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主动向日本宣战?

历史朝代 2023-03-26 09:17www.nkfx.cn历史朝代

12月9日二战对日德意宣战1941年为什么不主动向日宣战

很多人奇怪,为什么中日从1937年就开始全面战争,却到1941年才宣战?原因并不复杂。

对于来说,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战争每年需要的子弹都有一半的缺口,必须依靠进口才能解决。

8年抗战,国民政府一共生产了约11亿发子弹,平均每年约1.4亿发。这个数量太少太少!

1939到1945年英国共生产子弹93亿发,平均每年16.4亿发。

1939到1945年德国共消耗子弹210亿发,平均每年37亿发。

1941到1945年苏联共消耗子弹170亿发,平均每年44亿发。

1940到1945年美国共生产子弹414亿发,平均每年80亿发!!

我们的敌人日本,从1937到1945年共生产弹药约80亿发,平均每年10亿发,是的7倍。

经过估算,抗战维持400万军队的最低弹药消耗,每年需要最少3亿发子弹(八路军新四军8年也消耗了2000多到5000万发)。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小,苏联每年消耗43亿发子弹,我们还不到苏军的零头。

不过,大幅度提高军工生产能力是不可能的,每年1亿多发子弹的巨大缺口,只能通过进口来解决。

中日没有宣战,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口弹药。宣战之前的1937到1941年,从德国、苏联、英国、美国甚至捷克、比利时、瑞典、匈牙利等国,共进口子弹5.7亿发,平均每年1.4亿发,勉强能够维持最低的弹药消耗。

如果没有这些弹药的进口,抗战更不可想象了。

其实,由于弹药奇缺,无论是国军还是八路军,新兵的实弹射击都非常少。

国军的新兵往往经过几次实弹射击,射击几十发子弹就上战场了。抗战的1941年,二公子蒋纬国从德国回到,在胡宗南部第一师任上尉连长。蒋纬国是酷爱射击的,一到部队就带着士兵进行实弹。让蒋纬国大跌眼镜的是,他挑选了10个新兵每人打3发子弹,竟然只有一二个人射击上靶,其他全部脱靶。这种新兵打死靶尚且不行,还能打仗吗?这就是当时普遍现象。

由于弹药不足,子弹必须留着打仗,新兵训练中实弹射击太少,射击技术都是很烂的。

解放军有句名言好枪手是用子弹喂出来的,没子弹哪里有什么好枪手。日军新兵完成训练时实弹射击都超过1000发,有的可以达到2000发,这才能保证实战中相对精确的枪法。

其实,八路军新兵也有同样的问题,大部分实弹射击连20发都达不到。

只打10几发子弹想要成为优秀射手,恐怕只有后羿转世才行。

道理就是这样。

而如果对日本宣战,双方就会处于战争状态。

根据国际公约,其他国家不得向交战国运输武器弹药。

如美国30年代通过的《中立法》就明确规定如果两国正式宣战,美国禁止向交战国运送军火物资。

其余国家虽没有明确法律,也都必须遵从20世纪初设立的《海牙公约》。

日本具有强大的军工能力,它进口军火属于锦上添花,禁运了也不太在乎。

一旦武器禁运,对于就是灭顶之灾。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像一个正在减肥的胖子和一个马上就要饿死的瘦子。萨胖这种人少吃一二顿就当做不花钱减肥了,借此减掉几斤肉,而瘦子则要活活饿死。

中日没有宣战,日本为此头疼了很多年。

比如,直到1938年,纳粹德国还在交付之前的巨额军火订单。

日本方面表示强烈反对,但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认为中日并不是处于战争状态,德国政府没有理由干涉本国军工企业,强迫他们停止交付军火。

在抗战爆发的前16个月,进口的军火平均每月6万吨通过香港转运,其中60%为德国货。

1937年底,苏联援华空军和大约30个师的军售物资开始运入,包括1200余架飞机、1317门火炮,82辆坦克、1800余辆汽车、14025挺机枪以及大量的武器弹药。

日本方面强烈抗议,但苏联政府也是用这套说辞来搪塞苏联一些飞行员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甚至参加作战,都是他们的自由,最多算是雇佣军。这并不违背国际法。

其他所有国家也都是一样,连比利时、匈牙利这些小国,甚至宣称中立国的瑞典都敢大量出售军火到。

著名的美国飞虎队的100架战斗机和美国飞行员,也就是这么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还很难拦截这些运输军火的国际船只。

包括美国在内的大量运输军火和其他战争物资的船只,赶赴国民政府控制港口卸货。

日军军舰只能拦阻这些国际船只,将它们暂时挡回去,却不能没收更别说开火。

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最终胜利者是外国船只。浩瀚的大海上,依靠几艘日本军舰,想要彻底拦住外国船只,根本是痴人说梦。

中日没有宣战,这些外国船只可以随意航行,运输任何东西,日本军舰无权拦截。

如果双方宣战了,日本可以毫不犹豫的将军火船扣押甚至击沉。日本只要这样击沉一两次,国际船只也就不敢来了。

除了军购以外,从外交上来说,日本是侵略一方,是被侵略一方。日本既然没有对宣战,也不便于随便对日本宣战,这等于本末倒置了,又不是我们主动要和你打。

所以,不对日本宣战,绝非政府很怯懦。

用大陆传媒的话来说,这就是一种斗争策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