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大败:1894年有2亿两赔款没有
9月17日黄海海战北洋水师大败1894年有2亿两赔款没有30万两买炮
历史上的今天,1894年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战中击败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的失败,在今天看来并不是偶然。
实际上,在1894年开战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已经远远超越了北洋水师。
如果不是实力占优很大优势,日本人也不会敢于决战。
开战前十多年,中日两军就曾多次对峙。
日本出兵台湾,被福建水师的炮船吓走。
朝鲜多次发生暴动,日本因舰队实力不足,始终不敢同满清翻脸。
到了1894年,感觉胜券在握的日本,这才进行了黄海决战。
当时的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号和镇远号铁甲舰以外,已经没有1艘军舰可以同联合舰队的7艘主力舰抗衡。
仅次于铁甲舰的来远号和经远号装甲巡洋舰,装甲较厚,但无论火力还是速度,都同日军相差太远。
以吉野号为例,装备12门120毫米以上口径速射炮;而来远号仅有4门非速射炮。
双方火力有至少10倍以上的差距,根本没法打。
至于致远号、济远号、靖远号都是防御力很弱的穹甲舰,火力更弱,3艘联手未必能够对付得了吉野号。
而吉野号,不过是日军7艘主力舰之一而已。
定远号、镇远号的优势,不过是装甲防御能力超强。,因火力弱,两艘铁甲舰防御力再强,也是活靶子。在敌人连续攻击下,铁甲舰虽不会被击沉,却会被打成重伤,会失去大部分战斗力。
所以,黄海海战开始之前,已经注定了北洋水师肯定会被打败。
对于这一点,日本海军官兵是心知肚明的。
有趣的是,满清国内知道的人却不多。
除了北洋水师的高级将领丁汝昌、刘步蟾等人忧心忡忡以外,中央大员只有李鸿章才知道底细。
,李鸿章向来拥兵自重,北洋水师就是他最大的王牌。他常年吹嘘为亚洲第一,船坚炮利,不亚于日军。
而李鸿章最清楚,6年没有购买新式军舰的北洋水师,实力已经明显弱于日军。
一旦开战,水师基本就输定了。
况且,北洋水师内部也有很多问题。就拿方伯谦为例,两次海战逃了两次。
第一次丰岛海战,敌众我寡,方伯谦不管同胞擅自逃走,还可以辩解为保存实力。
第二次受到轻伤就开溜,完全就是方伯谦畏惧战斗,想要设法保命。为此,他甚至事后指使人砸毁大炮,以上报首尾火炮都已经损坏才被迫逃走。
如此将领,想打赢海战是千难万难。
所以,李鸿章在战前用尽全力向避战甲午海战,搞得清流派莫名其妙。
既然舰队已经是亚洲第一,实力占优,为什么不趁势打垮日本舰队呢?
那么,为什么北洋水师会一败涂地?
上面说到的实力差距是重要原因。
当时海军客机突飞猛进,平时10年就有很大变化。
,北洋水师在6年内,没有购买新式军舰。
相反,日本联合舰队7艘主力舰,有5艘是在最近6年内购买的。
2年前,也就是1892年下水的吉野号,花费30万英镑,也就是120万两白银。
著名的三景舰,也就是联合舰队的核心主力舰,松岛、严岛、桥立都在4年前,1890年前后下水,总造价合490万两白银。
1892年下水的秋津洲,130万两白银。
总造价是740万两白银。
可见,日本为了建造海军,这6年内拿出了巨款,连皇后都将首饰捐赠出来。
而慈禧太后为修建颐和园,而挪用海军衙门的经费,就高达260万两,可以购买2艘吉野号主力舰。
如果黄海海战我们有2艘吉野号,战局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反败为胜也不是不可能。
我军扭转战局,甚至都不需要260万两白银就可以了。
当时刘步蟾等人认为日寇几乎将150毫米左右中口径火炮,全部换装成速射炮,单炮火力是北洋水师至少5倍以上。
黄海海战中,我军在速射炮上吃了大亏,双方发射炮弹总数相差了10多倍。
我方在日军速射炮的密集轰击下,根本支持不住,刚开战就一面倒。
如果我军也有大量速射炮,情况就会不同。
而更换北洋水师主力舰的速射炮,并不需要多少钱。
在满清拒绝拨款后,刘步蟾无奈之下提出,至少也要让定远、镇远二舰率先加装速射炮。而当时购买2舰12门速射炮只需白银30余万两,满清仍然说没钱。
其实当时已经有制造速射炮的能力,北洋水师全部更换这种速射炮,花费100多万两白银也就足够了。
但上面就是不给钱。
说句笑话,慈禧太后随便从首饰盒里拿件珍宝去卖掉,也能凑齐30万两。
后来孙殿英盗挖慈禧的陵墓,搞到的珍宝至少卖了1000万两白银。
我们后来知道,李鸿章死了以后,留给子弟的公开财产也有几百万两银子的巨款。
一般认为,还有大量没有公开的财产,李鸿章遗产总数至少也超过1000万两白银。
如果李鸿章真的心忧国家,心忧北洋水师,完全可以学孙中山一样毁家救国。
他拿个一二百万两出来,购买速射炮是绝对够了。
话又说回来,李鸿章不过是个奴才,连主子都不愿意掏钱,他掏什么呢?疯了?
搞笑的是,甲午战争战败后,满清赔款给日本高达2.3亿两的白银。
没钱花30万两买大炮,倒是有2.3亿两培养洋人。
这样腐败无能的政府,早点垮台对国家人民都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