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为什么会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那种群雄割

历史朝代 2023-03-22 13:24www.nkfx.cn历史朝代

  末年,在讨伐过程中,地方豪强崛起,趁机割据一方,逐渐形成诸侯割据之势,下面奇闻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汉末年,从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发的“”开始,到280年“三家归晋”为止,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群雄并起,各路豪杰相继登上舞台表演的大时代,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将星闪耀独具魅力的时代。

  东汉末年,最乱的时候,地方割据势力多达11股,他们分别是:、韩遂、、、、、、、、、士燮[xiè]。

  当时的地方行政机构分为州、郡、县三级,全国共有13个州,分别是:司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州下设郡,共有158个郡,郡下设县,共有1190个县。

  在这11股割据势力中,袁绍坐拥冀青幽并四州,是最强的一股势力,而袁术虽然只占了一个淮南郡,但也是一股势力。

  那么,东汉末年为何会出现如此大乱?为何会出现如同时间那种群雄割据呢?

  东汉末年之所以出现如此大乱,主要是有以下这五方面的原因:

  一、政治上州牧只手遮天

  东汉的地方行政机构沿袭了秦汉以来的郡县两级,郡之上设有州,只不过,州开始仅仅是个监察单位,州刺史只负责考核郡守和的政绩,既无政权也无兵权。

  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汉灵帝接受太常的建议,重置州牧,史称“废史立牧”。把州设为郡县之上的更高一级行政单位,设置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

  比如以刘焉为益州牧、为豫州牧、以刘虞为幽州牧等。这些州牧集军政大权于一身,只手遮天,结果就是造成了各地割据军阀的形成,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

  二、经济上豪强富可敌国

  东汉的经济制度可分为庄园经济和小农经济。随着东汉末年天灾不断,粮食大量减产,小农经济濒临崩溃,土地兼并和人口依附加剧,穷人越来越穷越来越多,而富人越来越富,诸如袁绍、袁术等豪强富可敌国,遂逐渐形成割据。

  三、军事上军事强人拥兵自重

  东汉末年,,西有叛乱,东有黄巾起义,北有匈奴侵扰,东廷无力用中央军平叛,只得将军权下放至地方,使得一批具有野心的将领或官员借着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拥兵自重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

  四、思想上宗教领袖一呼百应

  东汉末年,由于瘟疫流行,民不聊生,不仅无法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也无法解决人们的医疗问题,老百姓们只得求助于宗教。

  一些宗教领袖便以治病救人为号召,广招信徒,一呼百应,如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之孙、第三代天师张鲁割据汉中,并在此传播五斗米道。

  五、中央皇权皆是幼

  在地方势力增强的同时,东汉的皇权却开始衰微。据统计,东汉中后期10位皇帝的平均登基年龄为10.6岁,平均死亡年龄为18.7岁。

  由于皇帝年幼,无法亲政,皇权就落入和宦官之手,外戚和宦官互相倾轧,号令往往不一,没有一个英武之君能号令朝臣,政局只能混乱。

  汉灵帝驾崩,汉少帝即位之初,外戚大将军在和宦官在对抗中被杀,袁绍、曹操又带兵杀入宫内,碰见宦官,不论大小,全部杀死。

  乘虚而入,带兵入朝,独揽大权,随后废汉少帝,立即位(是为),又迁都长安,东汉皇权实际上自此已亡。

  这样,由于州牧、豪强、军阀、宗教领袖,每一种势力凭借各自的优势对抗势衰的中央皇权,拥有了割据称霸一方的实力,再加上董卓乱政的导火索,群雄乘机割据,东汉王朝就此崩溃。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