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的先民们是如何加工粮食等农作物的吗?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粮食的加工,从收割脱粒,到去皮磨面,几乎都已实现了机械化操作。那您知道在古代,先民们是如何加工粮食等农作物的吗?其实主要有3种方法,而且第三种方法至今仍然还在流行。到底是什么神奇的方法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揭秘。
话不多说,小编今天就开门见山,从考古专家们发现的几件珍贵文物说起……
第一种:最古老的方法――石棒和石磨加工法。
在距今约7000多年的,先民们已经学会用石块制造成石棒和石磨。比如在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中,专家们不仅发现了数以十万计的粮食,而且还出土了100多件不同大小组合的石棒和石磨。
经过后期的测量,石磨为长方形,有的像鞋底,有的有圆弧,虽然形态不一,但长度一般都在30-50厘米,石棒为圆柱形,和现在常用的小擀面杖类似,长度一般在25-40厘米。
在加工粮食的时候,将谷物在磨上铺开,然后用石棒来回用力的碾压,一来可以去除外壳,二来也可以将粮食磨成面粉。后来,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这种方式的弊端也日益凸显,那就是效率太低,于是更高效的粮食加工方式也就随之产生。
第二种:最快捷的方法――杵和臼。
1951年夏初,河南省的考古专家们,在清理荥(yíng)阳青台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一处直径20厘米左右“柱子洞”,虽然只有5厘米深,但是锅底形的内壁却异常的坚硬,而且里面还一些谷子。
接下来在进一步的发掘中,又在“柱子洞”旁找到了一根石杵。于是,专家们将两者结合,确定了“柱子洞”就是一处“地臼”,即将粮食放入“地臼”内,然后用石杵来回捣,使得粮食去皮或加工成面粉。
随着考古专家的不断发现,在距今约5000多年的河南屈家岭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石杵和石臼。可以断定,古人就是用这种更快捷的方式,对粮食进行处理和加工。另外,到商周和秦汉时期,以及后来的唐宋和明清,这种方式不仅得到了延续,而且还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杵和臼除了用来加工粮食,还能捣药,甚至是加工其他任何需要磨成粉的东西。
第三种:最流行的方法――擂钵加工法。
说到“擂钵”这个名称,也许很多读者都在疑惑这是什么,其实它还有个更形象的名称,叫做刻槽盆(捣罐),顾名思义就是在容器内壁上刻有各种不同凹槽的器具。从考古发现来看,擂钵种类繁多,起源也较早。
比如在距今约6000多年的湖北雕龙碑遗址中,考古专家们就出土了两件刻槽盆,并且在盆内的凹槽中,还发现有残留的淀粉物质。于是,专家们就确定,这也是古人加工粮食的一种器具。他们将粮食放在擂钵内,并用杵杆反复的捣和磨,最后达到去皮或磨粉的最终目的。
关于盆内凹槽的作用,除了可以增加摩擦力提高研磨效率,还能在淘洗和澄清的时候有利于物质的过滤和沉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擂钵的这些特点和优势,还让它经久不衰,直到现在也依然十分的实用和流行。
比如在我国西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擂钵几乎是家家必备的生活器具,而擂钵是制造擂茶的关键,即一种起源的传统美食,把茶叶,大米,花生和生姜等原料混合倒入擂钵后,用长擂棍(木棍)进行捣练和研磨使之形成粉末,然后把捣练好的粉末投入铜壶,再加水煮开,并放入适量的食盐,就可以饮用了。
不管石棒和石磨,还是杵臼和擂钵,都反应了我们古代先民们的勤劳和智慧。虽然这些在今天看来都是很不起眼的技术,但您要知道的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它们可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促使了文明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