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帽子王爷】清朝铁帽子王到底有几人 铁帽子

历史朝代 2023-03-26 11:03www.nkfx.cn历史朝代


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是指世袭罔替的王爵,它源于清朝的封爵制度,铁帽子王比一般的亲王享有更优厚的待遇和特权。清朝共有12位承袭爵位无需降等的铁帽子王,其中八位是在清朝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皇亲宗室。

  铁帽子王是怎样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以王爵世袭罔替者仅有十二家建政初期封了八家,中期后封了四家,时京城的人将他们都称为铁帽子王。

  清朝建政初期册封的八大铁帽子王,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龙子龙孙,其中有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第二子)、睿亲王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之侄)、豫亲王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肃亲王豪格(皇太极之子)、庄亲王硕塞(皇太极之子)、成亲王岳托(代善之子)、颖亲王萨哈廉(代善之子,王位后传于其子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后来的四位铁帽子王是清代中后期在稳固江山中立功而受封的,有怡亲王允祥、恭亲王奕欣、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

  礼亲王等八大铁帽子王均以其始祖在清朝开国及入关统一时期立下汗马功劳而受封的,因为他们勋劳卓著,所以王爵世袭,无嗣或嗣王有罪革爵的,以旁支承袭王爵。在清代铁帽子王也不是免死金牌,一旦干犯国法,铁帽子也保不住被制裁的命运。

  绝无仅有的一家三王

  八大铁帽子王之中,礼亲王代善一家出了三位,占去了将近一半。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怪事。原因是皇太极所以能够顺利登上龙庭宝座,首要是代善父子的拥戴之功。由于代善一家有大勋劳,朝廷也回馈给他们以特殊荣耀。

  代善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在后金建国前就随父征讨女真各部,以作战勇敢被称为古英巴图鲁。天命元年(1616 年),努尔哈赤称汗,封代善为和硕贝勒,称大具勒。在明清萨尔浒决战、征伐叶赫部等战役中,代善率所部勇敢作战,立有战功。天命十一年清太祖崩逝,代善及其子岳托拥立皇太极即汗位,是为太宗。后又迎合太宗意,改变了四大贝勒共坐听政的制度,独尊太宗,加强了后金皇权的集中巩固。清太宗死后,代善为支持两黄旗大臣立太宗之子,还检举了自己的儿子硕托、孙子阿达礼谋立睿亲王的阴谋,由他主持确定了立福临(清世祖)为帝,睿亲王、郑亲王辅政的妥协办法,避免了褚王争立、互相残杀的局面,为入主统一奠定了基础。顺治五年十月,代善病逝,赐祭葬,立碑纪功。

  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活得最安稳的当属礼亲王代善,靠着不断地忍让,甚至不惜出卖儿孙,才得以在险恶的宫廷争斗中自保

  两个铁帽子王的悲惨下场

  虽然这十二家王爷的王爵世袭罔替,被称为铁帽子,但并不代表真是铁帽子。历史上铁帽子王自身因罪被处理的例子屡见不鲜。纵观清代 260 多年,铁帽子王也不是免死金牌,一旦干犯国法,铁帽子也保不住被制裁的命运。

  顺治元年四月,摄政王多尔衮被任为奉命大将军,率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以及豪格等铁帽子王及宗室贵族,统领八旗士兵入主中原。进入北京之后,多尔衮立即派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军追击李自成,并下江南灭南明政权,又派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为平南大将军,镇守江南。派肃亲王豪格往定山东、河南,后又命其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取四川、陕西。

  豪格能征惯战,战之必胜,捷报频传,特别是征战四川,战果累累,川寇悉平。顺治五年二月,豪格凯旋回到北京,虽然受到皇帝福临的宴劳,整个气氛显得冷冷清清,不仅未得到任何功封,反而被多尔衮抓住其手下护军参领希尔艮冒功一事,小题大做、罗织罪名,竟然下令把豪格的铁帽子王削除。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在古北口打猎,不慎从马上摔下,不治身亡。由于多尔衮生前大权独揽、骄纵傲横,对其他铁帽子王无情压制、打击和迫害,遭到了清算,被追论为逆谋大罪,削去铁帽子王,黜除宗室,籍没所有家产,人口全部入官,他的正白旗也被收归皇帝所有,而且被挖坟掘墓,焚骨扬灰,堪称铁帽子王中下场最惨的一个。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