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神秘的洛克菲勒家族 不吃免费午餐的奋斗者

历史朝代 2023-03-26 09:19www.nkfx.cn历史朝代

洛克菲勒家有很多人,甚至抽出一段时间来,默默无闻地混迹在穷人和破落阶层中,或到穷乡僻壤去体验生活。劳伦斯的二女儿马里恩就曾在一家医院里工作。而她唯一的弟弟小劳伦斯,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搬到东哈莱姆区一个低级公寓,住了3年之久,还曾在“美国国内志愿服务队”里当一名志愿工作人员。

标准石油公司、大通银行、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学、洛克菲勒大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在“9 11”中倒塌的世贸大楼……翻开近现代乃至当代美国史,洛克菲勒家族无处不在。从洛克菲勒家族神话的创始人约翰·戴·洛克菲勒算起,这个美国首屈一指的财富家族已经繁盛了六代。

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

1839年7月8日,约翰·戴·洛克菲勒出生于纽约州里士满的一个农场。他是6个孩子中的老二。父亲威廉·艾弗里·洛克菲勒拥有田产,并做些木材及成药生意。家里经济困难的时候,老洛克菲勒就会神秘地消失,不久后驾着马车得意洋洋地归来。他一个一个抱起跑来迎接他的孩子们,往他们手中放几个硬币,再亲亲他们的小脸蛋。

洛克菲勒后来才知道父亲神秘消失的去向——做推销杂货和行骗的货郎。老洛克菲勒总是装得又聋又哑,向印第安人推销货物。他还风尘仆仆地奔波几百英里之远,推销治疗癌症的“万灵药”,每次收费25美元,足足抵得上当时人们两个月的工资。

1855年,由于父亲触犯刑律,洛克菲勒一家不得不迁居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洛克菲勒也不能继续上学,只好听从父亲建议,花了40美元在福尔索姆商业学院克利夫兰分校读了一个为期三个月的课程。虽然个人行径并不光彩,老洛克菲勒在教子上却很有一套。他一有空就教儿子如何写商业书信,如何准确而迅速地付款,以及如何清晰地记账。他深知社会的现实和世道的冷酷,所以常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教育孩子,使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学会坚强和精明。

洛克菲勒16岁开始做店员,19岁时,他结识了比自己大12岁的莫里斯·克拉克。克拉克对他很信赖,把自己在商行做事的许多生财诀窍都传授给他。

不久后,两人合伙办起一家公司——克拉克·洛克菲勒商行仅经营了一年,就获得45万美元的盈利。

19世纪60年代,随着宾夕法尼亚州的石油开采,铁路一直修到了克利夫兰。洛克菲勒主张与懂得石油提炼技术的塞缪尔·安德鲁斯一道,将公司的业务扩展到炼油业,却遭到合伙人克拉克的反对,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洛克菲勒以更高的标价取得了公司股权,将其改名为“洛克菲勒·安德鲁斯公司”,干起了石油事业。1870年1月10日,洛克菲勒兄弟和安德鲁斯等5人创建了标准石油公司。

1872年,洛克菲勒开始计划垄断炼油厂,抑制价格的大起大落。他下令在全国不惜血本地收购炼油厂,越快越好。这时候的他,野心勃勃,恨不能一夜之间荡平全美国,独霸世界石油市场。短短3个月,洛克菲勒就打败了克利夫兰、费城和匹兹堡石油区的一切竞争对手。

据 1878 年的不完全统计,美国每年的石油总产量为3600万桶,标准石油公司产量就有3300万桶,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人们惊呼,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还没有谁能像洛克菲勒这样,独领工业王国风骚。这时的约翰·戴·洛克菲勒刚满40岁。

随着财富的积累,洛克菲勒的诸多行为也开始遭到批判。他善用铁路回扣(行贿铁路运输商)等不公平竞争手段,切断小企业的原油供应和铁路运输,从而击败竞争者,形成托拉斯帝国。遭到纽约州参议院、美国联邦众议院的调查和惩罚后,他又采用了新的“持股公司”制度,吞并大量小企业。

洛克菲勒的行业垄断和利润压榨,激起了公众对标准石油的反对情绪。1904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女作家艾达·塔贝尔撰写了《标准石油公司的来龙去脉》,在客观记录洛克菲勒和他领导的公司如何成功的同时,也痛斥了其欺骗、高压、利用特权和苛刻的交易。她还说,自己父亲经营的石油公司也被洛克菲勒鲸吞,全家濒临破产和绝境。这本书引发了人们的同情和共鸣,多次重印后仍销售一空。

在那一段时期,洛克菲勒成了一个富可敌国却名声扫地的人。他的名字几乎成了冷酷、贪婪、剥削、掠夺的同义词。1905年,一群基督新教的牧师在波士顿集会时听说,他们的国外布道团理事会收到了一笔10万美元的捐款,当得知这笔巨额捐款来自洛克菲勒时,教会里掀起了愤怒的议论,甚至有人高呼,要立即把这笔“肮脏钱”退回去。

事实上,冷酷、贪婪等形容词用在洛克菲勒身上,是不确切的。从做售货员起,洛克菲勒就把自己收入的1/10捐赠给慈善事业。随着财富的增长,他的捐赠也不断增加。1890年,洛克菲勒出资创立芝加哥大学,并在余生持续向芝加哥大学捐款,总额超过8000万美元。洛克菲勒还在纽约设立了洛克菲勒药物研究学院(即今天的洛克菲勒大学),1902年又创建了普通教育委员会。在洛克菲勒的一生中,贡献给慈善事业的金额估计超过55亿美元。

由于金额巨大,他不得不请专家来协助其慈善事业。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宗旨是“促进世界范围内全人类的幸福”。时至今日,许多学校、医院、科学研究基金会、教会组织、残疾人基金会等机构,仍在接受来自洛克菲勒家族的捐赠。

1937 年5 月23 日,近98岁的洛克菲勒与世长辞。这时,洛克菲勒家族已经在冶金、军火、汽车、飞机、化工、橡胶、食品、保险等行业都拥有巨额股份。其家族的实力甚至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内政外交产生巨大影响。

5个家庭各显神通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继承人小约翰·戴·洛克菲勒,出生于1874年,作为家里的独子(有4个姐姐),他沿用了父名,只在前面加了个“小”字。

有人曾经问过小洛克菲勒,是否考虑过从事别的行业。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根本没有这样想过。我从小起就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帮助我的父亲。”23岁那年,小洛克菲勒前脚跨出校门,后脚就踏进了位于百老汇大街26号的标准石油公司纽约总部,职位是总裁助理。成为家族掌门人后,小洛克菲勒不仅接管了家族的石油生意,同时还接管了家族的慈善事业。在努力赚钱的同时,他经常会想起曾有人给过父亲的忠告:“您的财产在蒸蒸日上,翻滚得像一场暴风雪。您必须把它散得比积得快!要不然,它会把您和您的儿女、儿女的儿女们压垮的。”

因此,他放弃了许多把家族事业发扬光大的机会,却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散财”上。有人说,小洛克菲勒在管理慈善机构时,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替父亲恢复被“污蔑”的名誉。从美国威廉斯堡古城到法国凡尔赛宫,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到联合国总部,小洛克菲勒都留下了慷慨的捐赠。

小洛克菲勒共有6个子女,最大的是女儿芭布斯,其他的都是男孩,从大到小分别是约翰、纳尔逊、劳伦斯、温斯罗普和戴维。约翰和父亲一样努力工作,有很强的责任感,但生性腼腆,他成了家族中的“慈善家”;纳尔逊曾成功创下4次连任纽约州州长的惊人纪录,1974年,福特总统任命他为美国副总统。

小洛克菲勒的三子劳伦斯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赚钱的天赋。他名下拥有15亿美元的资产,曾在《福布斯》全球587位亿万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劳伦斯继承了祖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踏上华尔街创业之路,被称为“风险投资之父”。1938年,他资助瑞肯贝克成立了东方航空公司,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东方航空也成为二战后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此外,他在1939年投资的麦道航空公司也成为军用航空器的主要供货商。

四子温思罗普于1929年受父亲之命,当上权益信托公司的总裁。第二年初,他通过兼并重组,创建了当时全世界最大的银行——大通国家银行。1930年,美国深陷经济大萧条,大部分银行都在艰难挣扎,洛克菲勒的大通银行却兴旺发达。

幼子戴维是洛克菲勒经济帝国的第三代掌门人。他曾与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最有权势的政治家、以及那个时期的每一届美国总统都有接触,参与了很多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访问。在冷战时期,他曾访问前苏联,与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有过直接的交流。1973年,戴维在中美关系解冻后到访,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再次来到,开展各种商务活动。

美国传记作家彼得 利科尔和戴维 赫罗维兹评价说,到了第三代,一个整体的洛克菲勒家族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5个家庭。

年轻一代“离经叛道”

1952 年,小洛克菲勒从自己剩下的新泽西美孚石油股票中(标准石油于1911年被拆分为美孚石油等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拿出 12 万股,为他的每一个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都设立了信托基金。等到他们21 岁时,就可以得到作为部分“财产权”的信托基金。如今,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四代已经达到21 个(早逝的除外),每个孩子在成年时都可以得到500-900万美元的巨额财产。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四代受到上世纪60年代西方反叛思想的影响,开始逐渐淡化宗教和家族观念。劳伦斯的女儿露西(1941年出生)就曾说:“当我听人提到我的姓氏时,往往会感到不知如何是好。我之所以没有选修美国历史,就是不想听人家提到洛克菲勒家族。”戴维的长女桑德拉(1935年出生),更成为抛弃家族姓氏的第一人。她在24 岁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桑德拉·费里。

由于家族的声望和影响力,洛克菲勒家族的孩子们都不可能像一般人那样,念完大学后便找一个工作,过朴实平淡的生活。洛克菲勒的后人们,尤其是男性,都必须要履行适合他们身份的计划,在家族的商业帝国中担任重要职位。与自己的父辈不同,第四代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人都在拖延自己承担这一责任的时间,希望能有机会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他们其中有很多人,甚至抽出一段时间来,默默无闻地混迹在穷人和破落阶层中,或到穷乡僻壤去体验生活。劳伦斯的二女儿马里恩就曾在一家医院里工作。而她唯一的弟弟小劳伦斯,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搬到东哈莱姆区一个低级公寓,住了3年之久,还曾在“美国国内志愿服务队”里当一名志愿工作人员。

同样是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后人的斯蒂文森,在一次演讲中说:“家族中总有那么些人,觉得洛克菲勒们要在历史上起某种独特的作用。对我来说,这个家族并不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家族作为一个体制,是某一时刻和某种文化的产物,它经历了全盛时期。随着原动力的消失,它也必然要消亡。”

如今,洛克菲勒家族已经繁衍到第六代,共有242名成员。第五、六代的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不再是主宰美国的富豪阶级,而是广泛活跃在各个阶层和领域,推动环保,资助科学、艺术。该家族的长期顾问彼得 约翰逊认为,洛克菲勒家族成员有意识地在努力教育他们的子女,如何用自己的钱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在这其中,“接触资本是最大的罪过,你应努力靠自己的收入生活”,也成为重要的一课。

家族

创造财富帝国的“圣经”

“坏习惯能摆布我们,左右成败,它很容易养成,却很难伺候。”

“机会永远都不会平等,但结果却可能平等。”

这些箴言出自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家书,一百多年过去了,洛克菲勒家族已不再是闪光灯下的焦点,这些家书却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一版再版,被人们奉为“创造财富帝国的圣经”。

很多人认为,要想成功地培养儿女,一定要看看洛克菲勒家是如何做的。小洛克菲勒则深信,富裕人家“恰当地培养儿女”,比寻常百姓家还要艰难。早在青年时期,他的父亲就写信告诉他:“巨大的财富也是巨大的责任”、“你要想使一个人残废,只要给他一对拐杖”、“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信中还写道:“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聪明的国王想编写一本智慧录,以飨子孙。他的大臣们快马加鞭,完成了一本十二卷的巨作,老国王嫌长,令他们浓缩;大臣们几经删减,国王还是不满意……直到最后,大臣们将这本书浓缩为一章,然后减为一页,最后变成一句话……孩子,智慧之书的第一章,也是最后一章,就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为了避免孩子被家族的光环宠坏,不管是老约翰·洛克菲勒还是小约翰·洛克菲勒,在教子方面都相当花心思,并有一套祖辈相传的教育计划。小约翰·洛克菲勒鼓励劳伦斯等孩子做家务挣钱:逮到走廊上的苍蝇,每100只奖一笔钱;捉住阁楼上的耗子,每只5美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价钱。劳伦斯和哥哥纳尔逊,分别在7岁和9岁时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许权,每双皮鞋2美分……这些奖励机制,让家里的孩子从小就摒除了不劳而获的思想,认识到劳动所得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曾有人将洛克菲勒家族的发展过程与美国社会的演变相提并论。一位美国作家在其著作中指出:“百年已过,这个家族在国家的成长过程中铸造了自己的雄心壮志。现在,它消失在‘美国世纪’正在完结的时候……”虽然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洛克菲勒家族的故事和他们的影响力,却一直流传于世。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