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曹操《短歌行》里的句子,他借朝露而感慨岁月的匆匆,而屈原则因忧愤而长叹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在这一短一长的生命旅程中,流露出的都是对生命的讴歌和对匆匆岁月的咏叹。
岂止屈原、曹操,历来王侯将相也好,黎民百姓也好,面对逝者如斯的匆匆岁月,人生际遇的波折起伏,终其一生,无不殚精竭虑于一个修字,因为,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福还是祸,成败与穷达,最终全在修的方向和功夫上体现出来。
古人常用能伸能缩能大能小来表达对圆融性格的表述,老子讲的最透彻,一句话,醍醐灌顶,大彻大悟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不要轻视这句话,请看老子的原意。老子说道,盅而用之,或弗盈也。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道有多大,又有多小?它无极大,宇宙万物无一不是它所化生,日月星辰是它的存在方式;它又无极小,小到永远找不到它的内核,尘沙微生物也是它存在的方式。伸手抓一把,它就只有一把大,拿瓢舀一下,它就一瓢大。如果把它装在小酒盅里,它还不满杯(河上公解释为谦虚,王弼解释为满则溢,都含有虚空之意)。
在这里,老子只是举个例子,拿水的意象来比喻道的属性,因为水近乎道,而又具实象,它的流动,它的静止,它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等特性,和道一样,长短方圆,随器赋形,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
那么道有多大呢?在《道德经》一书里,老子经常用山谷囊龠玄牝等实物来形容道的虚空不可见,而在这一章里,老子是以实有可见之物渊来比喻。何谓渊?天下众水所归之处是也。是借天下之水,无不归流于渊的情形,来阐述天地万物无不归之于道的法则规律,故云似万物之宗。下边就是万水归渊的消解过程,也是人生修行的至高妙道。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人生处处是道场,修行的关键就在挫、解、和、同四字箴言上,悟透了也就近乎道了,得道了。万物在归于道的过程中,就像万水归渊一样,奔腾的、涓细的、咆哮的、平缓的,原有的棱角都没有了,万物之间的千差万别也没有了,一律化成细微的如光、如尘状态而物化为道了。尽管我们看不见道的样子,我们可以想象到万物归于道的消解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和其光,同其尘的过程,最终万物一体,归于沉静。
湛,清澈之意,天地万物既已归于它,为何却是清澈的?那是因为万物都跟道一体了,看不见了,,这个湛的背后是万物归道后的化一,因而似或存。存是真实的,只是看不到各自原来的样貌而已,故云似或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与环境打成一片,完全融入新的环境,看不到原来特有的样貌了。
,挫锐解纷不是消解掉进取之心,就此沉迷下去,此处只是取法道的谦逊不盈,要人们懂得不要收敛锋芒的道理;和光同尘绝也不是同流合污,老子只是拿来比喻道的的韬光养晦,含而不露,暗含和光但不辱本体,同尘但不渝其真的寓意。
和光同尘,是做人的顶级智慧,其间包含为人处世的要言妙道和,融和,包容,有宽恕之量,忍辱之量,虚受之量,容纳之量;同,不张扬,不显耀,合于道心,能与万物和谐相处而不显山露水,同风同俗同规矩,不分高下彼此,达到水的境界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老子一直以水喻道,说上善若水,认为水合乎至高至善的道的特性,因为水在天为雾露,在地为源泉,不因自己是水而轻易落下;谦公守真,方圆随形,不因自己是水而浩荡冲撞;顺时应变静待处之,敛鳞藏翼蓄志待之,不因自己是水而四处漫溢。
人若能像水那样,和光同尘,韬光养晦,待时而动,则天下事无不可为之,所为之事无不可成之。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