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和城市希腊化:世界第一规模化城市建
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7月20日——前323年6月10日),古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帝国皇帝,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亚历山大大帝,汉尼拔,恺撒大帝,拿破仑)。20岁甫一继位,就发动隆隆战车,以其雄才大略,先后统一希腊全境,进而横扫中亚,荡平波斯帝国,大军开到印度河流域,不费一兵一卒而占领埃及全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征服全境约500万平方公里(西起古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恒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
公元前323年的亚历山大帝国是当时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超过东方七国领土总和),亚历山大大帝在短短的13年时间里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希腊古文化的繁栄和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据普鲁塔克记载,他皮肤白皙,胸膛和脸颊周围呈微红色。他的声音洪亮,头发浓密且卷曲,从额头向后梳成中分,鼻子直直伸向额头。亚历山大石棺及其统治时期的铸币都显示亚历山大有圆圆的下巴,直挺的鼻子及微微凸起的额头。亚历山大个头中高,但身材非常匀称。
他身体敏捷,体力充沛。据大家记载,他非常的情绪化,从自发的仁慈和宽宏大量到突然勃然大怒。亚历山大天资聪明,从幼年起他就酷爱诗歌、尤其是荷马史诗,并且表现出在音乐和马术上的天赋。十二岁起,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几何学等,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系统化教育。其军事才能很可能得力于他父亲腓力二世的亲授。亚历山大是天生的征服者,每当波斯使臣出使马其顿时,他都会询问波斯的地理情况,这些为其后来征服波斯打下了坚实的地理基础。波斯使者称小亚历山大才是真正的王者。事实也证明了使者们的观点,亚历山大大帝在32岁时就完成了征服世界的梦想,至今无人超越。
伟大的古希腊城邦时代,被那个解开Gordian knot的年轻人终结了,但古希腊的文明却没有灭种,而是被这个年轻人带到了东方(欧洲的东方)的每一个角落;这个年轻人正如预言所示的那样,统治了整个东方。他就是,非凡的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而他统治东方之后到罗马文化之前被认为是希腊化时代,这个时代,是希腊语言和文化向近东普及的时代,影响了或者说主宰了整个东地中海和整个西亚、中亚的文明世界,对后世文明的影响至深致远。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奉召到马其顿去给一个年轻人做青年教师,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也正是因为这一事实,亚里士多德成为了希腊化时代最有代表的人物。在这个时代下, 即使伟大如亚里士多德,也并没有打破奴隶、外国人、商人、市民之间的界限,更没有拆除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无形的城墙,他没有将城市定义为所有的居民共同追求、享受生活的社区,而是解释为某些地位同等的人组成的社会。全体居民没有能够享受城市的积极生活,正如全体农民曾经共享过的乡村生活那样,这就意味着,这种美好的生活只存在于贵族式的悠闲中,而贵族们的悠闲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必须承担劳动!所以那个时代的城市依然没有脱离城邦时代的格局,被称为大型城邦(Megalopolis)。
,亚里士多德还是突破了他的老师的一些狭隘的过于理想化的主张,比如他拒绝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共妻的主张。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城市的规模必须有一定的限制,正如每个生物物种的规模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无法生存假如一个城市太小,那么无论它用什么样的建筑去修饰,都还只是个村庄;如果它超过了一个限度,所吸收的人口超过了自身提供住房、粮食、管理的能力,那么接踵而来的混乱使得它将无法应对,从而将限制城市正常的功能。这个说法比现代的很多城市规划专家要好的多,这些家伙动不动就怂恿贪婪的政府官员出售土地,扩大城市的面积。
在希腊化时代,城市的风格开始表现出了明显的秩序感和一致性,城市变得更加卫生,也往往较为繁荣(和古希腊的城邦比较)。城市被规划得像棋盘格一样,街道系统不像以前那样自然的弯弯曲曲地伸延,而是像几何画板上的图案一样被规划被建设。这时代的城市规划师,利用一切机会,对城市实施自己画板上的,看起来无限精美有序的作品,在绵长不断的街景中,高度一致的列柱,排列开来,极为精确极为有序,让人感受到一种秩序美学。当权阶级拥有的极大的财富和权力让这一切变成了现实,因为正是拥有了如此多得资源,如此大得权力去调配这些资源,才能让城市的规划变得像图纸所展示的那样,随之就会产生统治阶级为了标榜自己而建筑的大型的宫殿和纪念碑。碑铭纪念体系,是希腊化时代城市的主要美学属性,这是统治阶级以一种美学渲染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监守自盗的地位————说道监守自盗,其实就是用这些公共项目大量雇佣各行各业的劳动力,达到了脑满肥肠的承包商和瘦骨嶙峋的劳动者的相互协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民众的不满。
说起现代的城市规划师们,我想都会无限遐想这个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是希腊城市被抽象到画图板,然后被复制黏贴到各个地方的时代,这里的城市第一次绝对性的体现了人为的规划,可以说,这是一个城市规划师主宰整个城市的时代,希腊城市在他们手中被复制到了那个世界的各个角落。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至5000年。唐以后,“茶道”大行,饮茶之习风靡全国。到了元明清三代,饮茶习俗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古老帝国的茶叶出口贸易也逐渐达到了鼎盛。
此次展出的茶具,既有新石器时代的茶史遗存,也有明清御窑茶具遗珍;既有盛行于唐、五代的银质茶具,也有风靡于两宋的青瓷茶具,更有名满天下的明代宜兴紫砂……以江苏镇江地区出土的历代茶具为主线,以茶文化的历史嬗变为支线,力求为观众充分展示古代茶具制作工艺的巧夺天工,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内涵。
有趣的是,通过这些不期茶具的演变,也可以了解历代的饮茶方式。比如唐代的大都是银质茶具,据镇江博物馆副研究员刘丽文介绍,与现代不同的是,唐代流行煎茶或煮茶,把茶饼碾成粉末,放适量的盐、姜、葱等作料,在茶锅中煮。这次展出的就有两件唐代银质的国家一级文物,分别是唐代鎏金双凤纹带盖大银盒和鎏金双鹦鹉纹银盖盒,刘丽文介绍,这两件文物可能是用来放置茶饼和茶末的。,同批出土的还有煮茶用的提梁银锅、银风炉以及银匙、银箸等。
明清时期,以泡茶为主,茶具的制作、材料都有一定的规范,品种包括陶瓷、漆器、玉器等,以盖碗为多,一般茶具的外壁题有皇帝御制诗。记者也看到了一些珍贵的器物,如清康熙黄釉海水龙纹瓷方托盘、清乾隆款御制三清茶诗瓷碗、清乾隆斗彩团花纹盖罐等。还有用玉、翡翠、玛瑙等制作的茶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