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乡试考生为什么要带铡刀 这个刀是用来做什

历史朝代 2023-03-22 13:25www.nkfx.cn历史朝代

  对乡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乡试时为何要抬一把铡刀进考场,这是要当场行刑吗?

  明清两朝是制度最为完善的时期,同时科举舞弊手段也是层出不穷。其实从科举诞生的那天开始,舞弊与反舞弊始终是科举史上的一个梗,考生与朝廷的较量从未停息过。

  到了清代时,朝廷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考生要是单兵作战通过正常的舞弊手段取得功名已经很困难了,所以从清代开始,便有了“通关节”这一高级的舞弊手段。

  什么叫通关节呢?《清稗类钞》中如此说:“考官之于士子,先期约定符号,于试时标明卷中,谓之关节,亦曰关目。”

  通俗地讲就是考官事先与考生约定好一个字眼,考生在应试中将此字眼写入考卷中,即可以被录取。比如某年的乡试,考官约定考生在试卷中连用四个一字,该生便以“儒一而为不一,圣人一勉之一戒之焉”,发榜之日考生果然名列其中。

  再如时期某年乡试,考官约定字眼为“水烟袋”,考生于答题中出现“烟水潇湘池,人才夹袋储”之句,结果自然也是金榜题名。

  以通关节而作弊者,可以说是一点痕迹也不留,朝廷要是追查起来,只要考官、考生不承认,那是一点辙也没有。因此为了防范此类作弊行为,朝廷也出台了一些措施。

  乾隆朝以后,对于乡试主考官的选择十分慎重,并规定自内阁发布考官名单后,考官必须在五天之内程,这主要是为了防范考官在京逗留时间过长,难免有同僚请托之嫌。

  同时朝廷又规定了考官赴任的纪律,各省主考官从京城出发时,不能携带家属,不能和亲戚朋友告别,不能多带随从,在赴任途中更不能游山玩水,不能探亲访友。

  朝廷认为这还不够,还规定派往各地的正副考官要一同出发,路上不能分开,以达到互相监督的作用,防止途中有人贿赂主考官。

  尽管朝廷有诸多的规定,但还是不能避免舞弊现象的出现。是个的,对舞弊行为尤其痛恨。所以他继位后,便别出心裁用上了恐吓的严厉手段。

  根据《世载堂杂记》所记,雍正继位后规定各省考官入闱后,队伍的最后是几个兵丁抬着一具用来腰斩所用的铡刀,这个铡刀不是用来对付考生的,而是要警醒考官,一旦出现舞弊行为,即行腰斩。

  这把铡刀在雍正九年时就曾派上过用场,但是福建学政俞鸿图的小妾与仆人勾结向考生泄露考题。此事俞鸿图本人并不知情,但雍正盛怒之下,还是下令处以腰斩的极刑。

  据说当时行刑的过程十分血腥,俞鸿图被斩为两段之后居然没死,他用鲜血在地方连写了七个“惨”字后方才断气。后来大臣认为腰斩过于残酷建议朝廷废除,雍正也为之动容,从此废除了腰斩这一。但每逢乡试之年,以铡刀入闱之例始终不变。

  除了通关节以外,“送条子”也是一种比较隐晦的作弊方式,但主要用于殿试阶段。我们了解,乡试、会试这两个阶段,考生的答卷是需要誊录官重新誊写以后,再交给考官评阅的,所以从字迹上并不能做手脚。

  而到了殿试,就取消了誊录这一环节。制度上既然出现了漏洞,便让读卷官和考生有了可趁之机。“送条子”即考生考试送给读卷官一首诗,以便认出字迹。

  道光年间,权臣穆彰阿曾几次担任过殿试首席读卷官,很多考生都提前预送条子,希望在殿试中取得好的名次。有一个考生为人太愣,不懂得这个规矩,直到殿试完了才将条子送给座师穆彰阿。

  穆彰阿在读完该考生的文章后觉得很有水平,但又责怪他试后才把来送条子,这让穆彰阿很不高兴,认为他是不想受自己的栽培,后来该考生在朝考中被刷了下上来,无缘。

  其实到了会试、殿试这个阶段,担任主考的都是朝廷大员,他们不缺那点关节费,主要是想以主持文衡之机广收门生,以发展自己的势力。科举时代座主与门生是官场中最让人看重的一种政治关系,对于考生和考官来说,这种关系都是双赢的,所以殿试中“送条子”这个风气一直到清末都很盛行。

  当然了,考官们都是朝廷精挑细选出来的干才,对于舞弊这种行为大致还是有一个尺度的,不可能过于放肆。能够通关节或是送条子的考生,也都是有一定实力的。

  因为按照规定,不管是乡试还是会试,发榜后中举考生的文章都要会被编入朝廷的教材中,如果入选的文章不能让人信服,士子一旦闹将起来,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