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法律规定5种人(满族人,八旗子弟,冷籍,府衙杂
古人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是前三个实现的可能要比金榜题名大得多,毕竟在古代要考取一个功名是非常难的,而在清朝考上一个汉人状元郎则更是难上加难。
普通汉人入仕唯有科举一条路清朝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可能会让人有一种科举汉人好上榜的错觉,没错就是错觉。满族统治者为了保留满族的军备力量不让其重科举而丢了马背上功夫,故提出了满不点元旗人不占鼎甲来让清代满族人入仕不专重科举。
八旗子弟可以参军入伍,凭借军功入仕者大有人在,或者靠着父祖辈官品或功绩得以承袭世爵世职而入仕或蒙荫入仕者也大有人在,更有以担任皇子伴读或由侍卫而入仕的更是大有人在。
科举资格有出身决定何人不能报考①冷籍如果三代以上,没人考中科举的,就不能参加科举考试。②府衙杂役子孙通俗的来讲就是衙役、捕快、仵作等在衙门当差却无功名之人的子孙。③从事乐艺人的子孙通俗来说便是戏子、乐户的子孙。
如何把控参考人员的出身问题,清政府推出了两个政策是规定,考生只能在籍贯所在地,参加童生试。这种就近参加考试的原则,可以帮助朝廷,更好管控生源,也方便大部分学子参加考试。而且,参加考试时,必须有秀才担保。
除了出身的限制,清朝科举的难度,更是惊人。如果说现代高考是走独木桥,那么清代科举就是有钢丝绳。为什么?
因为拥有报考资格的还需要学习四书五经成为童生,以童生身份参加院试要经过三级的考试,即县、府、道三级严格的考试后成绩分六等
史料记载清朝道光年间广州有多次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记录;院试考中的那百分之十人才被称为是秀才,而秀才则有资格参加县学或者府学的生员,他们取得这个身份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
若是以为院试出来的百分之十的人脱离苦海了那便错了,他们才坐上脱离苦海的小舟而要面临的却是惊涛骇浪。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其中乡试也称为秋围,省科举生员与监生才可应考,乡试的录取率可通过商衍鎏先生说的一句这样的话了解乡试中额,依文风之高下,人口之多寡,丁赋之轻重而定。
用数据说话若向前追溯但清朝民大众的文盲程度大概要上升到90%剩下的那百分之十有文化而且有资格考试的可能又要减少概率剩5%有资格参加科举吧,按照清朝1851年4.36亿人算大概有2180000有资格考试,成为状元的概率大概就是两千一百八十万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