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替民受罪生吞蝗虫 唐太宗吞蝗的故
唐太宗吞蝗的故事古时认为蝗虫有灵异,闹蝗灾是上天降下的惩罚。京城大旱闹蝗灾,唐太宗视察粮食损失情况,他见蝗虫为害而勇于承担责任,替民受罪。
近读《隋唐嘉话》,真为唐太宗的以人为本所感动。有两则小故事,抄录于下
太宗阅医方,见明堂图,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乃怆然曰“今律杖笞,奈何令髀背分受?”乃诏不得笞背。
贞观中,有河内人妄为妖言,大理丞张蕴古以其素狂病,不当坐。太宗以有情,令斩之,寻悔以无所及。自后每决死刑,皆令五复奏。
唐太宗作为一个封建皇帝,对群臣吏民有着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却因在翻阅人体解剖图时发现“人五脏之系咸附于背”而改了律令,诏令“不得笞背”。又因为错斩了“素有狂病”而“妄为妖言”的河内人而后悔莫及。为了谨慎起见,“自后每决死刑,皆令五复奏”(从此之后每判决死刑,都要求五次复奏),这是多么难得啊。与历史上“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史记》)的秦王之类的虎狼之心相比,何止天壤之别!
联想到《贞观政要》中“唐太宗吞蝗”的故事,更为唐太宗关心百姓、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古时认为蝗虫有灵异,闹蝗灾是上天降下的惩罚。京城大旱闹蝗灾,唐太宗视察粮食损失情况,他见蝗虫为害而勇于承担责任,替民受罪。
也正因在唐太宗吞蝗的故事中唐太宗以人为本,爱民如子,才出现“贞观四载,天下康安……户不夜闭,行旅不赍粮”(《隋唐嘉话》)的繁荣富裕、安定和谐的局面。
《党史博览》发表文章《从平津战役中的东北野战军看毛泽东与林彪的关系》。文中记述中央军委和平津战役指挥员之间通过发扬民主,往返电报讨论,最终形成决策的过程,也可从历史的原貌中看到林彪和毛泽东的关系,摘编如下。
1948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从北平地下党的几个渠道获悉傅作义要派快速部队偷袭石家庄,企图威胁驻在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机关,牵制正在包围太原的解放军,以援助阎锡山。中央军委在部署华北军区部队准备阻击傅作义偷袭部队的,于10月29日发出由毛泽东起草的致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电“蒋介石、傅作义为挽救危局刺激人心起见,令十六军、三十五军、九十四军、骑四师、骑十二旅,附坦克及爆炸部队向石家庄进攻,其九十四军、骑四师、骑十二旅等部昨日已进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除令杨、罗、耿率部回援外,请你们考虑将现在锦西附近之十一纵派至冀东,向通县、北平方向活动,威胁北平,是否可能,盼告。”
毛泽东刚签发完上述电报,又收到敌情通报,说傅部已过方顺桥,南下到了望都。收到林、罗、刘给中央军委的报告,得知塔山守备部队已撤下休整,于是复电林、罗、刘“你们既已将塔山守备部队撤下休整,十一纵似可调出使用于北平方面。如你们同意,即请令该纵取捷径,经遵化、蓟县,到三河集结,相机攻击通县一带,并暂受杨、罗、耿指挥。蒋傅为捣毁平山、石门一带中央及华北政府所在地之目的,使用3个最强的军,1个骑兵师,1个骑兵旅,1个坦克队及1个工兵爆炸队,先头本日已占望都。我杨、罗、耿回援后,在兵力对比上,尚不足歼灭此敌。现通县、北平一带空虚,原开通县之十三军的第四师亦被调用于平保线,如十一纵能出现于通县方面调动南下敌军一部回头,则我杨、罗、耿可给其余部以歼灭打击。”
此时,东北野战军在辽西走廊驻有两个纵队,即四纵和十一纵。毛泽东知道,四纵在塔山阻击战中伤亡重大,十分疲惫,只要求十一纵先行出动。
29日14时,林、罗、刘收到这一电报后,进行了紧急磋商,认为为粉碎傅作义的进攻,华北确需增兵。此时,锦州已经攻克,廖耀湘兵团已被歼,长春已经解放。北面只有进攻沈阳尚需一些兵力。如今,在辽西走廊的部队都可以开进关内。于是,他们致电中央军委为牵制傅作义,我们可将目前在锦西附近之第四纵、十一纵全部及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日内即开始向山海关冀东方面前进,威胁敌人。但四纵、十一纵在守备战及小战斗中各伤亡五六千人,部队已较疲劳,故每日行程不能过多,并须一方面前进,一方面休整,使其恢复组织和疲劳。
毛泽东看到这封电报很高兴。29日23时半,他以中央军委名义复电林、罗、刘“你们将四纵、十一纵全部及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南调很好。”
10月31日,由四纵、十一纵及3个独立师和1个骑兵师组成的先遣兵团奉命由锦西地区南下。
由于中共中央公开揭露了傅作义的阴谋,华北杨罗耿兵团由平张线以北南下,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入关,傅作义见偷袭不成,可能还要吃亏,又把部队缩回北平。
林彪在历史上曾有多次本位主义的表现。1936年东征快结束时,上级要求扩红较多的红一军团调一些士兵给扩红较少的红十五军团,林彪气呼呼地说“有鸟的几个兵!”在南下北宁路作战之前,林彪曾屡次提出要兵力较少的杨成武兵团先行动,以牵制傅作义,然后东北野战军再行动,曾遭到毛泽东的批评。此次他不仅同意调十一纵,而且还要加上四纵等部队,组成先遣兵团入关,这不禁令人刮目相看,应该说是有了很大进步。这种进步的客观原因是歼灭在东北的国民党军后,东北野战军已经是兵强马壮;主观原因则是林彪增强了全局观念。
在这一回合中,中央军委和东北野战军指挥员都采用了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毛泽东体谅到东北野战军大战之后,亟须休整的具体情况,只提出调十一纵入关。而林、罗、刘也体谅到为应对傅作义的偷袭,华北确实需要增兵,建议调先遣兵团入关。只经过一次电报往返,便使问题顺利解决。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