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废太子为什么很难
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古装电视剧,而其中宫斗剧最多,那么大家在看剧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确定太子以后,太子的权力瞬间大了起来,行事风格也会有所改变,而其中也有不少人会因为权利的变大,而变得更加目中无人。甚至有时候还会威胁到皇帝的话语权,可是遇到这种情况,为什么皇帝不能直接废除太子,重新找一个儿子继承呢?
说起来古代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所以想给谁就给谁太子才是,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其实皇帝也有许多限制,并不是说他的权力大就能为所欲为。所以确定了太子以后,他想换太子,那就困难重重了,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继承规制的否定
皇帝也有一定的行为准则,所以他虽然是天下权力最大的存在,但也是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制来行动,所以皇帝确立太子之前,他都需要经过多方面的考核,通过后才会确定,同时确定以后如果还想要废除太子,那么他首先就需要否定自己的规制,也就会形成一个言而无信的形象,这对皇帝的形象是有巨大的影响。
所以刘邦为什么最后没有办法废除刘盈。这就是因为他需要遵守“嫡长子继承”的规制来实行,所以就算刘邦再不想让刘盈做太子,但也无能为力,而且废除规制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需要召开大臣会议等等,所以只能实施下去了。
2、权力结构的打破
皇帝之所以能有最高的权力,那是因为他得到了众多人的拥护,所谓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所以皇帝的一言一行也是需要得到规范,那么他的言语,就不能胡乱说,所做的事情也是一样,确定太子以后,如果之后在废除,那么这也是对自己权力结构的破坏,在群臣面前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的君王。
刘邦一开始想要换太子的时候,就遭受到群臣的反对,毕竟很多人都会通过自身权力的角度考虑,所以换了太子,那么势必会引起朝廷结构的变化,所以朝廷也是有着不少帮派,只能两边制衡,才能得到一个稳定的天下。
3、皇帝立场
虽然历史上已经出现了不少换太子的事件,但也有不少因为皇帝的立场不够坚定而失败,就比如刘邦,虽然他想换太子,但他自己却依旧很奉行流传下来的规制,所以自己的立场不够坚定,只要有大臣反对,自己就败退了下来。
所以古代皇帝虽然权力大,但他的思想也时代的背景下变得比较固定,换太子的事情牵扯也大,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轻易换太子的,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