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春深锁二乔?曹操建铜雀台在赤壁之战之后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首《赤壁》是杜牧在黄州刺史任上写的。黄州就是东汉末年赤壁大战的战场。"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可能是杜牧在当地看到了出土的古代兵器,睹物思古,有感而发。王尧衢在《古唐诗合解》中说"杜牧精于兵法",精于兵法的杜牧,看到了古战场的遗物自然要有许多对赤壁大战这样大规模战争的感慨。"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说,赤壁大战的胜负,东风起了决定的作用,如果没有东风这样的天时,战争的胜利者就不是周瑜了,东吴可能就不存在了。
可是作为诗人的杜牧,并没有直接说出战争的结果,而是假设出"铜雀春深锁二乔"。大乔是孙策夫人,小乔是周瑜夫人,虽然只是两个女子,但这两个女子却是江东政权的象征,她们若是真的当了曹操的俘虏,那对孙吴是极大的耻辱,说明东吴孙氏政权也就不存在了。杜牧用丰富的想象,以曲笔写战争,不说战争指挥者如何,却写了二位夫人;不说战场赤壁,却写到远在中原的铜雀台。真是富有想象的好诗。
读这首《赤壁》诗的时候,必须告诉大家一个事实赤壁大战发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而所谓曹操铜雀台却是在赤壁大战后的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才建的。赤壁大战时并没有铜雀台,即使周瑜败了,即使"二乔"被俘了,也不会有"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结果发生。
以《赤壁》为题,这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诗,可是,精于兵法的杜牧,身处古战场抚摸着古代遗物的诗人,却弄颠倒了历史顺序,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诗与事的区别,文学与历史的区别。杜牧并不是不懂历史,也不是想故意歪曲历史,他要写的是诗,要抒的是情,所以不宜对历史细节考虑过多,也不必拘泥于史实,重要的是便于抒情。有感于史又不受历史真实的束缚,这就是文学的特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到历史,应该知道,赤壁大战、建铜雀台的先后,又不能因为史实而影响我们与诗的情感对话。
文史不分家,读诗时要读史,诗史时也要读诗。我们看书要有两只眼睛。不能将《三国演义》当成《三国志》,不能把《康熙王朝》当成真的大清康熙,更不能视种种的"戏说"为历史的真实过程。
顺便说一下,"二乔"本来应当是"二桥"。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说得明白"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后来,桥姓改成乔姓,根本就没姓过乔的大桥、小桥也跟着被改为大乔、小乔。这是后人硬给人家改的姓。
唐朝有个叫章碣的人,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叫《焚书坑》,诗曰"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就是因为这"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不读书才能干大事,或是读书人干不成大事的有力论据。
刘邦与项羽到底读没读过书,到底是读了多少书,他们的文化程度如何,所学专业是什么,这些全得专门考证,有一点,这两个人的诗全写得不错。项羽的《垓下歌》是妇孺皆知的,这咱先不说它,这里单说一说汉高祖刘邦的诗。目前能确认的,刘邦的诗也就是两首,一首是著名的《大风歌》,这是大家很熟悉的了;还有一首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那就是他的《鸿鹄歌》。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刘邦攻打黥布,黥布败走,刘邦对手下人说"你们哥们儿几个去追吧。到了俺老家了,我得回家看看。"就回了老家沛。这老刘家的老三,大伙是全知道的,当年是个小亭长。可是现在我刘老三回来了!我高祖还乡了。排场自然是要讲了,吃、喝、玩、乐。喝得高兴时,高祖就在酒桌上即兴唱起来了,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现在能看到的就只是这么三句。我国的古诗极少有三句的,从《诗经》起诗就讲究双数,就这首出了单。多数人对这诗没有怀疑,喝多了点,就忘了是单是双了,这也可能。,我总是觉得,"安得猛士兮"前面,还应该有个什么兮什么。因为看这诗写得这么好,不像是醉得不行了,不至于乱来。是不是当时用的竹简丢了一根--这只是猜测,没有证据。
光只这三句,就已经足够好了。唱得来劲时,高祖"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史记·高祖本纪》)。你看,作词、作曲、演唱、舞蹈全是一个人。特投入,都哭了。那个意气风发,那个踌躇满志、囊括四海、笑傲群雄的襟怀表现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这样,这首诗才流传到了现在。
刘邦的另一首诗《鸿鹄歌》就与这首完全不同了。
皇帝坐稳当了,就得考虑继承的问题了。按当时的规矩,刘邦与大老婆吕雉生的儿子刘盈(后为汉惠帝),才是正牌的太子。刘邦这个人,以前苦时打时杀时,与吕雉关系是挺好的,可是现在老婆多了,就和戚夫人好上了,冷落了老吕婆子。他想要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是对还是错,咱也别管人家的事了,只是听听热闹。刘邦暗中工作也没少做,可是人家老吕婆子也不是省油的灯,人家是名正言顺的第一夫人嘛。吕雉就找到了张良,让张良主持公道。张良是啥人物?无论什么事到了他那儿,第一他不能坏了规矩一定得坚持原则,第二他要办的事一定得办稳妥,不能影响安定团结大局。
张良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为吕后的儿子找了四个老头儿。这四个老头儿正是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这四位是顶尖的世外高人,人称"四皓",即四颗明星。张良就让四个老头儿当太子的老师。一天,刘邦看见了太子和四个老头在一块儿,当时就心凉了。他是知道这四位老头儿的底细的。
刘邦急忙召来戚夫人,暗指着四个老头儿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史记·留侯世家》)
汉高祖刘邦的诗与话,翻译过来就是完了,完了,这回可是全完了,有这四个老头在帮吕后的儿子,咱们是完了。心爱的戚夫人呵,看来咱们两个的宝贝儿子是当不上太子了。而且,看得明明白白,人家吕老婆子将来就是心肝你的主子呀!人一没招时就唱歌,就跳舞。咱们啥也别说了,你呢?跳个舞,要跳老家楚地的,我呢,唱个歌。"天鹅呀,大雁呀,一飞就是几千里。羽毛丰满了呀,人家是随便飞来随便起。随便飞呀,随便起。真没有招来,也没处说理。我老刘虽有弓来又有缴,可也是用不上哇。心肝呀,心肝,这可不是我老刘不管你。"
老刘唱完后,戚夫人抽抽泣泣哭得满脸是泪。想一想,说啥也没用了,只得上床睡去。酒菜也弄得杯盘狼藉。果然,刘邦一死,得宠的戚夫人一门全让吕后给收拾了,刘如意被毒死,戚夫人被砍了手脚,挖眼熏耳,扔到茅房里,称为"人彘"。
写这首诗时,刘邦的处境与项羽的霸王别姬差不多,都是在陷于绝境的无可奈何之时。可是人家刘邦一没有提当年勇,二没有将责任推给老天爷,还是实话实说了,没办法就是没办法,直来直去。这诗正与刘邦的性格相合。诗中用了比喻的方法,将吕氏比作羽翼丰满的鸿鹄,承认吕氏的强大,并坦率地表达了自己无可奈何的心情,也是一首好诗。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