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香,并非源于先祖祭祀,而是始于伏羲女娲兄
烧香源于早期的婚仪
古人纯朴,没有神灵观念,也没有天神崇拜,只有想象出一种超自然的外部力量存在于冥冥之中,于是超自然的方术应运而生,这种方术最初的表现形式是交感方术。何谓交感方术?
司马迁在《史记》上说,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踩到了雷神脚印,因感应而受孕,生伏羲和女娲。兄妹俩没法繁衍人类,于是发明了一种叫做交感方术的婚姻仪式,叫烟合成姻之术。
唐代李冗的《独异志》对这种烟合成姻进行了描述天地初开时,天下只有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居住于昆仑之山,于是便商议结成夫妇以繁衍人类,但又感觉羞耻。于是兄妹俩登山焚香而咒之曰普天之下,唯我兄妹,何以继之?焚烟于此,天若有意,烟合为一;天若无意,则烟不聚。于是烟合。兄妹乃结草为扇,以遮掩其面,而行夫妻之礼。
后来,这种烟合成姻的方法,被广为采用,以此来判断可否婚配的依据,因为香烟的烟和婚姻的姻谐音,所以通过两处香烟的烟合烟散来判断是否可以混配。
人类的烧香,在由生殖崇拜向祖先崇拜演化过程中,依据火性炎上的原理,通过烧火,使祭品的气味随烟而上,让祖先神灵享受祭品。
香,是人神之间的信使,隋唐之前仅限于朝堂
的香文化源远流长,从神农尝百草开始,香草香料就进入人类生活,始于周文王,周人祭天多是点燃香草,称为烟祀。用香烟祭天祭神,就是后世的烧香。但这种烧香方法很原始,就是将祭祀用的牺牲和玉帛放在香蒿、粟稷等带有香味的干柴堆上,燃柴升烟,表示上告于天。
征伐
在周人看来,祭祀是第一等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对古人敬天、祭祖和崇尚征伐思想的直接反映。武王伐纣的檄文列出三大理由,除了惟妇言是用、不用兄弟而用罪人,还有一条就是懈怠了肆祀,可见中断了祭祀的香火,就面临着被征讨被倾覆的危险。
把香烟祭祀普及到寻常百姓家的,不是巫风极盛的先秦时期,而是汉武大帝刘彻。武帝晚年好道,追求长生不老之术,无论什么神祗,他都烧香礼敬,突破了从前只用来祭天的老规矩。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域的香料传入,丰富了的香文化,用来烧香的香具应运而生,第一个香炉博山炉就在这时面世的。
,烧香就是一种与天、与神、与祖宗的交流对话,念念有词中,寄托着人们的祈愿与诉求,分享或诉说着人们心中的愉悦与心事,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达方式。
在隋唐之前,烧香还只限于朝堂,并没普及到民间。
香道文化的繁盛是从隋唐开始的
从人类开始烧香,直到汉末三国,香的使用只流行于宫庭和王公贵族,因为香料稀有珍贵,寻常百姓见不到,也用不起。《香乘》对此有记载云魏武与诸葛亮书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三国志》也有相关记载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由此可见,即使在宫廷里,焚香也是很奢侈的。
隋唐以后,两广各地的本土香料取代了价格昂贵的西域香料,国产取代进口,价格大幅降低,加之佛、道二教轮番跻身于国教,促进了香道的普及和大发展。
到了宋代,儒释道三教趋于融合,烧香礼拜之风,延至民间,除了道佛二教祭拜烧香外,文人士大夫拜祭孔子也开始引进香火。
自古就是一个多神崇拜的国家,古代征伐要烧香,祭祀要烧香,敬祖要烧,对天地神佛要烧,对动物、对山川树木也要烧。后来香道文化普及到民间,人们在家、在庙、在路上也烧;逢年过节要烧,日常生活也要烧;祛病消灾要烧,祈福纳祥也要烧。
于是,无限心意情怀,都寄于一炷烟中,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人生的一切喜怒哀乐乃至迷茫,均可在缭绕香烟中找到答案与释怀,香文化的个性化内涵已经内化到人的精神气质中,成了人们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