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宝剑能够做到削铁如泥 这个铁到底指的是什
对古代宝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宝剑真的能做到“削铁如泥”吗?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削铁如泥”是古人对宝剑的最高评价,也是铸剑者的终极追求。中国古代十大名剑轩辕剑 、湛泸剑、赤霄剑、太阿剑、龙泉剑、干将剑、莫邪剑、鱼肠剑、纯钧剑和承影剑,是否都能达到削铁如泥的要求呢?
古人眼中的铁此“铁”非彼“铁”
剑作为古代短兵之一,备受古王推崇,而古王皆有君子之气,所以在古人眼中,剑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称。
宝剑
古人评价一把剑的最高标准,通常用的词语是削铁如泥、吹发可断、斩人无血。能达到削铁如泥标准的古剑极少,《演义》中的青馇剑算一个。《传》中祖传的宝刀,尽管是刀不是剑,我们姑且也算一个,毕竟人家做过成功的实验。
古人眼中的“铁”,和我们现代人眼中的铁完全是两码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里面就说“五色金也。凡有五色。皆谓之金也。凡金之属皆从金。”意思是说古人眼中的“铁”是一个泛称,金、银、铜、铁、铝都可以笼统地划分到铁这个大类当中。
正常的铁,硬度一般在4.5左右,而银和铜的莫氏硬度就低多了,大概只有铁的一半。古代人们检验银元宝的成色,通常用牙齿咬一下。可见,如果用古代的宝剑去削金属银,还真能达到“削铁如泥”的程度。
杨志卖刀
《》中杨志在大街上卖刀被牛二刁难时,削的也不是正常的铁,而是20个叠成一摞的铜钱。一刀下去,剁成了两半。
同样是铁,硬度大不一样
按照含碳量的不同,铁可以分为生铁、钢和熟铁。生铁的含碳量超过2%,钢的含碳量介于0.05%-2%之间,熟铁的含碳量低于0.05%。含碳量越高,铁的硬度就越高,生铁的硬度是最高的,钢次之,熟铁的硬度最低。
宝剑
古代冶铁技术有限,古人炼出来的铁通常都是熟铁。用熟铁作为原料,在碳火中加热吸碳,提高碳的含量就可以打造出钢。如果炼铁炉中的温度足够高、冶炼水平足够好,古人就有可能冶炼出生铁。
那么古人用生铁锻造出的宝剑,用来削熟铁就很得心应手了。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宝剑“削铁如泥”自然也能做到。
削铁如泥
以前我们经常在大街上看到摆地摊卖菜刀的,通常能吸引一大群人前来围观。小贩们打的噱头就是“削铁如泥”。只见他拿起自家明晃晃的菜刀,再找来一根长长的铁管,用菜刀削铁管,毫无压力,真的削铁如泥。小贩没有告诉围观群众的是,他找来的铁管其实是很软的熟铁。
最高标准下的“削铁如泥”能否实现
削铁如泥
理论上来说,只要压力够大、硬度够高,什么都能削。现实却是,即便放在金属冶炼工艺和铸剑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声称自己的宝剑削铁如泥,原因就在于“削铁如泥”的标准太高了。
按照字面意思,“削铁如泥”表示刀剑切削铁器像切泥一样的容易。事实上,“削铁像切泥一样容易”比拿菜刀剁肉馅还难。
所以,最高标准下的“削铁如泥”极其困难,甚至连做实验的记录都很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