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河朔三镇嚣张到什么程度?详解唐朝河朔三
嚣张到什么程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奇闻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唐朝河朔三镇的问题,给大家一个参考。
一直是唐朝最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在时期爆发,最终引发“”。安史之乱给予唐朝重创,它就像是一把尖刀一样,将唐朝“拦腰斩断”,唐朝由盛转衰。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在唐朝将士的艰辛奋战下才终于被平定。不过安史之乱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唐朝的藩镇割据问题彻底解决,事实上,唐朝的藩镇问题,反而愈演愈烈。
河北地区在唐朝时既是经济中心,又是军事重地。在唐朝时河北已经高度开发,经济发达,《全唐文》载“河北贡篚徵税,半乎九州。”而且,河北多产战马与勇士,说“河北气俗浑厚,果于战耕”,“冀州产健马,下者日驰二百里,所以兵常当天下。”河北本是唐朝的重镇,在安史之乱以后,它却成为唐朝最大的割据势力。
安史之乱结束以后,唐代宗将降将李怀仙就地封为幽州等三镇节度使,田承嗣据魏博、张忠志据成德,这就是河朔三镇的雏形。朝廷希望李怀仙等人镇守西北重地,守卫唐朝屏障。唐代宗没有想到,河朔三镇竟尾大不掉,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
不久以后,李怀仙被部下杀害,田承嗣死后,他的侄子田悦承袭。德宗时,张忠志死,其子要求承袭。德宗已经看出河朔三镇是一个巨大的威胁,父死子继只会让他们不断坐大,于是他拒绝了张忠志其子的要求。
河朔三镇已经形成一个势力集团,德宗的拒绝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于是河北各藩镇联合造反抗命。德宗连忙让率军讨伐,可是李希烈却临阵倒戈,与河北藩镇勾结。眼看安史之乱的惨剧就要上演,德宗惧怕不已,仓皇下罪己诏,河北之乱这才平息。自此以后,河北三镇开始独立于中央,自立节帅,中央已经失去对河北地区的控制。尽管河朔三镇内斗不断,杀将夺权屡见不鲜,但这些家族大多都不臣服于中央。陈寅恪认为,唐朝“虽号称一朝,实成为二国”,而这个“二国”,就是河朔三镇。
不过,河朔三镇名义上仍奉唐朝为正统,各地节度使也时常向中央进贡。起初唐朝想收复河北三镇,但在后来朝廷退而求,只要求他们拱卫京城即可。时,宰相牛僧孺曾说“范阳自安、史以来,非国所有……今日志诚得之,犹前日载义得之也。因而抚之,使捍,不必计其逆顺。”
就这样,河朔三镇与唐朝朝廷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河朔三镇的节度使需要朝廷名义上册封,才可以名正言顺,而朝廷亦需要河朔三镇等割据势力来守卫京城。这种情况终究是病态的,唐末天下大乱,进入时期,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尹源才会评说道“弱唐者,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强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