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和司马昭之间,真的没有争过继承权吗?
在东亚历史上,中国的是一个被视为和日本德川家康相提并论的人物。因为司马懿和德川家康能够成为的赢家,原因之一在于司马懿和德川家康的寿命够长,他们依仗长寿基因,将所有的对手全部熬死,得以笑到。
不过,司马家能够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历经了三代、四位掌权者既司马懿、、和。其中,司马师和司马昭是兄弟关系。那么,司马懿过世后,司马师和司马昭之间,是否产生过互相残杀的想法?
高风亮节
其实平心而论,在时期,司马家族算是一个兄友弟恭的家族――这种局势可以说是,因为后来的打破了这种局面。不过,也就是这一昙花一现的局面,为司马家族的顺利夺取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所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司马家族的兄友弟恭敬。甚至是当时的楷模。
比如说的后代,在袁绍刚刚去世以后,就开始了火并,结果便宜了――袁绍去世的时候,袁家的残余势力还很强大,不过,由于袁家子孙的互相残杀,给曹操扫平袁家残余势力提供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曹操家的情况和袁绍家类似曹操刚去世,就开始考虑破坏和。即便是的孙家,在这一方面也并非体面人家对的儿子进行提防和打压,并且,孙权称帝后,为了防止让孙策的儿子具备夺位的法理可能,于是,尊孙策为王爵。孙权晚年的时候,孙权的两个儿子也因为皇位的继承问题而发生火并。
而相比之下,司马懿过世以后,司马懿的嫡长子司马师继承了司马懿的爵位和势力,司马昭也始终辅助自己的大哥――在司马师在世的时候,司马昭是司马师的左膀右臂,并且,丝毫没有准备谋害自己大哥的迹象。
只是,在三国那个时代里,像袁绍家族的子弟或者的儿孙那样明争暗斗,才符合那个时代的情况。那么,司马师兄弟二人如此高风亮节,到底是因为司马家的人天生高风亮节,还是另有隐情?
司马兄弟的博弈
个人感觉,司马家并不具备高风亮节的基因,否则,司马家也不会先后废黜二位、杀害一位皇帝了。之所以司马师兄弟之间关系很和睦,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点司马师兄弟都是比较精明的人。他们具有一定的危机的意识。而袁绍的儿子和司马师兄弟比起来,几乎可以用草包来形容。而司马师兄弟虽然看起来十分的风光,但实际上他们兄弟二人危机感十分严重。
因为不论怎么说,在大魏皇帝宣布皇位给司马家之前。大魏皇帝都是君,而司马家族都是臣。即便大魏皇帝心甘情愿当傀儡皇帝,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就是有其他的野心家或者是实力派,会以请勤王的名义出来讨伐司马师兄弟。事实上,司马师就是在镇压反对者的战争里,因为惊吓和紧张等因素病故的。可以说,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兄弟一度处于的局面里。如果这个背景下,司马师兄弟还闹内讧的话,其结局必然和袁绍家族一样。
,即便司马昭有野心,或者司马师对自己的弟弟不放心,也只能把这种想法藏在心里,否则,和自杀没有任何区别。
第二点。和袁绍家的诸侯或者孙权的儿子所争夺的皇位不同。司马师继承的是权臣的身份。权臣和诸侯地位或者皇位有本质不同诸侯往往可以割据一方,和土皇帝没有区别,,只要夺取诸侯或者皇位,就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权臣不同,一旦权臣因为弄权不慎而导致失势,很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司马昭没有动力来夺取司马师的权臣身份。而也因为权臣的性价比不如皇位,,司马师对弟弟的猜忌,也基本上没有多少。
第三点。小说《》里面,存在这样的一个细节皇帝为人贤明,和自己的弟弟,仅有兄弟情谊,却没有君臣之间的隔阂。其实,个人感觉,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段正明没有后人,,皇位迟早得落到自己的弟弟或者小侄儿手里。段正明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会猜忌自己的弟弟。
而其实,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关系,就是段正明和段正淳之间的关系。司马师没有儿子,,司马昭把自己的儿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
按理说,司马师去世以后,继承司马师的地位和权势的,应该是司马攸。毕竟父死子继。不过,司马师去世的时候,司马昭继承司马师的势力,要比司马攸现实一些――因为司马师去世的时候,大魏皇帝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夺取权力,只不过,司马昭技高一筹,粉碎了大魏皇帝的这个图谋。而如果换做司马攸,很可能无法粉碎大魏皇帝的图谋。
综合来说,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确实很和睦、很团结。不过,这种和睦其实是基于特殊的原因和背景下产生的。如果脱离了上文提到的情况,或许,司马师兄弟也会发生火并。
祸根爆雷
不过,司马昭的上位,还是给后来埋下了家族悲剧。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继承势力,并废黜皇帝,登基成为皇帝。并且,晋朝朝廷将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都尊为皇帝。
而这也让司马师的继子司马攸,具备了一定的皇位继承权。,司马炎晚年的时候,很多大臣建议司马炎应当让司马攸继承晋朝的皇位。这让司马炎十分愤恨――于是,司马炎对司马攸进行迫害,导致了司马攸最终忧愤去世――司马攸的悲剧,很大程度和司马昭的决策有关。
而司马攸的死,说明了司马家也存在兄弟互相残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