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老子:老子的“道”是无差别的“仁”,孔子
他们的和谐相处,并不代表后世人出于门户之见的狭隘而发生争论。但作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宁受宫刑也要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在《史记》里记下了这段往事。《庄子》和儒家的经典《礼记曾子问》等古籍对这一大事件也均有记载。
本文不在于探讨孔子问礼的真实性及其细节,只在于强调老子的道和孔子的仁,都是哲学的源头,这两位先贤创立的学说奠定了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只是他们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层次、不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你觉得,他们的思想在哪些方面影响着你的生活呢?
老子的道是无差别的仁,孔子的仁是有差别的爱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何谓仁?孔子在《论语颜渊》里说得很清楚仁者,爱人,孔子看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论上下还是尊卑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互爱,你爱我,我爱你,只是这种爱因为人与人关系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爱的方式,是等级制度下的爱,是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周礼的爱,孔子是想通过这种爱来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要做到无私地爱,却也不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为不容易,也就显得高尚。那么,如何达到这种高尚的境界呢?孔子开了一剂良方:克己复礼为仁。他要求人们克服不符合仁爱要求的想法与作法,按照礼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道是老子思想的中心,何谓道?道即宇宙万物之母体,道生养万物,是宇宙万物不断发展和繁盛的原动力,他是周行不怠的永恒存在。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以及生存形态的转化都是道的作用形式。而道不是人类那样有情感,有倾向,道是无所谓仁爱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不偏私,不带有情感倾向,无论你是帝王君主还是黎民强盗,也不管你是天地日月还是草木鱼虫,在道看来,都如同人类祭祀时草扎的刍狗一样,没什么区别。
道有生成涵养万物的本性,这个本性就是德,对于这二者的关系,通常理解是道为体,德为用,德是道的功能体现。《庄子》《管子》《淮南子》等都对道与德的关系进行了各自的阐释与发挥,大概都是借助生来解释德,意思是说,道的生长化育的本质是靠德来体现的,就像母亲生育孩子,母体为道,生育婴儿是德。
老子的自然大道观是从宇宙这个大的视角来立论的,包括人类社会的道德观念,因为人类社会只是宇宙万物中的一部分,人类也离不开道的德性。
老子的道,玄远幽冥,不像孔子的《论语》那样明白晓畅,因为论语是孔子的后学者们根据孔子生前的主张,整理的语录体文本,而老子的《道德经》即便在当时,也是最顶级精致的论文。
正因为此,才有代的诸子大佬们纷纷解老注老,比如孔子以及稍后的庄子、韩非子都给出了各自的解释。不管怎么解释,对于老子道的基本性质的理解还是高度一致的。只是后来道家思想几度受到打压,道家学说不幸成为御用文人们的的刀下鱼肉,任人肢解意淫,致使道家文化遭受到伤筋动骨之痛!
对于君王,老子是劝诫,孔子是维护
两位大哲的思想不冲突,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一致,那就是孔子问礼时,老子说说的那段话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老子的意思层层递进你之所以到处宣扬仁义,那是因为大道废弃了,仁义才被提到议事日程。仁义这玩意是从前君主们为了防备小偷,在大田地搭的窝棚子。他们提倡的仁啊义啊的,都是用来应急的。
两人还是有相同之处的,只是老子是站在谏者立场,对君王提出劝诫,要其尊道贵德,致无为、惜民力、慎用兵、重养生。而孔子是沾着维护者的立场,以仁爱来维护周礼之王道的,他要人们致忠恕、讲仁爱、守规矩、弘周礼。老子的主要思想是讽喻君王、圣人应该怎么以无为而达无不为之境界,孔子的主要思想是维护君王和各阶层统治,而采取的伦理教化手段。
道儒两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老、孔两位圣人没有根本冲突,只不过是研究的方向与深度有所差异。孔子对道的生生之德的说法与老子如出一辙,《论语阳货》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道生万物而不言,但它却支配者宇宙大自然的运行,它使万物生长繁育。这正是老子的生养万物之道。孔子把道落实到人类社会,以仁爱作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根本。
即便到了后世,道儒两家对于道与仁的解释依然各据擅场而异曲同工。比如程颐在解释仁时,同样用植物种子的生长发育的功能来解释生之性便是仁其生之德,是为仁也,这也跟老子的道生万物的生之功能如出一辙。
朱熹在给学生解释《道德经》时,认为程颐的生生之意的思想源于老子。在解释老子的谷神不死一章时大赞道至妙之理,生生之意焉。
其实道、儒两家讲的都是秩序,只是一家研究的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秩序和规范,是个大系统,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另一个研究的是人与人相处的准则和义务等,同归于道的范畴。
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礼,也是一种道,儒经《礼记》认为这种人伦秩序的本源就根植于宇宙大自然,也就是说礼是来自于道的。《礼运》还说:故礼者必本于太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乍一看,这些论述完全就是《道德经》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南怀瑾老师说,老子和孔子的思想如同日月经天,又如大夫与农夫,人有病要就医,肚子饿了要吃饭。没有孰轻孰重孰优孰劣之说,对于人类,这两者缺一不可。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