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为人知的历史:小木匠刺杀希特勒差点改变历

历史朝代 2023-03-26 11:04www.nkfx.cn历史朝代

  2011 年 11 月 8 日,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波茨坦广场中央,德国总理默克尔在近万民众的注目下,为一尊高达 17 米的雕像揭幕。而雕像的主人则是一个名叫乔治·艾尔塞的小木匠。艾尔塞,1903 年出生在德国西南部斯瓦比亚地区的一个穷苦家庭,19 岁通过考试成为一名木匠。经历过一战的艾尔塞对希特勒有着本能的警惕,当欧洲的政治家还对希特勒抱有幻想时,艾尔塞却预感到,希特勒正把德国和欧洲推向一场灾难。艾尔塞曾对密友说 :“如果不推翻纳粹政权,德国人就没有好日子过。我决定以我的行动阻止更多的流血。”

  1938 年夏,艾尔塞开始准备刺杀希特勒的行动。他知道,每年的 11 月 8 日,希特勒都会来到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发表演讲,以纪念 1923 年他发动的“啤酒馆政变”。那次政变失败后,希特勒被捕入狱。听讲者大多是德国纳粹党的创始人,都是希特勒的忠实走卒。按惯例,演讲通常在晚上 8 点半开始,10 点左右结束。艾尔塞决定在这个时段刺杀希特勒。

  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艾尔塞做了精心准备,他从一家兵工厂偷出 100 磅烈性炸药和引爆装置,利用晚上在自己住所制作定时炸弹。炸弹制好后,他随即搬到了慕尼黑,以喝酒为名,一连去慕尼黑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查看了 30 天地形。最后他决定将炸弹放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讲坛后面的木柱子里。因为那里距希特勒演讲的地方不足一米。

  1939 年 11 月 8 日天刚黑,艾尔塞就找机会将定时炸弹安装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讲坛后面的木柱子里,并将引爆时间设在晚上 9 时 20 分。这是希特勒演讲的中间时段。艾尔塞将一切安排妥当后,满怀信心离开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准备跨越边境去瑞士隐藏起来。

  令艾尔塞没料到的是,当晚一场大雾突降慕尼黑,慕尼黑机场被迫关闭。希特勒为在演讲结束后赶上开往柏林的火车,将那晚的演讲提前到8 点开始,比原来早了 30 分钟,演讲时间也缩短到 9 时 07 分结束,并拒绝老纳粹党人的赴宴邀请,于 9 时 12 分离开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8 分钟后,藏在演讲台后面木柱子里的炸弹爆炸。爆炸导致酒馆的部分天花板被炸塌,8 人当场死亡,60 多人受伤。而希特勒此时正在赶往火车站的途中。

  而艾尔塞在爆炸前的 35 分钟,不幸在德国边境被警察逮捕。在他身上,搜出了炸弹设计草图和导火线等工具。就在这时,边境警察部门接到一份紧急电报,得知希特勒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险些遇刺。

  艾尔塞被当成重要嫌犯,押往柏林的安全机构总部。在那里,他虽遭到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却始终坚持爆炸是自己一人所为,并仰天大笑:“虽然大雾帮他侥幸逃过了死亡,他却终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我则会成为德国的英雄被永久纪念!”希特勒在得知刺客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木匠时大为震怒,声嘶力竭地对党卫军秘密警察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咆哮道 :“你们简直是一群白痴,竟险些让一个小木匠的阴谋得逞,一定要让他知道刺杀领袖的后果!”

  1944 年,艾尔塞被送到萨克森豪森集中营,作为“元首的特别囚犯”,他几乎每天都要遭受毒打。在被关押了 5 年后,他又被转移到达豪集中营,依然受到“特殊待遇”。纳粹本想在战后举行一场“作秀”式的审判,然后将他处死,但战争进程并未按希特勒设想的方向发展。1945 年4 月 9 日,盖世太保将艾尔塞秘密处决。而此时,距德国投降仅剩 29 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艾尔塞逐渐被人们淡忘,德国众多历史学家对此愤愤不平,要求政府重新审视这段历史。他们认为,既然因刺杀希特勒而失败的克劳斯·冯·施道芬贝格(1944年7月20日,曾密谋暗杀希特勒失败,后被枪决)能名垂青史,那次行动也被拍成影片《七月阴谋》,为什么艾尔塞的事迹却长久被淹没?即使施道芬贝格的计划成功,也为时太晚,不能挽回二战造成的巨大损失,而艾尔塞早在 1939 年就出于正义和良知刺杀大独裁者,他才是德国的真正英雄,应该为他树碑立传,让后人永远铭记。

  德国政府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在柏林为艾尔塞塑造雕像,并于 2011 年 11 月 8 日落成揭幕。默克尔在讲话中说:“虽然乔治·艾尔塞只是个小木匠,但他却以正义感和无畏勇气刺杀大独裁者,他几乎改写了德国和世界历史,但许多事情总是充满了种种巧合与意外。虽然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忘记艾尔塞的历史功绩,他才是德国的真正英雄,值得后人永世纪念。”

  "红顶商人"胡雪岩,这晚清昏暗的天际划过的一颗耀眼流星,他独特的经商才能和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经过著名小说家和文史学者的演绎和渲染,在推波助澜之下终于演化成一个传奇。但在传奇耀眼的光环之下,胡雪岩的神奇发迹究竟依靠什么?而他那扑朔迷离的迅速破败又因何导致?

  胡雪岩在50多岁时,走到了他人生最辉煌的顶峰,成为一名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然而,当时清朝的两位重臣左宗棠和李鸿章的明争暗斗却越来越激烈。李鸿章发现,左宗棠之所以能为朝廷立下那么多的功劳,都是因为胡雪岩在后面的支持,所以提出“倒左先倒胡”。

  一代“红顶商人”胡雪岩,深谙“圆世”之道。他的圆世态度,概括来讲即审时度势、圆融变通、全盘把握、灵活应对。后人总结其处世哲学的要义,所谓通是权和变,活是趋向、目际,融是状态,满是结局。这位晚清巨贾一生不但游刃商场,而且突破了千百年来商人地位低微的封建传统,官至江西候补道,赐穿黄马褂。

  他的处世之道有着怎样的心理学背景呢?这样的心理特征又是如何影响其人生商政决策的呢?

  罚捐代罪巧筹军款

  胡雪岩发迹之时,就曾经独具慧眼地相中了一位颇有发展潜质的落魄书生作为其日后的官场靠山,此人就是王有龄。他出身官宦世家,后因家道中落而致其而立之年仍穷困潦倒、无所事事。胡雪岩资助了王有龄五百两银子,让他进京托关系取得个官职。此后王有龄官运亨通,平步青云。王有龄升官之后并没有忘记苦难时期胡雪岩的帮助,对他的钱庄事业大加援手。随着王有龄的不断高升,胡雪岩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王有龄竟然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因守城失败而自缢!官场上的靠山轰然倒塌。而此时,左宗棠经曾国藩保荐继任浙江巡抚,可偏偏这位新官对胡雪岩抱有很强的偏见。该怎样打通这个关节呢?

  胡雪岩多方打听,终于发现左宗棠正为筹措军饷一事发愁。他的部队在安徽时就已经5个月没发过军饷了,这次进兵浙江,拖欠军饷的情况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更加严重。对此,胡雪岩有一条妙计在心,谓之“罚捐代罪”。

  史料记载,当时的军队筹饷大致有两种:一是办厘金,所谓厘金指的是旧一种商业税;二即是劝捐,广发文书通告,劝有钱人捐助军饷。而当时左宗棠的难处在于厘金难筹,劝捐难为。为此,左宗棠绞尽脑汁都不得要领。而胡雪岩把主意打在了谁都不敢去想的人 太平军逃兵身上。这样做有如下三项好处。

  1.可助太平军旧部改头换面,重新做人。

  当时太平军已经日渐式微,洪杨一旦被平定,就要依国法严惩。如今有此一途保命安身,当然颇具诱惑力。而且破小财而消大灾,何乐而不为。

  2.可助左宗棠筹措军饷。

  太平军盘踞东南十几年,多年来搜刮的财富着实不少。此举一出,以太平军旧部人数之众,罚得起的亦不在少数,实在大为有利可图。

  3.可助朝廷减轻政务负担,休养生息。

  太平天国一役牵涉人数太多,办不胜办。株连过众,扰攘不安,亦非大乱之后的休养生息之道;所以最好的处置办法是,网开一面,予人自新之路。

  由此,胡雪岩建议左宗棠发布招安文书,言太平军人愿意归抚者,只需略领薄惩,则既往不咎,而且认打认罚,各听其便。

  胡雪岩献计之时,看似助人排忧而不涉及私利,其实,他才是这笔买卖中的最大受益者。因为胡雪岩不仅赢得了新靠山,还获得了一批潜在的客户,真是一箭双雕。

  就心理学而言,胡雪岩的“罚捐代罪”计谋是横向思维的杰出体现。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灵光乍现,而实际上蕴涵了深厚的决策功力。

  当时清军与太平军可谓不共戴天,能将两者的共同利益绑在一起,就是跳出了单一思维的定势心理。诚如英国著名政治家和作家本杰明·迪斯雷利(1804—1881)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时势变幻是社会发展的常态,对于政治家和商人来说认识到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全盘考虑,将思维横向拓展,去建立超越常规的思维链接,才能左右逢源,立于不败之地。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