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叫卖大王”臧鸿去世
京城叫卖大王臧鸿
2012年2月19日,京城叫卖大王臧鸿去世,享年80岁。
人物简介
2012年2月19日14时50分,叫卖大王臧鸿因前列腺癌在京去世,享年80岁。
臧鸿出生在北京一个贫困的旗人家里。祖上7代为棚匠,自幼家境贫寒,9岁便辍学开始走街串巷,吆喝叫卖。1952年他在北京铁路局工程处做架子工,因为能说会唱,被调入了铁路文工团,后来拜在相声前辈王长友的门下。上世纪80年代起,臧鸿先后在《城南旧事》、《四世同堂》、《开国大典》、《琉璃厂传奇》等130多部电影、电视剧中扮演小贩并为叫卖配音,逐渐成为京城叫卖大王。除了说相声、操办红白喜事,逢年过节还活跃在北京的庙会集市上。
1993年,臧鸿在南来顺参加一个小吃节,当天也有包括人艺的林连昆老师在场的很多著名艺人,那天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女士提出要听听老北京的吆喝,后来林连昆就找来了臧鸿先生,当时喊了一句卖柿子的声音,由于胡女士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北京城的叫卖声了,所以她当时一高兴就当场为臧鸿题了一幅字京城叫卖大王。
在晚年,臧鸿老先生又致力于民俗婚礼主持,被誉为婚俗泰斗婚庆艺术家。据了解,为将这一特色民间艺术传承下去,臧鸿生前整理出了老北京叫卖声170余种,并为叫卖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了杰出贡献。
2006年老北京叫卖艺术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名录,臧鸿先生也随已故著名叫卖艺人京城叫卖真人张振元,及现在还健在的京城女叫卖大王张桂兰,京城著名叫卖艺人赵荣祥,武绪增,杨长和等一起进入崇文文化馆老北京民间艺术团。
主要经历
臧家从山东迁至北京已有十四代,据臧泉江介绍,从臧家家谱上看,家中前十三代以上是给故宫送粮食的。我们家有一块腰牌,家大不知落在谁手里了,据我二爷爷讲看见过这块腰牌。是送粮官, 走水路到北京通州,走通惠河到朝阳门转陆路进紫禁城,到那儿一亮腰牌,给送进去,一年送多少趟,到什么季节送什么。后来,可能改朝换代还是什么原因破落,改搭席棚了。
过去臧家是搭席棚的。北平时期京城红白喜事都要搭席棚,现在都是铁管苫布,过去的席棚都是杉篙木搭架,苇薄编成席,搭成凉棚。冬暖夏凉,防雨雪。
过去北京11月份经常下雪,夏天搭席棚挣的钱,只能维持一大家子人吃饭,到了冬天没人搭棚,根本吃不上饭。臧家家里的男人们就得出去找事干,臧鸿年纪小,人家都不要。为了贴补家用,便和街坊小男孩一起华北日报、新民报,买张报瞧呗吆喝着卖报。但报纸剩下作废,也不能吃,两人商量得卖吃的东西,便开始赊一些臭豆腐、酱豆腐卖。就这样开始走街串巷,臭豆腐、酱豆腐,吆喝着、叫卖着。
臧鸿很聪明,为了让自己的臭豆腐能够卖得快,给臭豆腐粘上香油卖。臭豆腐绕香油,酱豆腐蘸窝头。那会儿香油可是宝贝,谁家里要是说吃香油了,满院都飘香。在胡同一吆喝,大家出来买,拿筷子蘸一点香油,那味儿就特别蹿。因此臧鸿的酱豆腐、臭豆腐总是卖的特别快。就从那以后,臧鸿真正走上了叫卖之路。
到13岁的时候,有了力气的他开始挑着挑子沿着天桥、龙须沟、瓷器口、花市一线卖水果和蔬菜,生意也越来越有规模。渐渐地,他有了一辆排子车,每天早晨拉着车到天桥四面钟去批发水果蔬菜,然后由天桥走龙须沟到羊市口、灯市口,一路悠扬地学习着人家的叫卖吆喝声,香菜、韭菜、辣青椒茄子、黄瓜、嫩蒜苗有水萝卜、胡萝卜、便萝卜拣样挑臧鸿能一口气吆喝30多样菜名。小四合院里的主妇和深宅大院里的女仆们经不住这诱人的吆喝,她们迈着小脚向臧鸿蜂拥过来。
1948年年底,看到一队队进城的解放军,臧鸿的吆喝声中充满了火一样的激情他高兴啊,因为从那时起,他成了梦寐以求的不被人欺负的人。不久,他的吆喝被文艺界人士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