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避讳:史书为避李世民讳将王世充写成王充
名家轶事、国学掌故、藏书常识欢迎来寻知故纸,看故事、长知识。
古人有避讳的习俗,即不能直呼帝王、尊长以及圣人的名讳,在写文章或是写书时,遇到有与上述人物名讳相同的字,要改用其他字或其他方法代替。这种习俗起源很早,据《公羊传》记载,孔子作《春秋》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这种习俗经过长时间的应用,不仅需要避讳的地方越来越多,而且不少朝代的皇帝还规定了避讳的范围和方法,让人们必须遵照使用,否则就会被治罪甚至杀头,由此,避讳变成了一种法律,让人不得不极为重视。
古书中,避讳的现象随处可见,而避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缺笔避讳,这种形式是在唐朝出现的,如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民字少一笔(弯钩);避宋太祖赵匡胤讳,匡字少最下面一横;避孔子讳,丘字少中间一竖;避清雍正皇帝胤禛讳,胤字少一笔(竖弯钩)等。
二是空字避讳。就是在书写中遇到应避讳的字时,干脆不写出来。东汉光武帝名刘秀、明帝名刘庄、章帝名炟,东汉学者许慎写作《说文解字》时,每遇秀、庄、炟等字,皆写上讳二字,空其不注,还有的时候,用一个方框或用一个某字代替,以避诸帝名讳。
三是改字避讳,即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要避讳的字。为避汉高祖刘邦讳,《论语微子》中何必去父母之邦一句,汉石经残碑写作何必去父母之国,将邦字改为国字;另有如晋文帝名司马昭,那时的书籍都会将昭改为明,就连西汉出塞和亲的王嫱的字昭君也被改为明君,后人也沿用这种说法,如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其三)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之句,此明妃即指王昭君
古人避讳一事,会造成某些人的姓名、地名、事物名以及图书名或文体名的改变,对于后世人来说,阅读时往往会遇到一些令人费解的字和词。唐朝史学家杜佑在《通典》中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世字,把隋末唐初的割据者王世充写成王充,中间用空格代替了世字,后代的刻书匠不知这是避讳造成的,刻书时便把二字联在一起刻成王充,这就让一代枭雄王世充与汉朝大哲学家王充混为同名,闹出了大笑话。还有,宋朝时,一位文人读《后汉书》时,发现其中有一句画龙不成反为狗者,认为其中的龙字写错了,应为虎。事实上,《后汉书》的纪传部分由唐朝章怀太子李贤作注解,而唐高祖李渊祖父名李虎,为避祖先名讳,就将画虎不成反为狗者改为画龙不成反为狗者;再比如唐朝著名史学家刘知几在世时,因为几与基读音相同,为避唐玄宗李隆基的基字,唐人作品中不称其名而称字,为刘子玄,到了清朝,又要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于是,刘知几在清人笔下又改称为刘子元,就这样改来改去,为人们阅读古书造成了不少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