲那样,休养生息,成了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个用罪己诏自我批评的皇帝。
汉朝躲过了早亡的悲剧,基业得以传承。公元前87年,70岁的刘彻去世,葬于茂陵。
在人生的日子里,刘彻也许想过后世的评价。但他应该不会想到,几千年后,后人会把他与并称“秦皇汉武”,赋予他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