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核心内容都在59字的“序言”了,关
历史朝代 2023-03-26 09:17www.nkfx.cn历史朝代
《道德经》原名《老子》,通行本(河上公)为方便读诵和理解,把它划分成81章,并且把体道即道可道章放在了第一章,开宗明义地提出了道这一哲学范畴。
该章围绕道进行了纲领性的论述。
老子认为道是不可言、不可名的;这个不可言和不可名的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但这个不可言不可名的道可以用无和有来表述它。
到了魏晋时期的王弼,也沿用这种分章法,由此可见,王弼认可并接受了河上公的划分方法,并且这种划分法延续至今,为大多数人所默认。
,这个体道章在通行本《道德经》里,相当于现代论著的序言或者引言。
作为序言的体道章,全章59字,突出了道、名、无、有四个字。
通览全篇81章,这四个字是《老子》的思想核心,累计出现284次,平均每一章出现3.5个之多。
第一章最容易被忽视的是句读的停顿,不管是通行本的河上公、王弼、傅奕等版本,还是长沙马王堆的《老子》甲乙本,第一句话的无、有之后,都有一个逗号,以表示天地万物出现前后的状态,即无的状态和有的状态。
如果把逗号移到名后,念成无名或有名,就不符合老子要表达的意思。
可惜的是,现在解读《老子》的诸多著作、读本、文章,在引述这段话时,有意无意地将句读整错了。
下面比较一下两种句读的划分法
错误的句读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正确的句读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于个别字的处理和句读的划分需要解释一下
1、文中的恒字因避汉文帝刘恒名讳而改成常,只有汉代之前的长沙帛书本和荆门郭店本,还保留着原本的恒字。
如果理解为无名、有名,在以后的章节里就解不通了,比如有无相生,无为,无欲,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等等。
无、有,与道一样,都是贯穿全篇的概念,不能在这一段这样解释,换一章就是另一种解释,这样会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割裂老子的思想。
让我们解读一下作为《老子》重要思想概念的这四个字道与名老子所论述的道,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道,比如脚下的道。
文中所要论述的道,乃真常之道,所谓真常之道,无形无状,无名无相,寂兮廖兮,无从说起,故云不可言说,不可名之。
既然道不能言说,只能用常见的事物形象来比喻它,比如道化的风、水、谷、玄牝等,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它的柔、弱、不争、无所不至、生生不息等特性。
名,是指语言和逻辑,任何事物都有相对固定的属性,社会在变革,概念一旦确立便有了相对的固定性,旧有的概念不能完全反映新事物的性质内容,新出现的事物,其概念还需要社会的公认,这种情况下会引起名、实之辩,名不正则言不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的惠施、公孙龙等名家学派,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能用相应的语言和逻辑予以提炼和概括,而道这个事物无声无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没法用语言和逻辑概括。
所以,以老子的远见卓识,他不会给世人留下狡辩的口实,所以他在第二十五章对这个有物混成的存在做了进一步的说明道本无名,其体至虚,无法命名,但又得把这个道理说完整,只得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是假借的一个名称而已。
无和有。
道虽然无相无名,但天地万物皆从此中变化而出,故云道为天地万物之母。
在天地一片混沌,宇宙虚空为一的状态之下,看不到任何事物的存在,于是称之为无,无,是天地鸿蒙未开时的状态;有,是万物生发并具有形状性味的开端。
需要注意的是,无,有,此二者,都是道的存在方式,就像一枚硬币,本有两面,我们只能看到一面,便认为那一面是无。
但一切皆是从虚无中产生,无无,何来有?老子说有无相生,正是因为无相无名之道体,才成全了有相有名之天地万物,所以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为万物之母。
有无相生的意义在于,虚无之道体,生成了有名之万物,而有名之万物,则是虚无之道的载体,实有的万物无不体现着道的秉性气质,所以,这一章被称为体道,意即在此。
对此,庄子有云道在稊稗,道在屎尿。
意即万物解释道的承载者,万物都为道所生,有着道的血脉精神。
,老子讲,有和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提醒人们,要看到事物的一体两面,既看到虚无之体,又要看到虚无之中造化生物之奥妙,要有无并观,方可体道、悟道。
这一章的道论、无论、有论,为以后章节展开辩证论述无为、清静、守弱贵柔等重要主张,埋下了伏笔,提供了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