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轶事:一袋子胡椒是一种贵族财富的象征

历史朝代 2023-03-26 09:19www.nkfx.cn历史朝代

  公元410年,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克包围了罗马城。阿拉里克除了要求罗马人交出5000磅黄金外,他还向他们索要了30000块银币、4000块丝绸、3000块红布料及3000磅胡椒。索要金银可以理解,布料、丝绸乱入什么鬼?还有,胡椒不是调味品么?

  原来在那个遥远的时代,染料、香料是视觉、味觉上的奢侈享受,香料与颜色鲜艳的布料一样都是价值连城之物。比如红衣主教的那一袭红衣——茜草红,据说就有两个来头有人认为这种红是由一种在美洲仙人掌上发现的寄生虫晒干后制成的;也有人认为它是由牛粪、油、茜草、牛血等各种染剂经过十几道工序提取而出。无论哪种由来,这种艳丽的红色在那个物质稀缺的年代无疑都是稀罕之物,更别说是在时代更为久远的古罗马了。难怪阿拉里克在攻打罗马前会给自己的妻子许下要给她穿不完的丝绸之类的承诺。

  那么香料呢,拎一袋子胡椒当真就可以在古罗马炫富吗?

  这是自然。香料及其制成的食品在地中海周边地区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罗马人喜爱食用香料调味的食品,并将这一饮食习惯视作是文明饮食的标志。,香料也是罗马人葬礼中的必备品。古罗马盛行火葬,人们会在葬礼中使用肉桂,古罗马人相信在火葬中使用肉桂象征着死者的灵魂会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所以,无论罗马帝国的国势如何变化,罗马人对香料的热爱始终如一。在东西方早年的医药理论中,香料都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欧洲的医生们会用香料来治疗伤寒、黑死病等种种病症。,香料也被当成是最佳春药。穆斯林就有用胡椒肉粥来治疗阳痿早泄的配方。而生姜常年被用来治疗不孕不育。当时的医疗理论认为胡椒有热而干的特性,只能保证男人的床上雄风,香料中只有生姜才是热而湿的特性,能让男人产生强有力的种子。

  由于香料的原产地不在欧洲,交通运输存在着各种不便,自古罗马时代起,香料在很多地方就是黄金的代名词。胡椒在西方国家长时间内都可以充当货币,胡椒袋在古代欧洲就是巨富的另一种说法。

  古代欧洲香料最便宜的时代在罗马共和国末期和罗马帝国早期,当时的中产阶级也能品尝到香料的味道,甚至用香料来为驻扎在不列颠的罗马士兵发工资。到了公元3世纪,安息波斯逐渐垄断了香料、丝绸转口贸易。香料在西方的价格一路走高,在公元3世纪时,一公斤黄金可以兑换90公斤香料,到了阿拉里克围城的年代香料竟已经和黄金等值!按照普林尼的说法,罗马帝国每年要花上1亿银币来进口香料。罗马人对香料的这种狂热需求一直维持到罗马帝国的统治在欧洲崩溃。

  香料是贵族家庭彰显自己财力和品位的绝佳载体,罗马教皇会向商人、普通市民、农民分发各种肉食、酒和谷物粮食,香料却只有贵族才能领用。在贵族的宴席上各种香料沙司(Sauce,一种用蔬菜或水果加调味品制成的流质或半流质酱汁)是绝对的主角。欧洲贵族喜欢食用禽类,但他们并不用香料沙司搭配禽肉。当时的医学理论认为禽肉和香料一样都是热性的,不能配食。当时香料沙司的最佳搭档是鱼肉,鱼肉被认为是寒性食物,恰好能中和香料的热性。香料沙司陪伴着只能吃咸鱼的欧洲贵族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长的斋戒日。

  到了中世纪,香料的使用就更加广泛了。古代欧洲人认为散发出恶臭的尸体是灵魂堕落的标志,上层社会的人们会用香料来处理尸体以显示死者灵魂的圣洁。1167年,科隆大主教霍金纳德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不幸去世,由于找不到香料师傅,他的随从只好找来一口大锅,想用煮熟尸身的方法来防止尸体发臭。结果随从的烹饪手艺太差,大主教的尸身被煮得稀烂,成了一锅肉汤,只留下了一副骨架。

  南宋被元朝灭掉后,与宋朝相关的历史也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之外。南宋一个皇帝宋恭宗赵显的最终命运又是怎样呢?在四岁的时候,赵显跟随母亲全太后一起投降了元朝,迁居到元朝首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此后,这位年幼的南宋末代皇帝开始了他多舛的人生。

  最初,元世祖忽必烈对赵显母子还算礼遇,将赵显封为瀛国公。忽必烈对赵显最初的印象不错,甚至将公主嫁给他。似乎赵显的一生虽然因为失去皇位而遗憾,但能在优渥安宁的生活中渡过一生,也算是亡国之君不幸之中的万幸。,事与愿违。民国史学家孟森认为元朝统治的一大缺憾是马上打天下,马上治天下,没有能够更好的管理广阔中原地区的政治经验,由此导致了大大小小的反元斗争此伏彼起,而且很多的起义都是打着宋朝赵家的旗号。随着赵显的一天天长大,过去那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子,逐渐成长为一个成年男人。忽必烈对他的戒心越来越重,这种猜疑终于在一个点爆发了。也许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天夜里,忽必烈被噩梦惊醒。在梦里,他看到一条金龙缠绕在宫殿的柱子上,向他张牙舞爪。第二天,赵显来朝觐,恰好就站在忽必烈梦里金龙缠绕的柱子下。忽必烈感到事情非常严重,想要杀掉赵显,以绝后患。正当忽必烈向自己亲近的臣下商量这件事时,公主和赵显知道了这个消息。公主连夜痛哭流涕,苦求忽必烈放过赵显。赵显自己也非常害怕,于是以退为进,乞求忽必烈允许他出家。因为担心自己在汉地的影响,赵显主动要求去西藏做喇嘛,专心学习佛法。如此,忽必烈才放过赵显。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赵显当了喇嘛,他的母亲也出家为尼。赵显从此专心研读各种藏传佛教经文。凭借聪慧的天赋与勤奋的努力,赵显很快掌握了藏文,逐渐成长为一位佛法精深的上师。他翻译注解了《因明入正理论》、《百法明门经》等著名藏传佛教经典,被尊称为合尊法师,甚至还曾被推举为萨迦寺的主持。赵显有一个儿子,名叫赵完普。在赵完普很小的时候,赵显便让它剃度出家。历史似乎在这里可以结束了,这并不是这位末代皇帝的最终命运。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年),赵显已经53岁了。一天,他想到几十年来,自己身份从皇帝到喇嘛的巨大反差,感慨万千,作诗一首: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这首诗很快被监视赵显的人汇报到朝廷,于是不久赵显被赐死。至于赵显的儿子则继续做喇嘛。在元朝一任皇帝元顺帝时,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更加频繁激烈,很多义军都打着宋朝赵姓皇族的旗号,这引起了元朝政府深深的担忧。元廷害怕赵显的儿子赵完普即使是喇嘛,如果落到起义军手里,成为精神领袖,那对自己的统治大大不利。,至正九年(1349年)五月,元顺帝下令,将赵完普以及亲属都迁徙到偏僻的甘肃沙洲安置,严禁他们与任何人随便交往。在《皇明本纪》中,隐晦的记载了赵显这系子孙的最终命运。一天夜里,赵显的舅舅吴泾全,梦见二个僧人来见他。其中一个僧人说“我是您的外甥啊,我们父子无罪,却被元廷杀害,准备诉诸于上天,舅舅资助些纸笔吧。”说完洒泪而去。从此,史籍中再无他们的任何记载。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